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4730

查看

7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ver

61#
发表于 2016-8-7 21:1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x300 于 2016-8-7 21:23 编辑

唱片公司早就把经典的模拟录音大都已转制为数字格式保存了。 保存模拟母带的代价是巨大的!

不过,担心无损复制, 唱片公司一时间间还舍不得把母带级别的高规格数字文件发行。

从唱片公司角度出发, 其实发行黑胶是最佳商业盈利模式。

点评

同意这个观点,发行192级别的数字母带等于自寻死路,卖了祖产还混啥?  发表于 2016-8-7 22:01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6-8-8 09:17:0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玩CD算了。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6-8-8 10:21:54 | 只看该作者
数码流、CD、SACD有那个能称的上完美的?
LP却被称为最完美。
唱片公司出LP不是告诉你,你的CD读取、解码、D/A转换没有我权威。
先搞清楚母带的概念再来说保存转换是怎么回事。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6-8-8 14:01:01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何种载体: 黑胶,开盘带,CD, SACD或者高规格数字文件, 有效的信息量最大的那个 一定是最完美的。

模拟录音的黑胶,可能是最完美的? 2轨或者4轨的开盘带要笑了!  数字录音的黑胶, 可能是最完美的?  数字母带要笑了!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6-8-8 14:25:55 | 只看该作者
dx300 发表于 2016-8-8 14:01
无论是何种载体: 黑胶,开盘带,CD, SACD或者高规格数字文件, 有效的信息量最大的那个 一定是最完美的。 ...

“模拟录音的黑胶,可能是最完美的? 2轨或者4轨的开盘带要笑了!  数字录音的黑胶, 可能是最完美的?  数字母带要笑了!”

母带能听吗?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6-8-8 15:57:39 | 只看该作者
dx300 发表于 2016-8-8 14:01
无论是何种载体: 黑胶,开盘带,CD, SACD或者高规格数字文件, 有效的信息量最大的那个 一定是最完美的。 ...

LP不是最完美,唱片公司为啥不出开盘带呢?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6-8-8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circle 发表于 2016-8-8 15:57
LP不是最完美,唱片公司为啥不出开盘带呢?

这个问题, 你要去问唱片公司了

点评

开盘使用可不是一般的麻烦,比当年的磁带还麻烦。母带还有个等化过程,RIAA,然后刻盘,唱放又要弄还原。所以没有听母带的设备。  发表于 2016-8-9 09:55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6-8-10 09:37:54 | 只看该作者
標題一: LP(黑膠唱片)vs CD差異

  前言 :
      個人從高中時代就開始接觸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及聽過盤式錄音帶.很了解它們的獨特音質音色 ;也常聆聽如Fisher,Sansui擴大機,及JBL喇叭.對其Hi-Fi超高音質更是無法忘懷.迄今一直廣泛閱讀中英日音樂音響雜誌及書籍;參觀多次音響大展.因此掌握音響軟硬體的發展趨勢.
     20多年前CD剛問世時,一比較和黑膠唱片音質,可說是慘不忍聽,因為CD音質單薄生硬,高低音無法延伸,動態又差,很像是由黑膠唱片轉錄成低級卡式錄音帶後嚴重失真的音質,只是沒有Hiss的雜音.心想美好音樂品質從此一去不回了.   
     但是當時很多音樂評論家卻宣傳CD的音質完美無失真,理由是數位錄音,播放不會失真;S/N高於90db,高於黑膠唱片(60~70db),..等.不到幾年就將類比軟體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打入冷宮.這是眾口鑠金的結果!.由於黑膠唱片將近絕跡,也不得不購買很多CD,坦白說,令人滿意的很少. 但仍抱著一絲希望CD音質能有所進步
     6,7年前歐美國家突然興捲起一股強大黑膠唱片文藝復興的風潮,原因可能是對CD的音質無法大力提升,甚至是對SACD高規格的音質都不滿意,才轉而回去追求黑膠唱片的世界.這應不僅是懷舊而已;而是一種追求最高音樂品質的自然行為.
     於是黑膠唱盤,唱片又開始在市場上出現,個人也把握此契機,購買黑膠唱盤,唱頭前級及前級擴大機,以及黑膠唱片.本篇是個人多年聆聽黑膠唱盤和CD的經驗,提出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先簡單介紹個人使用音響器材:
   Power amplifier:McIntosh
   Pre amplifier:Conrad-Jahnson
   Phono amplifier:Clearaudio
   Turntable: Project
   Cartridge: Grado gold
   CD  Player: CEC
    Loudspeaker: JBL C38
  
     其中Turntable,CD Player ,Phono amplifier,Cartridge
   僅是一般入門級,因此做比較黑膠唱片(LP)vs CD的差異,信賴度會比較高. 以下進入分析比較結果:

一 CD聲音平面化;黑膠唱片較立體
   以Popular音樂分析,聆聽CD,尤其當聽vocal唱片時,,很難分清Vocal和伴奏樂器的相對位置,音場後縮;且聲音不凝聚,唱調呆板;音量轉大聲時,開始毛燥,似有破裂音及高頻噪音,無法長時間聆聽;相對黑膠唱片音場充分向前延伸,能深深感受vocal的熱情及充滿活力的表情,各種伴奏樂器各在適當位置,如在後方,或旁邊.聲音很凝聚,音量轉大聲時,Vocal和伴奏樂器相對位置仍然很牢固,可更享受vocal的厚實嗓音及清楚換氣,尾韻,長時間聆聽也不會疲倦.
    再分析古典音樂,當聆聽黑膠唱片Handel;Water Music(laGrande Ecurie&La Chambered u Roy; Jean-Claude Malgoire)時,Violin在最前方細膩的演奏,木管在稍後方甜美的伴奏及當高潮時,可聽到定音鼓從最後方用力敲打鼓,及由清脆,富衝擊力的鼓皮向前方滾滾襲來的震撼及殘響,如身臨現場.充分享受樂團賣力精彩的演奏!

二.黑膠唱片較CD更溫暖(Warm)
   一般音響迷最常提及此評語,但未加說明.在此我想深入分析.以Popular 黑膠唱片 John Davidson Album “A Kind of Hush”比較CD版的差異. CD版本比較Hi-Fi,頻寬較黑膠唱片大.Vocal音調較高,但缺乏轉音變化,厚度也差,因此聆聽後,只覺得音效還不錯,但就是無法引起共鳴,感動你/妳的心.
    再聆聽黑膠唱片,哇 - 你能感受Davidson既溫暖,富磁性又厚實的嗓音,當他唱My Cup runneth over(愛溢滿杯)時,似乎讓你感受在一個寧靜,有月光的夜晚,聽到他滿溢的愛情向他的愛人不斷的唱出,傾訴濃情蜜意,以及伴隨著著口琴,小提琴和背後來優美的泛音…,當段落結尾時,微小但仍厚實,低沉,很溫馨綿長的低音共鳴呻吟著,讓你不禁也想跟著吟唱….,聆聽後,讓你回味無窮,餘音繞樑,深深撼動你的心靈. 不知這樣描述黑膠唱片的溫暖,你能了解嗎?音樂的特色很難清楚的加以類比.但如果音樂聽來只有溫暖,但缺乏共鳴,動態,尾韻,它仍然是沒有生命的.透過這樣的解釋,希望你能洞悉它的key point!
   黑膠唱片能抓住現場音樂或母帶那種臨場,溫馨,柔軟,充滿共鳴,多層次音調的精髓,這難到不是音樂能帶給人類最高的慰藉嗎?我想也是為何音響迷要重回它的懷抱原因之一吧!

三.黑膠唱片的相對動態優於CD
   大部份的人都受CD s/n比大於90db,大於黑膠唱片的教導, 誤以為CD的音樂動態一片定優於黑膠唱片;但經過很多音響迷比較的結果,反而是黑膠唱片活生感較明顯,動態也優於CD! Why?
    CD的高s/n比,如100db僅表示在音樂高潮音壓達100db時,noise可低至0db.但這無法法代表音樂真正的動態.事實上我門聽音樂時,感受的是音樂各種頻率的相對動態, 相對動態越高,越活潑動聽.已 經有人做過仔細比較LP vs CD的相對動態,結果顯示在2K~10KHz範圍, 黑膠唱片的相對動態優於CD!
   另外在s/n比,也已有科學研究顯示在小於500 Hz時, CD s/n確實大於黑膠唱片 ;但大於500 Hz時, 黑膠唱片 s/n卻反而大於CD. 此客觀科學數據正可以說明為何當聽CD時,中高頻粗糙,並有毛燥感,不耐久聽;而真正聆聽黑膠唱片中高頻不僅活潑,動態起伏大,真實,富衝擊性又細膩 ,平順延伸! 至於小於500 Hz時, CD s/n大於黑膠唱片的問題,因人耳對低頻較不敏感,因此聽音樂時,此低頻噪音通常被音樂訊號蓋住,較不影響聆聽品質.
     另外我想提出一位國外錄音工程師曾經指出現今Popular music CD 有不少瑕疵,如不當降低母帶噪音,降低原音音質;另其中之一是有廠商為了行銷理由, 突顯自己廠牌CD音量高於其它廠商,錄音等化電平平均調高約12db!這樣聽感較飽滿,但會降低動態.而動態正是音樂生命的泉源!這些不當的做法其實是在遏止音樂的前途.
    有些popular music,增加適當的punch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其掌控權應交給聆聽者;在最前端的軟體應是儘量提供原音品質給消費者, 再由他們視需要添加Loudness(如小音量)或增減某些頻率以符合特殊的環境 (如車上). 因CD如果加人工料理太多時,交到消費者手上,因有的錄音過強,想要修正時,後端的音響器材或其它材料就很難補救了 .
    比較之下, 黑膠唱片錄音雖然有RIAA等化的影響,但大致提供很接近母帶或原音的品質.消費者可視需要添加Loudness(如小音量)或增減某些頻率以符合特殊的環境.

四. 黑膠唱片比CD更真實,自然
    以弦樂器來說,如曾經聽過現場弦樂器的演奏,一定會對其一整片厚實,又有層次感,大動態的特色留下深刻印象;CD一般弦樂器的錄音較單薄,缺乏層次,不如黑膠唱片弦樂器現場演奏般的亮麗,充滿多層次的音色.
    再比較我門所熟悉的人聲.聽黑膠唱片時,可明顯聽到那種充滿臨場感,多音階,高密度,又柔軟,多表情的活生歌韻,能將你帶去他/她唱歌的現場情境中 ;而CD一般人聲很生硬,聲音中間似乎是空心的,離你很遠,音調呆板沒有變化,有些像自唱自吟.另外有些宣傳是24bit或32 bit高數位規格母帶數位化的CD,很多人聲聽來更不自然,尤其過份強調子音,中低音也淡薄,給人一種假假的腔調,離真實,自然的情境更遠了!
   真實的人聲就是最佳的樂器,充滿厚實,柔軟,多重音調及共鳴. 由於百萬年的演化,人類對人聲的辨別程度是極高的;每人的聲音不同,乃因人聲的頻率除了基音外,各有不同的泛音,此泛音如果在錄音過程受到破壞時,聲音就會失真 .黑膠唱片可能是純類比錄音的原音,能保存很多重要的泛音訊息,而顯得比CD真實多了. 總之人聲頻率範圍內失真很容易被人所查覺,於是當聽到失真的人聲時(或相關樂器),我們會感受到不真實,不自然,無法久聽,更不能引起共鳴!


展望 :
   CD也並非毫無價值. CD的播放品質或許無法和黑膠唱片相比,但在錄音效果上比以前卡式錄音帶優秀,特別在頻寬,消除雜音上,有很大的進步,更能編輯.日後也期望CD的品質能再提升,造福愛樂者 對想追求音樂品質的音響迷或準音響迷而言, 黑膠唱片的再度流行是一大福音,由於LP的不可複製性,具長久收藏價值;此先輩的珍貴遺產,更讓我們有責任,義務將此美好的錄音媒體知識傳遞到下一代,讓他們更有依據,做更有智慧的抉擇! 對音樂或音響,或許每人的欣賞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的經驗和心得.最後,也希望各位網友如有意見或問題,請不吝來信多指較,.唯有透過更多的討論,社會才會更進步!

黃榮哲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6-8-10 09:38:54 | 只看该作者
標題二:    現場演奏音響效果一定優於黑膠唱片嗎?

◆  前言:            

        為何不也一起比較CD和現場演奏音響效果?因在2010.6.2發表的第一篇文章[LP(黑膠唱片)vs CD差異] ,已詳細分析黑膠唱片優於CD的理由,因此在這裡就僅直接比較目前音質最佳黑膠唱 片.                  
        
      我在一些音響雜誌,網路上看過支持CD音樂音響愛好者,對於黑膠唱片音質,如較好的共鳴感,泛音,及豐富音色,音調的變化的原因,提出辯論說那是因為黑膠唱片有『失真』或『染色』的結果,CD較無失真﹑染色,因此CD較忠於原音;也有人說是『人工加料』的關係 ,所以較動聽….等.但是黑膠唱片這些所謂『失真』, 『染色』,『人工加料』的美聲去和現場演奏音效相比,會產生何種結果?音響是一件很詭異,也是很有趣的科學,究竟事實的真像如何?頗值得我們在此進一步去探討!            
        
        另外,不少演奏家對罐頭音樂不屑一顧,認為錄音的媒體無法和現場音樂相提並論;更有很多音響迷幾乎不聽現場演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音響系統所播放的音響效果比現場音響效果好!                     
         
        欣賞音樂每個人都有強烈的主觀和見解,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畢竟人會受到個體的差異,如聽力上的不同 ,喜好的音響音樂類型不同,及個人音響器材聆聽經驗…,等影響, 種種立足點的差異,都會對鑑賞音樂音響時,產生各說各話的現象.
      
        文中也會提到音樂家對現場演奏和錄音唱片的觀點 此音樂家的意見十分重要因牽涉到音樂家演奏時所能表達的蘊含要素.            
         
      另外,廣泛分析一些較客觀的音樂音響資料,多聆聽不音樂軟體,不同的音樂類型,以及請較有完整音樂音響經驗的音響前輩們,將可以大大提升個人的正確認知及鑑賞品味!               
      
      以下我們就幾個音響論點,就不同的聆聽環境和條件下 ,分析現場演奏音樂和黑膠片音響效果的異同.            


◆現場演奏音壓,動態大一定就比黑膠唱片好聽嗎 ?            
      
      不少聆聽現場演奏音樂者,如在國家音樂廳聆聽過交響曲或大型管弦樂時,必定對那種氣勢磅礡,高分貝的音樂動態,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人耳的聽力是有侷限的,如長期暴露超過100 db音波下,聽力有受損的可能,現場音樂高潮片斷至少高於100,甚至110分貝以上.以音響科學而言,要呈現某一樂器的最佳音質時,通常以中等音量演奏最能表達其最佳音效;音量太低,動態太小,聽眾會聽不清楚; 但是如果音壓太大,音色偶會有粗糙,破裂等不和諧音.為何會有此現象?筆者多方追查資料的結果是,隨著音量的變化,造成該樂器泛音結構的變化,因此當然會改變它的音色.                           
            
         所以當我們去國家音樂廳聆聽雄壯威武的交響樂時,會感受到指揮家的領導之下,各個樂器演奏家賣力吹奏,彈奏的美 妙音樂.但是當你想區分某樂器的音色時,卻是一件難事.例如我在今年六月於國家音樂廳聆聽[舒曼的交響曲]時,當左前面小提琴群和右前面大堤琴群齊奏時,竟然難以聽出小堤琴音調較高,甜美的伴奏!探究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音樂廳的殘響較長(2.0秒),音色的層次會比較模糊.
         
       當現場樂團演奏交響樂或協奏曲時, 坐在較前面的聽友很難長時間忍受高分貝的音樂高潮 ;而坐在較後面的聽眾卻常聽不到或聽不清楚弱小音量的細節,就『平衡的美學』來說, 不能不說太大的動態或音壓也是一種失去平衡的原因之一吧!以致於很多聆聽者聽不到音樂中微小,但佔關鍵性的細節情報.而人的心靈特性是除了對音樂要求有一定的動態之外,也會期望聽到微弱,柔軟音符的一面.如此,當音樂同時具備高震憾力及細微表情的強弱對比時,就會增加音樂的張力  .但礙於現場音樂廳的環境,並非每個人都能魚與熊掌兼得.
      
     俗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現場演奏固然能震撼人心,但其高潮的巨大音壓也可能損傷人的脆弱聽力.不少音樂家因長期處在高分貝的音壓下,導致聽力受到 嚴重的傷害,例如 Oliver sacks在其著書 (Musicophilia: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 )文中提及 ,2004年初歐斯特瑞奇希在紐約時報發表(交響曲的噓聲)一文,描述現代管弦樂團音量愈來愈大,使音樂家出現聽力損傷的問題,其中一段敘述"全世界的古典交響樂團成員都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問題,不僅來自於自己演奏的樂器,還有其他人的聲音....通常在聽高頻的音符會出現問題或無法區分樂音的細微變化.....這些問題雖然很普遍但極少有人討論,因音樂家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聽力有問題 ...  因說出來怕會丟掉工作! " 實際上Sacks也有好幾個病人是聽力受損的音樂家...
   
   其實高分貝音壓對聽力的傷害的研究不少,例如 Julia Dosweill Royster 等專家發表在(1991.June J.Acoust.Soc.Am)一篇有關古典樂團暴露在音壓和聽覺閥改變的(Hearing threshold)文章,實驗設計相當嚴謹,可信度很高. 有59位團員接受測試,樂團一週平均演練和公演的時間是十五小時, 平均暴露音壓相當於一天85.5db(A),實驗值已考慮因老化而引起的自然廳力衰退.實驗結果鮮顯示有 52.5%團員有聽力受損問題,即產生"噪音引起永久聽覺閥的移動"(Noise-induced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簡稱 NIPTS);小提琴手,中提琴手左耳比右耳因暴露音壓較大, 3-6KHz聽力明顯衰退,如在4KHz損失5.74db(每差10db,聽覺感受音壓,即響度相差一倍!) ;在暴露85.5db的音壓 條件下,預測三十年的暴露後,NIPTS將增加6-8db(3-4KHz),如果是暴露較高音壓的一耳,則將提高10db; 另以實驗團員中暴露較高音壓的條件,即達92db下,預測三十年的暴露後,NIPTS將提高18db,如果是暴露音壓較大的一耳則 NIPTS將高達 26db!

   
    另外,很多年輕人在室外或吵雜環境下,以耳機高音量聆聽隨身聽,導致聽力受損的事件也是時有所聞...如音響迷長期接觸高音壓的現場音樂,私下又常以高分貝的音量聆聽音響,那麼,聽力受損的機率是不會太低的.縱然如此,在家聽音樂,佔有很大的優勢 ,如音響迷可以改善居家聆聽環境 ,隔絕外界噪音的條件下,聆聽錄音唱片比較有彈性,例如可以隨意根據音樂的曲目及錄音效果,調整音量的大小及聆聽位置的遠近,不僅可以在中小音量下,就能清楚聆聽音樂的高動態及低電平的音訊,而且,長時間聆聽也比較不會疲累,如此可獲得較佳的聆聽滿意度,以及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護珍貴的聽力. 保持高靈敏度聽力,可以造就一副 傲人的金耳朵,讓您一輩子享受美好的音樂生活 .   
     
   另外優秀黑膠唱片可彌補現場演奏的不足!How?因為現場演奏中,人耳聽不到的細微聲音並不代表示著現場沒有那個聲音,只可能是被其它聲音掩蓋或稀釋而已 !如錄音工程師做現場錄音時,聲波須經過麥克風拾音放大後再錄音,而須注意的是,人耳的聽覺和麥克風的拾音並非完全相同,錄音工程師為捕捉,提供最佳音樂品質,,會刻意在某些獨奏或要強調的樂器前面做近距離拾音,以便在錄音後多支麥克風做適當的混音,再錄於母帶上,最後以刻片機製成黑膠唱片.有些樂友,特別是未聽過黑膠唱片或只聽過較差的黑膠唱盤系統者常直覺以為這就是『人工加料』,而大加筆伐!

      筆者對此批評不以為然,並提出一個見解,所謂『人工加料』應指原來音樂訊息中沒有的,以人工方式將等化,動態(數位,類比,或合成),加到音樂訊息中,以突顯或修正某種音響效果.此種音效因不太自然,易被有經驗的音響迷查覺出;相較之下,錄音師運用科技,去補償,還原現場演奏音樂中已存在的音樂情報的舉動,在我看來,是一件值得我們敬佩的事情,由於有不少優秀錄音工程師及唱片製作家的所製造的優秀黑膠唱片,我們才有可能在家理享受到現場音樂演奏中無法呈現出柔細,感人的音符.  

       前有名鋼琴音樂家顧爾德就很排斥現場演奏 ,以為在那種演奏環境下 ,不能發揮最好的演奏水準,因此他很少公開演奏;相反的他私下錄了很多唱片,因他覺得在良好的錄音環境下,比較能展現個人最佳的彈奏技能及投注更多的感情.他的觀點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從聆聽優異錄音唱片中,是有可能從音樂中得到比現場演奏更佳的演奏品質和情感共鳴.                 
        
        最後討論獨奏樂器,或小型樂團演奏的動態規模,黑膠唱片和現場演奏比較接近;兩者在樂器音色(timbre)中,如中低頻的厚度,共鳴感,中高音泛音的表達,也是極為相近的.此外在現場旋律中的微小動態,音調(Pitch)的變化,黑膠唱片更能充分掌握到它們的微妙差異!       在此,筆者回應在《前言》中提到有些音響迷批評黑膠唱片這些所謂『失真』, 『染色』的美聲竟然也在『現場演奏』中出現! 此相較結果顯示黑膠唱片在重播音響聲波上是非常完整﹑忠實的.因此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黑膠唱片的音色很接近現場演奏樂器的音色』的事實!   


◆現場演奏的臨場感一定優於黑膠唱片的臨場感嗎?
      
      『臨場感』,顧名思義,就是『我感覺身在那個場景中』,如果我們比較在家裡聽黑膠唱片, 所感受的『臨場感』和在現場演奏的『臨場感』,結果會如何?這個疑問,想必很多人會對此感到有趣,難到我們到音樂廳 ,不就是聽到了『最佳的臨場感』了嗎 ?在此我想提出一個大膽的論點:
      
《聽現場演奏不等同就聽到了最佳臨場感;聽錄音效果好的黑膠唱片, 在特定情況下,臨場感1不輸現場演奏  .》
        
        Why?因為空間過大時,聲波的反射,回音…等問題會很複雜.而為了這些難題,工程師一定妥善控制空間形狀,演奏舞台周圍,天花板,地板,後面,側面的裝潢材質,以達到特定吸音,反射音效果 ,控制『殘響』時間在1.3秒~2.2秒,使演奏空間呈現live或dead音效,也讓坐在中後側排的聽眾聽到一定水準的音響效果.

       一般而論,若演奏空間過大,就越難完美表達音樂的音響效果 .我們在空間很大的音樂廳聽到的音響效果通常是一種妥協折衷的結果. 有不少樂迷,包括音響迷批評國家音樂廳雖然中低音較豐滿,但音色偏暗,層次不佳,…等,這樣的音效會有利於強調厚重的德奧古典音樂,但對須清楚表達不同音色的浪漫派音樂則顯得較力不從心.而這些種種音效不佳的問題或許在『較小的空間』就會迎刃而解了吧.我們應該都有經驗,覺得在較小的空間聆聽現場演奏時,較能充分體會現場那種音色活潑生動,具多層次,立體感 ,很親密的臨場感吧!

       在此,黑膠唱片又可大顯它很富魅力的一個特色.在一個 小聆聽空間中,黑膠唱片的音場(Sound stage)都很清楚,通常在喇叭前形成一個有立體感的舞台,觸目可及.只要錄音在一般水準以上黑膠唱片,就必定能呈現出很理想的『臨場感』,如果播放的是 Columbia 360度stereo優秀錄音唱片,更有機會陶醉於如坐在音樂廳中央前排的臨場情境中. 當然要得到這樣如臨現場的臨場感,除了優異的錄音唱片外,還必須具備優異的高級擴大機和喇叭才有可能.      

        就『多元化』的角度來說,可藉由調整黑膠唱盤的唱頭,唱頭放大器,更能追求,享受個人所喜愛的音色及各種不同的『臨場感』此外更因較佳的聆聽空間,在重播各類黑膠唱片音樂時,無論是交響曲,室內樂,或是流行樂,爵士樂,Easy music...等,絕對有能力發揮表達各種不同樂器,人聲應有的音色,音調及動態,空間感,定位,殘響,製造出逼近真實的『臨場舞台』!


◆現場演奏音樂和黑膠唱片的定位               
         
          我們能活在現代,算是一群很幸運的愛樂者,既能以便宜的價格欣賞現場樂團的演奏,又能以合理的成本去架構一套黑膠唱片音響系統.兩者都能提供最佳音響效果.只要以正面的態度去欣賞 ,就能聆聽出它們各自的優點.                        
           
           當在豪華裝潢的音樂廳聆聽現場樂團的演奏時,不僅在『視覺上』能帶給我們一種美妙的虛榮感,而且可以產生『我和演奏家,音樂同在』的興奮感,很能提供愛樂者一個特殊美好的聆聽經驗.但是基本上現場樂演奏有它『嚴肅』的層面,你必須準時,正襟危坐,不能隨便鼓掌,不能照相,......等,須遵守公共秩序的禮儀.因此在心情上,無法在很放鬆的心境下去儘情享受音樂的響宴.如此,因必須侷限在社會的制約下欣賞音樂,或許就是很多愛樂者對現場音樂演奏常感不滿意的一種『心理限制吧 .                  
                  
        相較之下,重播黑膠唱片和現場演奏是不同的世界. 它是很『個人化』的一種嗜好,在自己的聆聽空間裡,儘可大大的放鬆心情,『主動的』去挑選喜愛的曲目.處在這樣的單純自在環境中,我們的心靈或許比去聆聽嚴肅的現場演奏,更能深入體會出音樂動人美妙的樂章!因為此時我們較能打開『內在的心眼』,和音樂做深層的交流,當然較能接收到音樂旋律中所蘊含的情感啟示.


      現場演奏會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如演奏樂團,演奏曲目,日期,地點……等.它的本質是『唯一稀有性』『公共性』,『被選擇性』及『嚴肅性』,因此,音樂在聽眾心目中的地位,很像他們是『音樂的僕人』;相較之下,在家裡聆聽黑膠唱片可以隨時,可主動選擇樂團,曲目,可以重覆聆聽喜愛歌曲…等,坐臥斗室,卻可擁有全世界樂團的音樂,擁有『無限享受的可能性』!這樣音樂和人的關係,不也提升造就了『人是音樂的主人』的佳境嗎!   

   總之,欣賞現場演奏就好像可帶給愛樂者一種『朝聖』的心理慰藉,激發我們『音樂知性』的一面;相較之下,聆聽黑膠唱片,就好像在和一位『知己』促膝深談,觸發我們『音樂感性』的一面!   
                     

     
◆  結語           
      
        音樂的動聽與否,牽涉到很多層面,在現場演奏方面,音樂廳的空間,指揮家,演奏家的演奏水準;在黑膠唱片系統方面,器材的搭配,聆聽空間條件;在聽覺心理方面,精神感知,音樂修養,個體差異;在物理環境方面如溫度,濕度…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我們在主觀,客觀上對音樂水準的感知.  

       筆者當然是十分肯定現場音樂的音響效果在絕大部份情況下 優於黑膠唱片的音效; 但是在某些條件, 如透過高級的音響系統及優秀錄音唱片下,有可能聆聽到更清楚的音樂細節,以及在中小音壓下,能長時間的聆聽音樂.如此,在舒適的家中聆聽黑膠唱片,有時能獲得比現場演奏更悅耳的聆聽經驗,並且,也能保護珍貴的聽力.            
     
      在此,筆者也鼓勵愛樂者聆現場演奏.但務必要很注意巨大音壓對聽力的殺傷力. 聆聽現場音樂不僅可以激勵演奏家,也能拓展自己的視野.另外,對於想追求高級音響品質的愛樂者或音響迷,『黑膠唱片絕對是您最佳的選擇』,如未聽過黑膠唱片,也可多比較現場演奏時(尤其是獨奏樂,室內樂或小型樂團演奏)不同樂器,如銅管,木管,打擊樂器的真實音色(timbre),音調(pitch),動態,以做為選購黑膠唱片系統的參考.此外也許可請教那些資深,聆聽過很多古典,流行各類黑膠唱片經驗(尤其是50~70年代類比錄音)的音響迷,畢竟他們最了解最佳黑膠唱片的音質特色,也較了解如何以合理的預算去選購一套音響器材.
           
         高品質的音樂,無論是現場演奏或黑膠唱片,都能滿足我們心靈深處的渴望,進一步使精神層面得到『真實的快樂』,此種滿足感,快樂感受不僅充實,而且歷久彌新,而這是在現實感官世界中,如由豐富的食衣住行所帶來的短暫,空虛的快樂所無法比擬的.最後,以『窮人因音樂而富有;富人因音樂而快樂』相勉,作為本文的結語.                  

作者    黃榮哲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6-8-10 09:40:09 | 只看该作者
標題:從音樂動態,S/N比的科學理論和事實,再比較黑膠唱片和CD的差異                             


一前言:         
     以前,在聽某CD時,常覺得由高級喇叭,擴大機播放的音色雖然好聽,但總是感到呆板,不活生;但只要一轉到相同錄音的LP(黑膠唱片)時,氣氛,氣勢便絕然不同,再比較,和分析的結果顯示,除了LP有更厚實的音像外 ,最明顯的差別是LP的動態起伏比CD優異.         
      
     CD問世已超過20年,各種音響數據,如S/N比在96db以上就比LP的65db~70db優異,理論上CD的音樂動態應該也比LP大許多才對…..但無論如何,筆者長期聆聽黑膠唱片和CD的結果顯示黑膠唱片的動態實際上明顯優於CD,為何會產生這種矛盾?           
      
     正確的理論一定有客觀的事實佐證 .本文會進一步以科學理論及實際的聆聽經驗為基礎,深入分析CD和黑膠唱片在S/N,音樂動態, ,噪音上的不同及人耳對頻率,動態,噪音的反應等聽覺心理學議題,讓有興趣了解音響深奧的愛樂者及音響迷有更深入的理解.           
      
      原來,音響科學是一件相當有趣的學問,而最令人訝異的是我們人耳聽覺上的特性,導致科學儀器所測量的音響數據無法 100%套用在人耳的感知上. 當充分了解人耳聽覺那不可思議的靈敏特性後,自然會對為何資深音響迷執著於Vintage audio的背後原因恍然大悟 ! 我相信即使不少資深音響迷也尚不十分了解自己的聽覺特性!對剛入門高級音響世界者,本文更可以拓展你的音響知識,不再讓商人牽著鼻子走,有能力分辨出音響器材的優劣.

二 對分貝(db), 響度(Loudness) 的基本認識     

      首先, 我們必須對對「db」具備一 些正確的基本常識,才能對音樂,音響上的描述有客觀的判斷,例如,務必了解如擴大機差距10db時,代表在功率上及響度上(人耳感受的音量)有多大的差異?如果你能正確回答,則你已具備一定水準的音響知識!         

     在此,只直接分析重要的知識;          當擴大機在功率上有很大的變動時,人耳能感受的音量變化卻很小(約成對數關係).公式: △db=10 ×log P2/P1 (P1=原先的功率2=最後的功率)        因此,很容易得到,如功率由1W增加上到10W時,則音壓上的變化就是 10 ×Log 10= 10db.為何要記得10 db差距 ?因為人耳對10 db差距的感知,換成響度約剛好為原先的2倍.由此可以說,人耳對響度的反應是很不敏感的.也得知,擴大機必須增加10倍的功率,才能轉化成足夠的2倍聲壓.          同理,如響度上升30 db,代表功率上升為原先的1000倍(如功率由0.1W增加到100W),但注意響度只為原先的8倍!這樣,以後當我們無論在音樂,音響器材,及音響文章看到描述到幾db的差異時,就能在功率及人耳感知的響度變化上呈現出正確的判斷!如不先了解db的真正意義,則可能會對很多音響文章無法做出正確,客觀的了解及批判!例如A機器的動態範圍在2 K Hz~10KHz比B機器大10 db,如不了解db的涵意,以為兩者差距很小,便會造成錯誤的判斷和結論!(兩者在響度上相差達1倍)

三  S/N 和音樂動態         

     S/N比當然數據愈高愈好,但S/N高不一定音樂動態就比較大.早在70年代,其實像有些專業盤式錄音帶已有高達90 db 的S/N比的高水準數據了.但是實際上音樂動態和硬體S/N規格,噪音分佈頻率,背景噪音,及人耳聽覺特性都有密切關連.現在假如我們去測量黑膠唱片的低頻噪音,(有時由交流電哼聲或者轉動聲音引起,如50/60 Hz).測得數據是65 db.乍看之下數據很高,對音樂動態是否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其實,人耳對不同音樂頻率動態有很巨大的感知差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響度等化曲線」(Equal-Loudness Contours)
  

                    由此曲線可了解人耳在音量較小時,對中低頻極不敏感,對高頻     呈中度不敏感;而在中音(1000~4000Hz)最敏感.         由本圖可以說明很多事實,如1000Hz在響度為40 phon(約40 db) 時, 和50Hz的65db相同,此時兩者在人耳感知差異達25db( 每增加10db,音波響度增為原先的2倍,因此兩者差距在4倍以上).          因此,基於人耳對低頻的不敏感, 50Hz的65db的噪音,約相當於1000 Hz的40 db,而此噪音數值在一般聆聽環境下(白天的環境噪音約在60db;深夜時約在45~50db;一般音樂廳約在30db)對音樂動態的影響很小(除非你的喇叭很加強低音及在高分貝下聽黑膠唱片時,才會在沒有音樂訊號時聽到此低頻噪音)筆者長期聆聽黑膠唱片時,也印證此事實.           

      那麼音樂動態究竟和S/N ,環境噪音有何關聯?S/N只是科學儀器可測量出硬體的最佳水準,高S/N僅代表播放訊號中,音樂受噪音干擾的最低影響程度. (因此S/N如是96db代表著音樂響度達96db時,噪音可控制在0db)但事實上,我們聆聽的音樂動態是音樂的「動態範圍」,也就是扣除在環境噪音的情況下,所聽到音樂訊號最大聲和最小聲的動態範圍 (試想像在捷運或車上高噪音環境下所聆聽的音樂動態..!).音樂的動態範圍受到環境噪音的影響其實更比S/N的影響更大.例如當環境的噪音是55db時,而你播放的音樂,響度高達95db時,所測量出的動態範圍最大只有40 db而已. 如果較專業的音響專用室環境噪音能控制在40db時,則音樂動態範圍可提升至55db(假如最高音量也是95 db)            由此可知音樂的實際可聽到的動態範圍遠比音響規格數據小,即使在音樂廳,環境噪音低至約在30~35db下,演奏現場音樂的音樂動態範圍最高也約只在50~70db.(所多出的動態範圍約比一般音響播放硬體高約10~30db,相當於響度增加2~8倍).           

         已有人實際在一般的環境噪音值及音量下去測量CD和黑膠唱片的「音樂動態範圍」(音量改變時,結果也會不同,如越大,差異會拉大),結果顯示CD的「音樂動態範圍」約在20~25db; 黑膠唱片的「音樂動態範圍」較高,約在30~35db. 筆者也實際去測量兩者的數據,也大致得到類似的結果.談到此重要訓息,很多資深愛樂者宣稱黑膠唱片的音樂動態比CD大,在此也得到証明           

      另外不少資深音響迷花費巨資去建構一間音響室,除了創造優異的音響特性外,更須控制在「低環境噪音值」下,才有可能到享受高音樂水準.            

     在此,有人會問,我有時會聽到比環境噪音更小的音樂訊號,….是否代表我能聽到比科學儀\器能測量出的較大音樂動態? OK,的確如此,而這也正是音響世界迷人之處,也突出我們聽覺能力的高明!                       

      音樂的背景噪音,如CD即使有96 db的S/N比率,但在Noise floor以下的訊號, 無論有無音樂訊號一律刪除. 這犯了一個嚴重的後遺症,事實上,人耳有能力聽到遠比Noise floor更低的音樂訊號,因此我們常聽CD時,很多微小豐富的微弱音樂訊號被突然切斷,造成很多音樂的汎音及尾韻消失了.另外有人研究CD的量子噪音是「侵入式」意即噪音已混入音樂訊號中,造成不純淨的音樂 .更使音質惡化,不自然.而迄今並無有效方法去除此種噪音. 最近又了解CD 16 bits在數位類比轉換中,會產生位元偏差或遺失的錯誤,不僅增加量子噪音,更間接降低了音樂動態.            

     反之,有很多聆聽黑膠唱片的音響迷卻指出可以聽到遠比Noise floor更低的音樂訊息.實際上,也有人去量化Noise floor以下的音樂訊息,得到的結果是可聽到比Noise floor低10~15 db的音樂訊息.基於此事實,可說明為何S/N比只有65~70db的黑膠唱片上,所真正聽到的「音樂動態範圍」反比高S/N的CD更大! 以及已有人發表資料,顯示LP在頻率高於500Hz時 ,LP的s/n反高於CD(請參考筆者2010.6月發表第一篇文章【黑膠唱片(LP) vs CD差異】                    
     再看看黑膠唱片的噪音問題.我曾遇過有一些有「噪音潔癖」的愛樂者,可能一開始接觸音樂,就是CD,也從未聽過黑膠唱片或以前盤式,卡式錄音帶,誤以為沒有背景噪音就是象徵高品質的錄音(無論音質的優劣).個人以為長期聆聽的習慣及廠商多年的宣傳會導致此偏差的觀點 . 在此個人期許愛樂者或是音響迷能了解,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噪音的世界,並且,人耳有能力過濾噪音,尤其是當我們集中精神在聆聽音樂旋律時.               

     黑膠唱片中如出現高分貝的噪音,如吵豆聲或暴裂聲(pop) ,自然會妨害聆聽品質,因此有必要慎選低噪音的黑膠唱片.另外很多類比/數位軟體已內建程式,可在不影響音質下,去除中等至嚴重暴裂聲,筆者也用過,某些軟體 ,效果確實很好.          很多的例子, CD中的低噪音事實上是經過人工刻意去消除或降低的,但代價巨大,因會破壞原音頻率結構,大幅降低音質.因此,我們應三思而行,究竟要追求黑膠唱片高動態,稍有噪音的原音品質,或是號稱無噪音,離原音很遙遠的CD?         

    噪音,有它實用的一面,如我們可以在選購音響器材時,攜帶一片含明確噪音的CD(如一個突然產生的大暴裂聲 ),聆聽新器材此噪音的動態,響度,頻率分佈(如明亮或 渾厚_),在音場中的空間感(出現點及延申點),…等資訊,就能判斷出和舊器材的異同.因人耳對音色的記憶力很短暫,且各種樂器動態,頻率分佈差異大,很難在新器材及新聆聽環境下,找到一個理想的音樂訊源做比較準則,此時,一個含豐富音訊的噪音恰好是很不錯的標竿!                     

     迄今儀器尚無法分辨音樂的實際動態;反之,人耳卻有高靈敏度去補捉音樂動態.因此我們應慎重利用此一天賦,把主動權從事儀器中拿回,做為去判斷音樂,音響的優劣的主要依據!

四 影響音樂動態的因素:        

    首先討論「動態壓縮」的影響.由以上論點,應了解要得到高音樂動態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如果音樂軟體又添加動態壓縮,則是雪上加霜!        

    很多商業音樂 CD為行銷目的 ,刻意壓縮音樂動態,以減少環境噪音的干擾,或增加響度,製造自己品牌CD比別牌CD的音樂較響亮的浮華假象…..,都是嚴重降低音樂動態,扭曲原音音質的不當行為.更讓消費者在被長久蒙蔽之下,誤以為所聽到的音樂就是原來的錄音效果!         

   在此也須了解何謂「Micro dynamic」? .有不同的定義 ,如音樂中小音量和很小音量的動態;小電平訊號的動態;音樂中短音符的動態等,(如常出現在樂團後方的三角鐵或小型樂器).其有歷史背景,當初由Bob Katz率先提出「Micro dynamic enchancement」字眼 目的係針對在錄音過程中,因被過度壓縮;在類比混音中失真;或數位混音中產生Jitter ,使音樂失去活生感的錄音,經由「Micro dynamic enchancement」處理後,再尋回音樂中的空氣感,殘響等活力.         

       另外有專家主張「Micro dynamic 」和「時間」有密切關係,即「短暫時間的音樂動態」,如某音符以敲擊樂器打擊的「瞬間動態」.依此涵義,則和暫態響應(transcient attack)意義很相近,但響度較大.而人耳可以察知相差1m sec(百萬分之一秒)的暫態反應!假如錄音中經過動態壓縮後, 暫態響應會被破壞,降低衝擊性!               其次談到「樂器動態」.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動態範圍.           以下列舉人聲,各種樂器的動態範圍:   (請注意此值不是表示該樂器的絕對動態範圍 ,如從0 db~最高音壓(db);而是表示最低音壓和最高音壓的動態範圍 (如某樂器發出音壓40~80db 則其動態範圍是40db) .  

樂器          動態範圍(db)        
Flute                        20         
Clarinet                    40
  Violin                      20         
Percussion                40
Orchestra                  65
Vocal                          40

   不同的環境下測量出的結果會有差異,但是從此資料可以大致了解各樂器間相對的動態範圍.對大家日後在分析,判斷音響器材或錄音動態的正確性,很有實用性 !例如percussion(敲擊樂)的動態響度應約是Violin,flute的4倍大或合理倍數.(請記得每差10 db,響度倍增).我們常在CD中所聽到的percussion動態小,音像扁平 ,就是動態嚴重壓縮後 ,暫態失真,衝擊性變差的例子.真正優異的錄音,如早期60,70 年代的黑膠唱片,percussion動態很大,音像立體,有很豐富的空氣感和殘響.,….聽感上栩栩如生,很逼近現場percussion的演奏! 人聲的動態其實也很大(40db),如果您有興趣,不仿注意錄音中人聲和不同的樂器間的動態差異,以判斷音響器材或錄音的優劣.動態不佳的錄音,其不良的影響不僅是愛樂者聆聽低劣的音樂品質而已, 使音樂水準每況愈下,得不到創曲者,演奏者的原創精神,更遠離精神,心靈上的感動或提升 .聽CD或MP3變成只是迎合潮流的一種消費舉動.更慘的是,讓有心提升音響音樂品質的愛樂者,即使花費巨資去購買昂貴的音響器材,也很難在低劣的播放軟體下,得到高動態,高水準的音樂品質.由此看來,對音響迷或一般的愛樂者在金錢,精神滿意度損失上是無法估計的!!   

     一個優異的錄音,在「音樂動態」應具備的特性是大動態;Micro dynamic對比清晰;transcient attack快速,有衝擊性;減少音量時,仍可保持各樂器相對的動態能量;反映不同節奏下的動態變化(如漸大或漸小);以及人聲,各樂器個別完整的立體動態空間.以如此的條件除可判斷錄音動態優劣外,對鑑賞音響器材也有莫大的幫助.               

    我們對音樂動態的聽力可達約 130 db;可感受響度3db的差異;就因為人耳具備很寬廣的動態聽感及感知微小動態變化的高靈敏度,因此對音樂動態的變化要求也很高.如果錄音只是寬頻,低噪音但缺乏動態的特性,是很難達到高音樂水準的境界的!最後談到人耳對頻率的反應.人耳事實上是一個靈敏度高,失真也大的獨特器官 .除等化曲線不同頻率的響度,對噪音的反應外,它對於音波頻率的感知也很令人不可思議.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升降極為敏感, 有人甚至可分辨401 Hz及402Hz的差異!此聽力和「Pitch sharpening的理論相關,另外,人耳對音量大小的改變導致音高(pitch)的變化也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根據Steven rule,有一訊號,高於2k Hz音波,若提高音量時 , 則聽感上會感受pitch高於2k Hz;若低於2k Hz的音波,提高音量時 ,反而感到 pitch低於2k Hz !          Terhandt則進一步量化.如有一音波由於60 db提高至90 db時,發現人耳感受到的pitch會升高約30%. 至於運用在一般樂器上,如如音量由65 db升至95 db時,聽感上,pitch約升高17%.     

五.結語

     總之,談到以上的種種,歸根究底,是期許和大家能深入討論音響知識,以成為具高品位的音樂音響鑑賞家,將音響科學和音響藝術發揚光大,享受音響世界的精神生活. 迄今,筆者已寫了3篇有關音響科學和音響經驗的文章,深感收集資料的不易,及權衡音響論壇中各種有關CD,Lp錄音效果論點百家爭鳴,易令人迷失方向,再結合筆者 30多年在聆聽音響音樂的心得 ,以及在傳遞音響先輩的美好經驗上,能盡棉綿薄之力,提升音響鑑賞力,將音響科學由純「工具」轉化為「藝術科學」.因唯在「聽覺心理學」基礎下,「事實勝於雄辯」,及對「音響美學」的堅持下,才能消除音響測試數據中諸多和聽感上的矛盾,以化解僵硬的音響規格和聽覺心理學的鴻溝,使評審音響效果優劣的主導權,再度由音響測量儀器中奪回,重返以「人的的聽感」為主,測量數據為輔的境界 !     

黃榮哲 2011.3.6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6-8-10 09:41:10 | 只看该作者
標題五-從數位訊源、類比訊源失真的觀點,比較CD和LP唱片在音色,音響效果上的差異


一、緣由 :

    在Blog和網友討論音響文章過程中,常會遇到「失真」字眼或和「失真」相關的情境.但是礙於篇幅,當下很難完全解釋.因此筆者竭盡心力,蒐集各種相關資料對失真的種類及「數位失真」、「類比失真」的原因進一步分析,以更了解「失真 」在音樂所扮演的角色及在音色,音效上的影響,尤其是最熱門話題-有關為何CD,LP唱片會產生巨大音色差異的原因何在 ?

   

    CD上市迄今約30年,很多音響迷接受它,是基於方便,及期望數位技術再精進,音質再提升的熱情. 但漫長30年的發展 ,讓他們都失望了.「數位不會失真」的宣傳早已幻滅,數位音樂的不真實,很多粗製濫造的CD音效離現場演奏相差十萬八千里.Why?

      

「失真」一直是音響世界關切的題目,也是音響工程師設計音響器材時極力避免的.不過,人耳的聽覺並非完全排斥失真,很多音響迷感受到純類比訊源的「失真」較悅耳、耐聽 .因此可知有些「良性失真」反能增進聆聽滿意度 ,這真是一件很有趣, 值得我們更深入探索的音響領域.可以說「失真」是音樂音響研究的主題也不為過.本文除了探討基本的失真知識外,會引述不同領域的專家,如母帶後製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及知名演奏家等的寶貴經驗和意見, ,佐證「數位聲音」和「類比聲音」的差異, 以開拓我們更寬闊的音響視野.


在第五段〈大腦如何去感知音樂?〉文中,筆者也蒐集一些較專業的精彩文章 ,討論大腦如何以奇妙的聽覺去感知音樂,其中包括聽覺在演化上的角色,以及大腦對聲音失真的處理,由此再印證大腦的聽覺功能確實不可思議.



二、何謂失真(Distortion)?

   

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定義,聲音是一種波形, 而「聲音失真」就是已產生變化的音波,如在比較器材輸入、輸出波形產生變化,或在錄音或播放時產生低劣的聲音.


    人耳聽覺對不同頻率的失真感受會不同;3%以下的失真,聲音就不會有吵雜的感覺;10%的失真可聽到聲音有破裂音;而低頻如50Hz在失真率高達50%時,才會聽到破裂音,可見人耳對低頻的失真很不敏感 .


    一般音響迷或愛樂迷對「失真」深入了解的機會不多,但我們又常在音響雜誌看到不少有關失真, 即distortion的測試報告,例如音響工程師在設計數位,類比訊源,前、後級擴大機,喇叭時,儘量要減少失真, 讓規格數據好看.但我們應該質問的是,較低的失真是否意謂著器材的聲音較動聽 ?


很多音響迷莫不盼望他們的音響器材能重現或逼近現場演奏音樂的真實音色及音響效果為聖杯,或以錄音母帶的音色為楷模,更應該好好認識「失真」的真正涵義,否則,怎能判斷所擁有的音響器材所發出的音樂音色和「真實樂器音色」或「母帶原音音色」的差異有多遠 ?   

     

其實,「失真」並沒有如字眼表面的可憎,不同種類的失真 ,對聲音品質影響不一,有的「失真」甚至對「音色」有正面的貢獻.這和人耳是一個會失真的獨特器官, 有密切的關聯,因人耳具備特殊聽覺,對音響音色的失真有獨特的反應.我們愈是深入音響的殿堂,愈能理解到「音響規格」和「聽覺感受」有巨大的鴻溝,


    失真的種類 ,主要分為兩種

  Type 1-線性失真, 如產生變化的振幅.

  Type 2-非線性失真,如添加頻率

  

Type1的失真和頻率相關的失真,有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可以在訊號處理過程中糾正;Type2的失真中最常見的是Harmonic distortion(諧波失真).不能被糾正

     

談到線性失真. 線性(Linear)指在可聽頻率內被同樣程度的改變.假如某些頻率以不同的程度輸出,則係統就產生失真,如超過+/- 2db容易被察覺.線性失真在較大的頻寬中較易被察知,因此,理想的狀況是控制「失真」在較窄頻寬及較小振幅下.而在整個可聽頻寬中,使失真落在+/- 1.5db之內易被接受.

  

   「動態失真」就屬於Type 1失真,高對比的音樂動態賦與音樂生命.市面上太多經動態壓縮,暫態削峰後的CD唱片,在聽感上,動態起伏縮小,活生感降低,音樂的節奏感也較呆滯.


其次談到Type 2失真:

    Harmonic distortion,即「諧波失真」,是很常被提到「非線性失真」.實際上自然的樂器就會製造harmonic,也稱「泛音」,賦與該樂器的音色特徵;及相同的樂器間,採用不同的材質也會產生不同的泛音成分及不同的音色,較高階泛音即使在低電平下仍可被聽到,無論是樂器或音響器材,例如黑膠唱片或CD在不同泛音的結構表現上 ,會產生重大的音色差異,由此,聆聽者再判斷何者較真實,較富音樂性.


    有一種兼有Type1,Type2的失真,叫Temporal distortion,即和時間相關的失真,主要的形式有Phase angle shift和group delay兩種.係由機械式的運轉或電子訊號所產生.通常phase angle shift不會被聽見.另一種 Temporal distortion叫resonance,即「共振失真」或「共鳴」之.例如有些喇叭阻尼較差時,會使某些頻率的振動延長,以致聲音聽起來不活生,較像箱音.此外有些喇叭當遇較高振幅時,會在特定頻率產生「共振失真」,此「共振失真」和大量harmonic distortion相關,反之亦然.

                                                                                             

     另外,如類比磁帶錄放音機和LP唱盤也易於產生獨特的Temporal distortion,如Speed,Wow,Flutter.當speed改變時,聲音的pitch,即音調會改變.Wow指轉速較緩慢的擺動; Flutter指較快的Wow.在一定水準以上的訊源,不會聽到這些失真.



三.數位訊源失真  

     

數位訊源,如CD在發展30年中,陸續發現很多「數位失真」,例如Sampling error「量化失真」, Jitter「時基失真」及為補正失真所引起的Anti-aliasing distortion 「平滑化失真」;不同位元轉換時使用Dithering所產生的失真;Clipping distortion( 削峰失真 );及Compression「壓縮」, Noise reduction「降低噪音」...等.這些種種的「數位失真」在本質上和「類比失真」有天壤之別,使兩者的音色表現絕然不同.

     

      我們對「量化失真」了解比較多,簡單來說,如某sample的特定波形處電壓是1.0 volt,而其上、下兩組位元分別代表1.001volt,及0.999volt,則無論以那組電壓量化,都會產生誤差,此即是「量化失真」,是造成「數位失真」的主因.有很多文章討論CD的主要缺陷,如由踞齒狀的波形,不難得知CD聲音顯得很不平滑.而偏偏人耳對聲音是否平順,平滑很敏感.前Vimak CD的老闆Bass  Michael.A.Koulopoulos很早曾撰文評論數位音響,在高頻 領域的取樣不足.以致細節消失, 聽覺上高頻顯得很刺耳;又提及很多人批評數位音響「冷」,「不夠溫暖」,「定位感和深度感不好」(此兩項需要高頻細節的輔助才能再 生)......等,事實上在「取樣」時就已決定它們的命運了.


       很多數位技術,如採用更高位元,高取樣率,各種濾波器...等, 莫非是要重建類比連續,完整的波形,以改善數位聲音獨有不平滑的音色為首要任務.


        同時在量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量子噪音」,會滲入音樂訊號中,卻很難移除;以及使用Anti-Aliasing濾波器時 , 卻誘出新的嚴重問題,如造成部份音樂訊號遺失;Mike story批評Anti-Aliasing濾波器會污染音訊,聽覺上感到聲音缺乏空間感 ;Steve Dove更指出Anti-Aliasing濾波器會造成嚴重的frequency dependent delay及複雜的frequency/phase 缺陷,使音樂面目全非.

   

       無論失真是來自「量子噪音」或Anti-Aliasing濾波器,所造成問題的嚴重性, 主要是原先音樂訊號結構已受損害, 屬於侵入性、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即使做種種補救措施,也無法重建成原先圓滑的類比音訊.這也是很多音響迷指出CD聲音聽起來都帶有不自然, 不真實, 吵雜不耐聽特性的主因.


      另外Jitter,即「時基失真」,也是常被討論的數位失真 .它是時間不一致的失真,在A/D,D/A外接DAC,甚至在複製CD的資料傳遞中發生.如Jitter是隨意分佈的,就形成一種噪音,如類似hiss的高頻雜音;如果 Jitter發生在特定頻率,就會混入音訊中,令音質惡化,吵雜.TAS雜誌曾報導說Jitter會使音樂失去空間感,音樂舞台平面化,Bass軟化 ,及音色變硬.      

      

  其次要討論的是「Dithering」.通常使用在CD mastering階段, 如由24 bits或32bits轉換為CD 16 bits時.其目的是加入類比噪音以掩蓋量化噪音 .有人認為Dithering可以增加音樂空氣感,但也會失去某些空氣感.Dither噪音會讓音樂蒙上一層薄霧.其它的看法包括Dithering可讓16 bits CD的潛能提升到19,20 bits的水準.而有些資深音響迷曾抱怨說Dithering會改變聲調,使聲音顯得稍亮.

  

      另外,如Clipping distortion,即「削峰失真」,針對某些過強音訊, 超出錄音範圍時,須削掉過強的波形,會使用在CD mastering時.一位資深母帶後製工程師Ian Shepherd提及Digital clipping會劣化音樂,如破壞動態,聲音變薄,平面化.他在比較analog clipping後,評論說類比的削峰雖也有失真,但較輕微,聽感上比CD佳,如Bass Drum更有重量,Bass更清楚,細緻.又說LP,CD波型乍看相似,但放大來看,CD的波形幾乎成為矩形,而音調訊息,衝擊感及活力感都消失殆盡.


     其它常見的數位失真,如「壓縮失真」會降低動態,及「去噪音失真」會破壞頻率的結構.之前的文章曾討論過,再此,就不在贅述了.

      

    此外一個可能失真來源是在CD mastering階段時,製做CD玻璃母片-壓片為CD的過程中產生. 此和私人直接由黑膠唱片轉錄為數位檔案後,再燒成CD-R方式絕然不同.
      雖然人耳很難聽到20KHz以上的聲音,但因不少樂器的高頻泛音高於20KHz,保留這些高頻泛音其實有必要.CD由於20KHz以上的泛音都被硬生生的切除以致於在透明度,暫態響應,自然音樂氣氛,如空氣感等音樂特性都嚴重折損.

       很多音響迷批評CD音色呆滯,不自然,不真實,不活生,音樂舞台平面化,吵雜,不耐聽,......,等,這些音色的失真可能是單一種的數位失真,或是兩種以上的數位失真所引起.在我們充分了解數位訊源獨有的各種失真後,不禁恍然大悟,原來號稱不會失真的CD,背後竟隱藏著各式各樣,嚴重破壞音色和音響效果的數位失真!   



四、類比訊源失真

            

類比訊源,主要有黑膠唱片,盤式錄放音機及卡式錄放音機三種.類比訊源的失真,如類比盤式錄放音機母帶會產生「磁帶飽和失真」,如「三次諧波失真」.在LP mastering時,類比母帶製作黑膠唱片的失真;及在消費端播放黑膠唱盤所引起的失真,如轉盤運轉的共振,及唱針,唱臂拾取音訊所導致的失真.這些失真,(在CD也有類似讀取音訊時引起的失真).

     

LP mastering階段所引起的失真主要是「混音」如由三音路調整為兩音路立體聲;「音量設定」;及刻製LP母版前進行「RIAA等化」等失真.前兩項嚴格而言,談不上真正的失真,當然這種因應訊源的規格所做的調整,會和原始現場錄音母帶產生些微的差異,(CD mastering也會經歷相似的過程).至於「RIAA 等化」失真.透過一定品質的唱頭擴大機,可使「等化失真」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也許有人會批評音樂動態是否會受損?依筆者長期聆聽LP唱片的經驗是動態未受明顯壓縮,動態起伏的展現相當自然,充裕,並富有衝擊感.


和數位訊源如A/D,D/A,不同位元轉換的失真... 等相比,類比訊源的失真顯得單純,對於音色上的影響也較輕微.不過如以家用類比錄音機錄黑膠唱片時,會產生較大的失真,以及放音時產生明顯的磁帶hiss噪音; 相較之下 以較佳的A/D軟體將黑膠唱片轉錄為數位音訊或製為CD-R 的音質較磁帶的音質優異,特別在高頻及背景噪音上.


        另外,類比音訊常見的失真是在傳遞音訊時易混入雜音.幸運的是,類比雜音是「非侵入性」的,不會混入音樂信號中,因此較能保留原先的音色結構.而且.如雜音不嚴重時,人耳聽覺上可輕易將雜音濾除.


     
  在此,我們須對「樂器音色」組成有基本的認識,才會了解「音色真實性」的涵義.簡單的說,弦樂的音色和管樂的音色不同,是因兩者除不同的「基音」外,各有不同的泛音結構,泛音又分「偶數泛音」及「奇數泛音」例如某樂器的基音是80 Hz,則偶數泛音是160Hz,320Hz,480Hz,.....等; 奇數泛音240Hz,400Hz ,560Hz,.... 等.一般以為偶數泛音比奇數泛音更溫暖,悅耳.



弦樂器會因不同位置而有不同的泛音,如靠近弦一端處高次泛音較豐富.也可因吹奏技巧而異,如長笛演奏家,喜歡偶數泛音者,會將氣流吹入吹孔較深處.不同的樂器不僅泛音結構不同,不同樂器的起音有快、慢之分;強、弱吹奏,彈奏;及各階泛音持續的時間和強度的差異,都會讓音色產生多種變化, 例如小喇叭在弱奏時,最高偶數泛音只在2.2KHz,最強的泛音在1.2KHz;在強奏時,最高泛音在8 KHz,最強泛音在2.5KHz.另外,銅管泛音分佈也會隨著吹奏強度的不同 ,在音色上產生很大的差異!其它如銅管、雙簧管泛音也比其它類的樂器更易產生振幅上的變動,可製造特殊的音色.


當我們了解不同的樂器在泛音結構上及不同演奏技巧下,能塑造出豐富的音色變化後,對照錄音重生音訊的音色,就能判斷我們所聆聽的訊源,是否能逼真展現現場樂器的音色及靈活的音色變化. 例如類比訊源在重生小喇叭強奏時,聲音有厚度 、很生動、嘹亮、尾韻很長、代表在起音,泛音頻率,泛音強度上有較少的「失真」,聽感上即能感受的到高度「真實感」,並且聆聽者會感受到興奮,高昂的情緒.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 AV Understanding Analogue and Digital in terms of Audio》比較類比和數位的失真,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見解,即數位失真,如噪音和失真,傾向屬於非泛音(In- harmonic),以及和原音不相關;而「類比失真」則和泛音相關(harmonic related), 可能是悅耳的,或在極端情況下,是可忍受的;類比失真也能添加很難加以定義的溫暖音色(warmth).另外,文中也提到類比失真所增添的部份和音樂相關(Music- related),因此是相當合諧的(Relative harmonious).


由此,我們了解「泛音失真」和「音樂性」,「真實性」高度相關,因為不同的樂器會發出不同,豐富的泛音(諧波).這應是類比訊源之所以被贊美富真實,自然,及音樂性的關鍵原因.而CD及其它數位訊源可能遺失較多的泛音,泛音結構受損,或產生較多的非泛音(In-harmonic)失真,以致在「真實性」和「音樂性」明顯不及類比訊源.

        


       論及黑膠唱盤的「諧波失真」, 例如唱針在音溝拾音時會產生「隨紋失真」即Tracing distortion, 屬於非線性失真. 水平面,以奇數高諧波為主,垂直面則包括偶數,奇數諧波失真.但比水平面多數倍.此失真越接近唱片中心越大.

     

很多音響迷共同的看法是,黑膠唱片在重現弦樂音色時遠比CD動聽 ,真實, 合理的解釋是,弦樂樂器的中,高音有豐富的泛音,而黑膠唱片保留較完整的中,高音泛音訊息,因此聽感上,弦樂音色就很真實;至於鋼琴,因泛音集中在低階處,中高階泛音少, 因此黑膠唱片和CD的鋼琴音色差異較少.


       聽覺對泛音的反應是,奇數泛音較易被察覺;偶數泛音較不易察覺.但也有不同的觀點,如曾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和「諧波失真」相關的有趣文章,提到耳朵對諧波失真的反應¸叫做「自動遮蔽諧波失真」,例如當擴大機輸出偶數諧波低於奇數諧波時,即使兩者的強度相同,後者會被前者遮蔽!因此,可能有些音響設計師會利用耳朵此一特性,設計出悅耳的音響器材.

      

黑膠唱片轉盤運轉會引起「共振失真」,可能會加強某些頻率,賦與音色某種特質,如中低頻較有厚度.如果比較不同的材質,厚度的轉盤,雖然搭配相同的唱針,也會產生微妙的不同音色.因此很多設計師會根據其音響哲學,採用特殊的材質及厚度.其它,如唱臂材質的設計也會考量「共振失真」因素,因也會對音色產生影響.


有害音質的「共振失真」當然要儘量避免,但有的「共振失真」可能和音樂性相關,樂器如吉他,小堤琴, 及各種管樂器都是利用其共鳴板或共鳴腔,才能發出優美的共鳴音色;其它如喇叭箱的材質,採用木材的溫暖特性,透過共振原理,讓喇叭展現的音色較接近樂器.因此,我們也會擔心的是,現代設計器材主流是其極力消除各種共振,但是,當音響設計師在設計一個降低「共振失真」的器材前,是否有掌握到音樂的「音樂性」和「真實性」?



        又試想有一天音響科技進步到消除所有的「諧波失真」及「共振失真」, 那麼,我們所聽到的音訊只有一種不失真的音色,能滿足眾多音響迷的需求嗎?


這個答案應是否定的,Why?

因為常在類比訊源發生的「諧波失真」及「共振失真」,反塑造出一個「音色多元化」的彩色世界.這也是聆聽類比訊源比數位音訊更優勢的地方. 透過不同的唱盤,唱針 (MM,MC,MI.),唱頭放大器組合 ,能塑造出繽紛多彩, 多元音色的音響世界.這樣, 提供「多樣化」,「量身定做」的選擇,較能滿足音響迷主觀偏好的音色需求 !


      
  C/P值的比較,黑膠唱片能保留較完整,非泛音失真少的音訊,因此,只要一定品質的平價唱盤, 唱頭放大器及唱針就能輕易達到逼近high end 的境界;而相較之下,大部份商業音樂CD由於失真已非常嚴重,勿論平價CD player的音效,即使投資高價CD,升頻,或增添分離式DAC...等,所能補償,改善的效果仍然很有限.其中道裡很簡單 ,因為一顆爛蘋果,再怎樣去包裝,美容,骨子裏還是爛的.

   

        縱然如此,很多樂器演奏家會排斥錄音唱片,以為錄音的音質比不上樂器.在此,介紹一位樂器演奏家,他曾灌錄唱片,對唱片的音質有獨特的見解.日文版《Analog》2010,summer期刊,有一篇訪問世界級單簧管演奏家北村英治,在訪文中他提出對音樂,及比較黑膠唱片和CD的看法是:

      「音樂是心靈的表現」

      「有人批評說LP是古老的東西,那是因他們未曾去音樂廳的緣故.」

     「黑膠唱片能捕捉到真實樂器的音色」

     「聽黑膠唱片能感動我的心靈:而在CD上從未感受到」


       顯然,簡單的幾句評語,就道出了黑膠唱片的價值和魅力.這些讚美如由一般音響迷說出,或許有主觀意識,不足為奇,但如出自一位長期接觸樂器的演奏專家,則其意見有很高的信賴度和參考性,因他最有資格評論何謂「音色真實性」!實際上有更多的演唱家及演奏家,在家裏聆聽的訊源也都是黑膠唱片.

      

       在此筆者要補註的是,黑膠唱片能補抓到蘊涵在音樂中的「情感要素」,才能感動,憾動人心! 聆聽黑膠唱片能提昇精神的層面和境界,是聆聽CD或其它數位音訊所鞭長莫及的 .  



五、大腦如何去感知音樂?


      
  類比音訊比數位音訊具備更豐富泛音的事實,讓它的音色表現較貼近天然樂器,也較易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另一方面,數位音樂即使不斷的改善失真現象,但最終展現的音色或音效,仍無法被一些音響迷及愛樂者肯定,甚至拒絕接受.Why?個人的差異 ,如比較之前聆聽訊源的音質水準,個人對音色的偏好,及個人情感上的認知等主觀因素可以解釋外.也許有其它很難解釋的因素,如「潛意識」,影響著我們的聽覺感知和行為的判斷.


      
   這種「潛意識」的因素,應屬於無意識甚至是直覺在暗中左右我們, 並判斷音樂好聽與否,以及是否接受的另一個指標.由此追根究底,引導我們深一層去探討在生物演化上,大腦對音樂的原始認知.




人對音樂的直覺感受,其實和動物的「本能」,以及大腦特異的「補償失真」功能有些關連,說明如下.(以下的討論,部份參考《Music and the Human Brain》文章.)

   

      音樂,並非是在人類有文化後才發明的.證據是在德國發現有三萬五千年歷史,由骨頭做成的長笛.可見音樂的出現,除了文化因素外,在演化上必定有特殊的功能.至於音樂的演化,作者做了實驗,比較人的聽覺和一套軍用電子計數測量(簡稱ECM).ECM的功能在偵測潛在的威脅.結果顯示兩者具備很相似的功能,尤其是雷達在偵測的頻率上,即聲調(pitch);偵測脈衝重複性上,即節奏(rhythm) ;及掃瞄的速度和範圍偵測上,即旋律(melody)特性上.而聲調,節奏,旋律,是音樂重要的組成特徵.因此得知大腦處裡聲音或音樂的方式,在演化本能上具備著「防衛」的目的.



音樂另外一個本能功能是「求偶」,可從古老部落一個很重要的儀式看出,即歌唱及求偶舞蹈;在2009年 Smithsonian March期刊中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報導說當兩隻異性的蚊子接近時,它們會讓彼此翅膀振動的頻率產生共鳴(harmonize),如果雄蚊無法跟上雌蚊的頻率那麼〜雄蚊就會一命嗚呼哀哉!另外筆者曾在電視上看到類似現象發生在較高等的動物,如海豚及某些鳥類也有以獨特的聲調和節奏歌唱,宣告地盤領域,如有其它不同地盤的同類侵入時,若其叫聲不同,則會受到攻擊或排斥.

     

由此,音樂,從人和動物的防衛的功能及對「不同音樂」,「不同共鳴」聲音的激烈反應來推測,如數位音樂引起的失真很難被接受的理由之一,是否就是一種演化的本能,在潛意識層面作用著? 畢竟人類百萬年以來一直生活在純類比聲音的世界,而聽覺系統的演化較能適應純類比的聲音(含音樂及噪音).因此對於數位聲音所伴隨的失真及數位噪音,會感受到不自然,不好聽,甚至完全無法接受 .


      大腦,實際上是一個功能高度分化的器官,例如聲音透過耳朵傳遞到大腦後,再分析各種資訊,並產生情緒上的反應.Levitin列舉八個和音樂訊息相關的感知中心,每個感知中心都各自獨立不相關.j其中最重要的五個區塊是Pitch (聲調) ,Rhythm(節奏),Timbre(音色 ),melody(旋律),

及Reverberation(殘響).即使有些病人無法辨識五個區塊之一時,並不會影響對其它區塊功能的感知.

   

    大腦分辨「音色」及「聲調」的能力很高超,例如當我們去聽同時包含薩克斯風和小喇叭的音符時,如何去辨識它們重疊的泛音部份?〜Levitan的見解是,大腦可以分辨出相差時間短至百萬分之一秒的泛音 !因此能獨立解讀薩克斯風和小喇叭的不同音符,這實在令人嘖嘖稱奇.


  另外一個更令人驚訝的是,如果我們經由一套品質較差的音響系統聆聽音樂時,大腦會幫助我們去固定低頻部份,例如有一個泛音的組成頻率是39,78,117,156 Hz ...等,但是音響系統無法重生39 Hz時,大腦會自動製造39Hz! 此種現象叫做「遺失基音的修補」(Restoration of the missing fundmental).這實在是一件很酷的現象,不得不同意有人讚美說「大腦是一種樂器」的說法.



同時,以失真的觀點來說,大腦也算是一種會失真的器官,不同的是,這樣的失真,反能提昇音樂的品質.大腦此種特異功能不禁讓人連聯想到,一般類比訊源具備豐富的泛音及溫暖的音色,或許和大腦此種補償功能有些關連;但補償功能應有限,如數位訊源可能原先泛音結構已受破壞,以致大腦無法加以補償.




陸、展望:

      

      訊源的品質之所以很重要的原因是,除喇叭外,它是把關一套音響器材能否達到最高音質的決定者.例如一個音色真實,但動態失真的訊源;或一個動態真實,但音色失真的訊源,即使搭配失真少,高級擴大機、喇叭,所呈現的音質仍是不夠完美,達不到high end的音質.而音訊品質的缺陷以各種補償方式去改善,最終也難逃靈敏聽覺的撿驗.唯有當音訊在音色、動態、定位感、臨場感...等各方面都達到高傳真度時,才有可能呈現最高級的音響品質.

  不可諱言,類比訊源如黑膠唱片會產生失真,不過有很多音響迷稱讚黑膠唱片的音色很真實,自然,這似乎有些矛盾....,但是經過以上的討論分析,不難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釋是,黑膠唱片保留較完整的波形及真實成份(音色,動態,暫態,空間感,臨場感...等音樂特性),所增加的主要失真,如泛音失真或共鳴成份和音樂相關,也較悅耳,聽覺上感受不到失真或不悅耳的聲音.而這樣彷彿現場演奏音效的活生感又能進一步提高耐聽度;相較之下,數位音樂可能失去不少真實的成份,如太多的泛音 ,以及又增添很多易被聽覺感知的數位失真,使得很多音響迷會感覺 CD總會帶著不自然,不真實的"數位聲",結果所呈現的是呆滯的音效和音色,以及"不耐聽"的下場.

      

總結來說,數位音訊失真的來源,軟、體硬體都有,軟體佔較多的比重.數位失真使音色嚴重失真,且很難加以補救,數位的優點是在儲存時,音質較不易衰退;相較之下類比音訊的失真,在音色上較輕微,且軟體(黑膠唱片)仍保留高保真度的音質.類比音訊較嚴重的失真在於易引入類比噪音,但由於不斷的改善,較新的唱盤其S/N 比已從以前的60~70db進步到90db甚至100 db的境界;以及針對黑膠唱片長時間重播後,表面噪音會增加,音質會下降的缺陷,前幾年也有Laser LP player上市,筆者曾經聽過,印象是音色,音效的表現介於LP和CD之間,但音場比LP後退.

      

市面上,因應CD或其它數位訊源諸多失真所造成的音色缺陷,SACD,XRCD,HDCD已上市多年,及陸續出現不同材質的CD.不管是在規格上,CD mastering處理上,材料上有所精進,但特有的「數位失真」很難有突破性的改善,音色和音響效果仍無法和黑膠唱片並駕齊驅 ,規格的混亂及音質的不一致也是一大敗筆.相較之下 ,黑膠唱片由於具備「超高音質」及「不可複製性」使得軟體能維持統一的規格及在消費端達到「一次到位」的經濟優勢

     

        由於CD很難力挽狂瀾 ,數位訊源另闢捷徑,如正在崛起的「數位流」風潮.「 數位流」宣稱提供類似母帶音質,更高數位規格如24bits/96KHz給消費者.個人的看法是「數位流」在技術上比CD 16bits/44.1KHz進步,可望消除如CD mastering階段,從製作玻璃CD母片,壓片至CD過程的失真,以及不同位元的轉換失真.而音質的改善程度,需經長期的評估才能論定.更何況,消費者須再投資一筆錢去購買一部昂貴的數位流播放器!


      
多年的研究對數位失真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我們並未完全添滿拼圖,尚缺一角,亦即在聽覺神經生理領域上尚缺少完整的機轉去清楚的解釋大腦對「數位失真」的認知.或許未來有更多如 Levitin同時精通音樂,音響,及聽覺神經生理的專家,透過他們較嚴謹的研究或實驗,將此缺角補全.而如果解開大腦對失真認知的機轉,或許可以讓音響設計更能突破, 提昇音質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前諾貝爾得主,印度詩人泰戈爾曾云:「惡,是不完全的善;醜,是不完全的美.」以積極,美學的觀點去審視,「失真」,也是一種不完全的真 .當然戕害音質的「數位失真」要極力避免.但對於某些良性的「類比失真」可能蘊藏,孕育著「真」,有時,它甚至就是「真」的一部份.



筆者 黃榮哲 2011.12.3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6-8-10 09:42:17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这位老先生好像已经过世了。网上搬来他的论述,供大家参考。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9:03, Processed in 0.040955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