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204

查看

10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13#
发表于 2011-8-30 21:12:3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话题讨论起来很有意思,过去我有个比方,专业人士,比如说植物学家跟风光摄影家,彼此对于对方都既是业余,也是专业的。植物学家更关注具体的物种,摄影家更关注物种的审美因素。

虽然这比方不太恰当,但我知道很多专业人士听音乐时更注重演奏者细节的表现,注重他们的手法、技巧等等。至于音质、音色、速度、轻重拿捏这些方面你我所听到的跟专业听到的并没区别。比方不恰当之处还在于,一旦专业人士放下心态也跟我们一样进入到纯粹欣赏的层面,而不是再去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更知道森林为何会泛出层层的雾霭,也就是说,高水准的专业人士肯定会比我们听到的东西更多。

不过,音乐很微妙,微妙之处也就在于:仅仅在审美层面,大家基本上视角是一致的。业余的欣赏一种美时,所见乃“本来如此”,并为之惊艳;专业的大概更在乎为何如此,同时为之叹服。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8-30 21:36:3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专业人士不见得一定深爱音乐,职业与爱好不是一回事。
但如果专业人士真的喜欢音乐,他在欣赏时想必要 ...
甲米 发表于 2011-8-30 21:25

哈哈,我注意到甲米兄的用词“气质”了,气质就是一种天生的审美禀赋,你我如果天生的禀赋,那比之天生禀赋不是那么好而经过后天训练出来的禀赋,真不知道究竟谁强。音乐,能够进到心里去,能够有一分钟打动你的灵魂深处就是最高境界和目的了。
当然,听着“玩”,玩味时,业余跟专业不太是一回事。某种意义上,我还不太愿意专业地听音乐,当然,我是老顽固,“自大狂”。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8-30 21:42:44 | 只看该作者
要是专业的确实在音乐审美的方方面面都是业余的不可相提并论的,那天地下任何一个成天在那儿对专业演奏家指手画脚的人就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了。好在审美确实没有统一性标准可言,所以我们才能“指手画脚”并乐而忘返。

不过,我真的很想听听Burt老师讲真心话,B老师不仅是专业人士,还是专业听音乐的人士。所以,B老师的话是会有代表性的。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8-30 21:54: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期待Burt老师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8-30 22:02:0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当音乐的场所从音乐厅转入到书房后,会发生什么改变呢?很想听听院士的高见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8-30 22:0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8-30 22:26 编辑

呵呵,两位仁兄分析的很透彻。

俺认为现在的“专业”人士大多数是把音乐当成了“职业”了,把从事音乐当成“谋生”的工具,俺称为“音乐职专人士”,对这样的“专业”人士,无“音乐”可言,俺曾与两位这样的音乐理论人士谈论“音乐的本质是什么?”的话题,其一答:音乐是物理震动,其二曰:音乐是娱乐工具,俺无语了。

俺认为专业人士单纯研究音乐,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音”--代表技术层面的研究,二是“乐”--代表“思想等更高文化内涵”,三是音乐的发展趋向问题,也就是念经兄的“树木”和“森林”的关系问题。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8-30 22:13: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当音乐的场所从音乐厅转入到书房后,会发生什么改变呢?很想听听院士的高见
甲米 发表于 2011-8-30 22:02

那不就是“昔时王榭堂上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嘛!
当然,基于网络时代的前提下,一大帮民间音乐评论家阶层就此诞生了,你我都是,都是“臭嘴”、“香嘴”、“油嘴”、“寡淡之嘴”、“拍马之嘴”,如此等等,并“监视”着世界舞台上那些风光无限的高精尖专业人士的表演和一举一动,一个广大的互为因果的市场就是靠这个维系的。
当然还有就是——催生了hifi、hiend业的诞生。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一个世界一流乐团演出时,台下座无虚席的全是世界各地最资深的发烧友,不知这乐团(或随便什么独奏家,重奏组)的水准会人来疯似的大大提高呢?还是紧张得一塌糊涂?
甲米兄以为如何?!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8-31 20:32:2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无论哪一行都一样,要去“创造”都是极其艰难的事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8-31 20:3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31 20:36 编辑

用音符编故事我很欣赏赵季平老师,听他的作品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用音符来谱写人生,用生命来诠释音乐这位没有缺憾的人就是我的人生导师——周广仁。音乐与技术完美结合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老师是我音乐技能和素养的良师益友。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8-31 20:47:02 | 只看该作者
电影"活着”的音乐是赵季平老师作曲的吧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8-31 20:52:13 | 只看该作者
我听音乐目的有:
一、        教学
二、        分析
三、        聆听
四、        浏览
五、        猎奇
六、        发泄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8-30 22:20:58 | 只看该作者
院士,我的本意是当音乐从音乐厅的表演变为书房中的反复欣赏时,音乐的体裁、演艺和品位会服从怎么样的需求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06, Processed in 0.04147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