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7632

查看

13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舒存

61#
发表于 2014-10-23 10:31:27 | 只看该作者
玩音响就是好听,自己觉得好就行了,何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发烧友当中有很多自以为是的人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4-10-23 11:32:3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们在讨论是有理有据的,有争辩那也是君子之争。只是我希望对方能多说一些,多介绍下如何具体的,使用了那些方法,及所依据的理论达到你们所说的音乐融合度和深刻的,并有照片上传这样比较好,猛地说一句又没有了下文了,这很难形成真正的讨论。我这里这7、8年间来听过的烧友几百位是肯定有,有赞有贬是再正常不过,不过自信从今天起,称赞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4-10-23 12:48:35 | 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学习了!在听什么(包括人声)都自然、健康、不做作的情况下音场也应该会自然展现吧!俺还是觉让各类 ...
LCL123 发表于 2014-10-23 01:17

罗兄真逗,我这里推c5音箱的不过就一台普通的350瓦的MAYK336,又没有拆开来加变压器加功率管让其变成3500瓦。你当时听到的庞大低频全是空间处理带来的好处啊!我很清楚的记得你当时吃惊的可爱的样子哈,我当时还谦虚了两句,你马上说:“那里那里,你这里低频又庞大又饱满又层次清晰,真的了不起”。嘿,当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昨天在玩威信Alexia的朋友也在我这里说:“很难相信这是8寸箱子所发出的声音!…质感怎么这么好?!真的没话说,朱师傅你这里的声音已是我们这群烧友中的典范了。…我那里新房装好后不知能不能达到你这里的声音,毕竞我那不能象你这样来处理空间啊”。我说,“没问题,你那里空间处理好后肯定比我这要好很多,毕竞你器材的档次要比较高啊”。他说:“那不一定,搞好两字实现起来有多难啊”!“…假如你现在的高频飘逸感再来那么一点点就好了,当然高频一飘逸,可能中低频就没有这么精彩了”。我回答说:“简单,把你的伍万多元的嗽叭线和那两条双皇冠电源线拿来就都有了”。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4-10-23 13:11:49 | 只看该作者
在放了那张《巴托克:六首弦乐四重奏》---匈牙利弦乐四重奏团版本时,我自己也被四把乐器重现出的现场的那种自然,那种合皆、那种融合的美感所感动,这位玩威信的朋友又感慨到:背景这么宁静…,我仿佛是在听黑胶!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4-10-23 15:35:2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语言各人表达理解太多争论了!我建议录个音上来大家听听听就知是骡是马!以后家访新玩法!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4-10-23 16:22:45 | 只看该作者
我修正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真正融会的音乐是不会在意音场的”,个人理解旋律、节奏、对比是表现音乐内涵 ...
百线生 发表于 2014-10-22 22:16
看了各位特别是2位版主的发言,也深受启发。但是,要“使系统音乐真正融合”,如何调整呢?怎么样才算是“不融合”?因为,以前大家说一套器材如何地好的一项指标是“声音的分离度”,而“融合”与“分离度”是相互矛盾的。疑惑。求解!


点评

啊,原来后一页已经回复过了,我这记性。。。  发表于 2019-1-7 13:33
五年后才看到,sorry,现在的回复还是,音乐的“融合”与发烧的“分离度”是相互矛盾的  发表于 2019-1-7 13:31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4-10-23 18:21:34 | 只看该作者
罗兄真逗,我这里推c5音箱的不过就一台普通的350瓦的MAYK336,又没有拆开来加变压器加功率管让其变成3500 ...
zwmm 发表于 2014-10-23 12:48

朱兄误会了,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依然还会浮现出当时在您听音室里听到的情景,客观的说的确非常不可思议,区区8寸低音的丹拿C5竟然会发出那么庞大、饱满的低频!气势澎湃!场面出奇的宏大壮观!正是因为声音太“大港”了才会联想到以往多次听过的完全不同版本声音的C5。不知其他烧友怎样,我一般听了别人系统声音后都会审视一下自己,这种声音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那盘菜,虽然声音特抓耳朵。

      所以心里想原来的C5是那么的细致清秀的啊,虽然它的瞬态、冲击力也非同凡响但也达不到如此光景呀!就尽量刻意找找声音的毛病,一时找不出所以然来,不过总感觉有点过于阳刚,果不其然,在听「蔡琴老哥时」才发觉蔡琴的口型有些过大,整体声音不是那么细致而是有点粗犷,人声总犹如在一个水缸里面发出的那种感觉。但只要一播交响乐这种不适的听感就烟消云散了,至少当时是这种感受的,时间听长了就不知道怎样了。呵呵

       至于朱兄所说的没把ML336的350W功率改成3500W,而是因空间调整才达到此效果的,我觉得朱兄说得有所保守,C5拉出空间大于1/2的深度和听音位紧挨后墙的摆位功不可莫,然后彻底利用C5的所有能量和巧妙利用低音驻波后,再进行全方位的扩散和吸收才调音的法宝。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请不要介意,朱兄应该多谈这些经验才对!不过这种人为增加能量的利弊才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呵呵

我对调音还是小学生,今天有什么说什么,朱兄千万别生气哦



点评

靠!码好多字!辛苦了!  发表于 2014-10-23 18:52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4-10-23 22:46:01 | 只看该作者
罗兄你说出了自己的当时的听感,很好啊,有什么说什么,男儿本色!我也要实事求事的说,你的描述基本符合事实。当时是用个只值几百元的木头机架,线材也不太够档次,所以尽管总体上大气,健康、平衡,细部的确还有值的考量的地方。呵呵,多说一句,坛上有那套系统是十全十美的?!任何系统去仔细追究的都有一些缺点吧,哈厚着脸皮为自已开脱下。另我也要开玩笑地和你老罗说一句:肯定是“娘娘腔”的系统听多了吧,就误认为“娘娘腔”才是正常的了,并以此作标准来评判别的系统哈!要知道密度、能量是千金难求的,因为只有具备这两者才会让音响听起来更接近现场!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4-10-23 23:33:28 | 只看该作者
罗兄你说出了自己的当时的听感,很好啊,有什么说什么,男儿本色!我也要实事求事的说,你的描述基本符合事 ...
zwmm 发表于 2014-10-23 22:46
朱兄也太在意别人的听感了,呵呵!甚至把烧友善意的评述用“评判”两字来代替,大可不必太介意了。我觉得过于阳刚的声音却被你看成“哦,你娘娘腔的系统听多了”。朱兄应该放下架子平等讨论才对,用批评的语气不太适合这个平台哦!其实朱兄有所不知,我根本没资历评判别人的声音,更没听过别人多少套系统,现场就更没什么听过了。我只知道我在听音乐时的想象中哪怕是现场、录音再差、再厚的女声也不会变成大喉咙男子汉声哈,密度和能量谁都想要,但不可强求啦!呵呵


点评

玩笑,玩笑!不过罗兄对我当时系统的女声重播如此评价那到是第一人,不光我不认同,我周边那么多的朋友也不会认同,因为我们也很爱听邓丽君,娇柔亲切是我们的要求。所以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可能有的,这样子,你下次路   发表于 2014-10-24 00:09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4-10-24 00:1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10-24 00:31 编辑

罗兄下次路过杭卅时欢迎再来仔细听,再实话实说!多听两次的判断会比听一次更准确。

点评

老朱那儿收拾清爽一点没?我可能周末在杭州,呵呵。  发表于 2014-10-24 01:45
谢谢!下次路过一定会再次打扰...  发表于 2014-10-24 00:41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4-10-24 00:39: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双方的发言都有独到的见解。但有一点似乎大家没有说到,碟片里面收入的信息,到底是听众席上听到的没有鲜明定位的音乐,还是指挥台附近听到的充满细节和定位的音乐。

窃以为我们调音时,应该尽量展现出碟片储存的信息,还原录音师制作的效果。一味追求听众席混和音场的效果,或者追求针点般的定位和结像,可能都容易走偏。

有些碟子尤其是教堂录音,堂音比例较多,是没有鲜明结像和定位的,按照结像的目标调整,只会越调越硬声;而有些碟子的录音,唛就摆在指挥的前面或头顶,距离乐队数米,收录的是直达声,或者后期加一定比例的混响,录音中乐器远近高低都清清楚楚,调音非要把乐器重新“混音”,实现距离舞台几十米的观众席的效果,可能也容易走偏。

现场听的不算多,说的不对,恳请批评指导。

使用道具 TOP

tyr

72#
发表于 2014-10-24 01:23:47 | 只看该作者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上星期6在星海小厅,第一排11位(正中间),
距每一位乐手均为4·5-5米,
听不到点定位,只是一团音,不同的乐器音团大小不同,小提琴两个月饼盒大小,巴松有1.5米见方,黑管也有1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TYR兄拍的真好,有古典的味道,赞!  发表于 2014-10-25 07:56
背景够黑,很有黑胶味!  发表于 2014-10-24 01:4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6:29, Processed in 0.067664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