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7603

查看

3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3#
发表于 2010-11-14 20:5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en 于 2010-11-14 20:55 编辑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有啊,Polonaise brillante in C major, Op. 3 .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0-11-14 21:41:4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是有的,是我糊涂了。
中文叫《序奏和华丽波兰舞曲》。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0-11-14 22:07:52 | 只看该作者
早年间很热衷于版本的比较,光是贝交全集卡拉扬版的手上就有三套,现在觉得不必太过追求版本了,这样容易造成听音面狭窄,最近也在尝试室内乐及巴洛克时代的音乐。感觉打开了一扇窗户,自得其乐中。。。。。。。。。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0-11-14 22:11:29 | 只看该作者
曲目比版本重要,最喜欢的曲目版本会多一些。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0-11-15 04: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那倒是的,正如S版大所言,第一印象很重要。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0-11-15 07:16:4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正如尘客兄所言:要充分享受“初夜”,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听贝小协获得的巨大喜悦。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0-11-15 10:00:44 | 只看该作者
我听古典音乐和《贝多芬之魂》这本书有一定关系。我早期喜欢轻音乐,很多是世界名曲改编的,因为通俗易懂,所以也因此埋下了伏笔。我觉得我听古典音乐表面上是偶然,但我认为是一种必然,根源在于我有轻音乐这个基础。我最早买的CD主要有贝多芬贝小协、贝多芬交响曲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都是贝多芬的曲目。刚开始,我听贝小协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都是一听就可以接受的。但要我说出为什么,当时的我肯定会很迷茫。今天,我认为我喜欢古典音乐不是偶然的,因为我以前听过大量的流行音乐和轻音乐。从今天看来,对于我为什么喜欢古典音乐是可以言说的。虽然这段话与标题稍有出入,但我觉得说出来还是有一定意义。对古典音乐入门者也许有所启发。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0-11-15 10:08:23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音乐的形式是可以言说,但音乐的内核还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懂乐谱的朋友可以读谱,但如同念经兄说的,即便读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近音乐的内核。事关心灵,而无关知识。当然,读谱能力是一个手段。

版本比较是另外一个手段,对不识谱的朋友来说,尤其是一个方便的手段。通过多个版本的比较,迅速找到能产生共鸣的演绎,从而加深对作品尤其是该作品音乐层面的了解,并同时了解其他各种表达该作品的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升级乃至升华,是一个直达音乐内核的捷径。当然,最终是否如愿,也是事关心灵的。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0-11-15 10:23:17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说过一句名言“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印证音乐是可以言说这个观点。贝多芬在写《田园》的时候,他已经基本上失聪了。

从此之后,他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内心在歌唱。尤其他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我觉得是乐圣在用心灵和本能在创作。要了解这些出自内心的灵感和作品,就必须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言说。只不过我们不是用普通语言去言说,而是我们用心灵去言说。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0-11-15 10:33:3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PK这个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PK是为了了解作品的不同特点和优劣。前提仍然是我们对一部没听过的作品的学习。所以了解作品要比版本比较重要。
shinelb 发表于 2010-11-13 16:07


其实大家对版本比较有一些误解,有时候我觉得音乐未必就一定是作曲家写在乐谱上的那些符号,对于严格按照乐谱来的演绎,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版本狂,对于喜欢的作品或者艺术家,我可能会尽力收集一切可能存在的录音,虽然有些录音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不比较,我是不可能知道卡拉杨除了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变化之外,还有那么多完全可以比美富特魅力的现场,也不可能知道阿巴多在这些年的心路历程的改变,会对他的马勒演绎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与其说阿巴多这些年研读马勒总谱心得甚多,不如说他的人生经历带来的精神升华给马勒交响曲带来了更完美的演绎方式。

不知哪位音乐家说过类似的话,每一场演出都是全新的艺术创作,我很认同。对版本的探索,我觉得就是踩在音乐家们的肩膀上,对音乐的深度探索。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0-11-15 10:46:34 | 只看该作者
言说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也包括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作品。但怎样言说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其实音乐是不需要第三者来传递的,她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0-11-15 10:58: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家对版本比较有一些误解,有时候我觉得音乐未必就一定是作曲家写在乐谱上的那些符号,对于严格按 ...
scfan 发表于 2010-11-15 10:33
是啊。用指挥家来解释版本比较很合适。一位指挥家在他一生中对某部作品肯定都有不同的演绎版本,通过比较这些版本,可以令我们更加了解指挥家风格的改变。从而更加客观来认识指挥家。而不是只听了一个版本,就对指挥家和演奏者匆忙下结论。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1:40, Processed in 0.031478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