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223

查看

2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闲聊第17届肖邦钢琴大赛

1#
发表于 2015-10-28 16:29:2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今年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通过网络直播,从第一轮一直到最后的决赛,我基本上都看了。连续这么多天看视频,对最终前六名的选手基本都了然于胸了。今天就随便聊聊个人的一些看法

今年总体水平相当高,而且个性风格比上几届都更丰富多彩。10位决赛选手中4个北美,4个欧洲,2个亚洲,黄种人和白种人各五位,基本反映世界钢琴水平的格局。其中6位获奖选手中有4个北美,1个亚洲,1个俄罗斯,看来欧洲有点落伍了。10位决赛选手中性别为8男2女,六位获奖选手为5男1女,男性依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10位决赛选手中第一名至第六名分别是21岁,26岁,21岁,18岁,17岁,23岁,十位中七位在21岁以下,可见器乐演奏家的成熟度都很早。

说实话,韩国人赵成珍获得冠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他的演奏在技术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均衡有度,最难得就是几乎没有弹错音,对任何作品的把握度和完成度都很高,所以笑到了最后。但他弹的肖邦一直都没能打动我,太精确机械,就像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当然,这纯粹是我个人的感觉。有人说韩国人就像亚洲的德国人。呵呵,不知道这是褒义还是贬义,兼而有之吧。

从一开始我就一直非常看好来自加拿大的Charles Rchard-Hamelin,最后屈居第二,但他比赵成珍更像个成熟的演奏家,当然他的年龄也是前六名中最大的。他虽然是加拿大人,但也许是出生在魁北克法语区的原因,他的风格带点法式肖邦的味道:流畅,华丽,优雅,高贵。极有格调,就像来自加拿大的冰酒。而且自始自终发挥稳定,尤其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明显强于其他人,最终获得最佳奏鸣曲奖。好像有评委觉得他不够肖邦,不够波兰化。他是决赛中唯一一位演奏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选手。

现在说说第三名Kate Liu,她才是本届肖邦钢琴大赛上我心目中真正的肖邦代言人。也许冠军赵成珍钢琴弹的确实好,但Kate Liu肖邦弹的更好。她在造梦和勾魂方面的本领更胜一筹。她的触键和音色该强的地方不强,该弱的地方很弱。那种优雅中隐含的薄雾般的高贵情调令人着迷。她在决赛中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堪称最佳,那种细腻和极富诗意的演奏夺人心魄。尤其令我迷醉的是其会在逐渐减弱的段落之后进入大片的空白,那种寂静和停顿,就象化雪之前的瞬间、黎明之前的时刻那样神秘莫测、激动人心,令人心神荡漾。我想如果不是部分小节弹的有所纰漏,其拿到的可能就不仅仅是玛祖卡奖了。

第四名:美国Eric Lu和加拿大Yike Tony Yang都是年仅17岁的华裔,其对肖邦风格的基本把握都很到位,演奏的非常诗意,就不多聊了。

这是Kate Liu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视频链接:http://v.qq.com/boke/page/t/0/0/t0169truk70.html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5-10-28 16:40:0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chopin兄好帖。

使用道具 TOP

yah

3#
发表于 2015-10-28 16:48:49 | 只看该作者
老孟,出山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5-10-28 17:06:14 | 只看该作者
亚兄,闲的淡疼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5-10-28 17:08:2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chopin兄好帖。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5-10-28 20: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斐波那契 于 2015-10-28 20:30 编辑

所有选手的协奏都没有让人很满意的,从缺是当然。
其实我觉得冠军也该空缺。。。。唉,可是我说了不算。。

话说古典乐坛现在还有黑人演奏家么?比较知名的。

点评

为啥一定要分人种呢,黑人有黑人的传统领域  发表于 2015-10-29 13:49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5-10-28 22:21:19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米凯兰杰利大师可以说弹出了冷凝之中的幻境,自我的幻境。这种如梦如幻的意境,的确并不是技术的磨练所能达成的,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分析所能说的头头是道的。时间和阅历,更重要的还是对音乐的超然,对音乐的领悟,使得演奏家能制造出这种肖邦演奏中至关重要的元素。真正能在20岁的年龄,就能达成这种境界的青年才俊,可以说凤毛麟角,历史上来讲也几乎讲不出来。

点评

米开尚在云中漂,我觉得出云才真超然。小年轻弹肖邦到顶级水准的的确不多,但不是没有,科托年轻时算一个,李帕蒂算一个,鲁宾斯坦年轻时应该也算一个。要求再降一点,傅聪、佩拉亚也能够得上了。  发表于 2015-10-29 13:54
有一个啊,萧邦自己:)  发表于 2015-10-29 01:38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5-10-28 22:28: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点儿零散观察:
协奏曲中,只有Charles Rchard-Hamelin选择了F小调协奏曲。其他九位都是E小调。评委和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品评好坏,不容易

协奏曲中,赵成珍和Kate Liu用了Steinway,Charles Rchard-Hamelin用雅马哈。其实赵成珍和Charles Rchard-Hamelin在比赛中都一直用一种琴。而Kate Liu独奏时选的是雅马哈,不知是不是协奏曲中为了和乐队抗衡而选Steinway。

Youtube上,赵成珍协奏曲的点击率已差不多200万,另两位还在10万和5万。不知是大家从众呢,还是韩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高涨?赵成珍在汉诺威音乐学院学习,按萧邦兄的说法,更德国了。

赞助商中包括华为,值得点赞。

不知是Youtube的原因还是心理作用,Kate Liu小姑娘的演奏让我觉得她的动态范围不够。

赵成珍的表情是前三中最让我不舒服的,不过还是比郎朗好很多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5-10-29 10:24:10 | 只看该作者
看介绍,赵成珍是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家Michel Beroff,难道改换门庭了?Kate Liu的动态范围不够。可能就是我说的强的地方不强,该弱的地方很弱。我以为这是由肖邦风格决定的,她弹的另一首幻想波兰舞曲更能说明问题。动态范围很大很容易讨好,但感觉就像李斯特了。一句话,真的众口难调,一个人的美酒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5-10-29 10:4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EETHOVEN 于 2015-10-29 10:50 编辑

仅只是一次比赛还不能说明全部,好几届肖邦大赛的第二名都大器晚成,反而第一名默默无闻。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5-10-29 11:28:16 | 只看该作者
是我搞混了,另一个韩国选手Chi Ho Han在汉诺威学习。
萧邦自己的风格应该接近Kate Liu。这是由他孱弱的身体条件决定的。如傅聪所说,萧邦大赛的评委总在选萧邦专家还是大钢琴家之间犹豫。纵观过去成了大名的获奖者,Pollini,Argerich,Zimerman,都不局限于萧邦。而且都是力道十足的演奏家。
萧邦的某些作品,波兰舞曲,谐谑曲,几首前奏曲,奏鸣曲,也要求比较大的动态范围...
Kate Liu拿了马祖卡奖和第三名,跟傅聪一样。有机会成为一个萧邦专家。

点评

马祖卡奖不就是为肖邦专家而“设置”的吗?说明评委对谁怎么回事儿非常清楚。  发表于 2015-10-29 12:45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5-10-29 13:35:03 | 只看该作者
拿奖不拿奖的,只是个敲门砖,不过古典音乐式微,Kate Liu日后还能不能到傅聪的高度也难说。另,傅聪不光是肖邦专家,现场听过他弹舒伯特,部分弱奏段落的气息差不多可以称顶级了。比起现在被经纪人热炒的某华人巴赫专家来,不知道高了多少。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2:00, Processed in 0.052299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