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077

查看

114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12-17 15:30:34 | 只看该作者
67兄,我刚才看了这篇论文,是国内某学生写的。他参考的书目包括班诺维茨的《踏板法指导》以及《现代钢琴演奏技巧》这两本书,值得一读(因为我手上有这两本书)。勋伯格(著名乐评家)那本书,没看过,不清楚,也没兴趣看。总体感觉是剪刀浆糊拼凑的,很多地方的确说得不清不楚,而且容易误导人。特别是踏板处理,犹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建议67兄直接找大师原著来看吧,国内论文,实在不行。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12-17 12:46:42 | 只看该作者
67兄,关于季塞金的这段文字,不知道是因为摘录的还是什么场合下写的,有很多地方可能存在着问题,很容易引起误解。

1:“在音强对比上:旋律最强,低音较弱,和弦次之”
没有任何资料及录音显示出必须旋律最强,这个肯定是按照作曲家意图来弹奏的,某些地方的旋律完全可以是弱的。另外低音和和弦之间,怎么个区分呢?

2:“在使用长踏板时,旋律音必须显示出来,和声音的声音处理的音更柔和些,而其他的东西在音量上则要更弱一些”
长踏板是不是指一直踩着踏板?如果是这样,不管是和声,还是旋律,还是其他,其实听上去都会十分模糊,有混堂声。当然特定场合需要这种音色除外。德彪西的音乐,音色十分突出,音色上的印象派,对踏板要求是十分严格和变化多端的。德彪西也被认为是对现代钢琴技巧发展上仅此于李斯特的人,主要就是指他这种音色层次丰富的所需要的演奏技巧。但这些技巧,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中,是没那么突出和变态的。

3:“踏板:。。。不需要踏板效果。。。和弦应该使用手指,而不用脚来持续。。。为了美化一些音而使用无声踏板或一些例外是允许的。”
演奏巴赫当然需要踏板。巴赫经常用的键盘乐器之一就是羽管键琴。这种琴虽然没有右踏板,但是发声效果接近于现代钢琴使用右踏板的感觉,有丰富的琴弦共鸣,只是音量低了点。另外巴赫音乐中,复调为主,极少和弦音,主要是不同声部旋律之间的对位。所以我觉得是否是67兄省略了很多语句。如果单从和弦音连接来说,很多和弦音只通过手指而不用踏板,是很难有连奏的效果,不单纯是技巧问题,还包括现代钢琴结构问题。另外“无声踏板”是什么?

4: “吉赛金演奏莫扎特不使用踏板的原因是:在莫扎特进行音乐创作时,右踏板尚未发明或者是在个别钢琴上安装。。。(故此吉赛金)追求澄清的音色,单纯透明却不枯燥。他认为,音质上的单纯与表达上的优美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季塞金应该知道,不管是羽管键琴还是古钢琴,都是有丰富的共振泛音的,古钢琴甚至还能在弹奏下去的时候改变声音的强弱。而不是像现代钢琴不踩右踏板的干瘪的声音。这是乐器结构问题。季塞金不用踏板,只是他一面之词或者说爱好而已。不过他所强调的加强手指训练而不是偷懒用踏板(连接和弦,延长音的时值等等)蒙混过关,来掩饰手指技巧上的不足,这种认识和观点是非常好的。踏板,毕竟是现代钢琴演奏的灵魂。




点评

V先生,原文在本帖的链接里能找到,我是将整篇文章中进行摘要,用于提醒自己在唱片聆听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发表于 2012-12-17 13:15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2-12-17 11:24:5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阅读和学习几篇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专题文章,我把《瓦尔特 吉泽金的钢琴教学演奏和教学思想》的读书笔记整理如下,它能提示和帮助我在聆听吉赛金演奏的拉威尔、德彪西、莫扎特、巴赫等作品唱片时,注意他的诠释法、演奏技法、演奏音色;我相信有了体会才有自我总结,摘录如下:
吉赛金认为:德彪西的音乐所表达的是独立的自然,不与自然抗争,他倾心地聆听
自然,满怀感情地靠近自然,在自然地千万种声音中创造出惊人的音乐。。。。(他)认为,德彪西的音乐多样而富于表达,而拉威尔的在创作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吉赛金的原则是:将简单音乐透明地弹奏出来。。。。
1.音色的层次以及对比:概括地说,需要三种要素的对此:旋律、低音、和弦(伴奏)。在音强对比上:旋律最强,低音较弱,和弦次之。。。。
2.踏板的应用:在德彪西与拉威尔作品演奏中,。。。根据低音和声使用踏板,他认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踏板记号往往是低音,而踏板必须保持和低音的和声一样长。当和声继续保持同样时,长踏板保持几小节甚至几页。在使用长踏板时,旋律音必须显示出来,和声音的声音处理的音更柔和些,而其他的东西在音量上则要更弱一些。。。
(他)认为踏板的使用要与音乐的形象相一致,要起到对音乐想象更生动的烘托效果。。。(他)的踏板法还包括:颤音或抖动踏板、用半踏板、用手指踏板法、提前踏板法、由于休止而重新抓住和弦、乐曲借结束处的踏板法、使用左踏板、用踏板经过不同的和声而不使用延音踏板。
对于巴赫的演奏,吉赛金提出几个观点:
1.认识作曲家的意图。。。当然传统与现代、风格认知与感情的结合是必须追求的,但过分的理性或过分的感情投入都不利于对作品的阐释。。。
2.(演奏)巴赫要避免一切强奏。(与巴赫时代乐器发音有关)
3.踏板:。。。不需要踏板效果。。。和弦应该使用手指,而不用脚来持续。。。为了美化一些音而使用无声踏板或一些例外是允许的。
4.音色:透明清晰的乐声是巴赫音乐的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或方法之一。对于声部的处理,。。。只需要稍微的突出弹奏,音乐的主题结构就能够被突显出来。。。
对于莫扎特的演奏,吉赛金认为:
1. 莫扎特的音乐朴素、自然,要把他尤其简单(或者称之为真正天才的完美节奏)却包含着既丰富的感情和强烈情感表达的渴望表现出来,必须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阐释。
2.吉赛金演奏莫扎特不使用踏板的原因是:在莫扎特进行音乐创作时,右踏板尚未发明或者是在个别钢琴上安装。。。(故此吉赛金)追求澄清的音色,单纯透明却不枯燥。他认为,音质上的单纯与表达上的优美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12-20 16:4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这个不是太清楚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12-20 15:56:37 | 只看该作者

史兰倩斯卡那本《指尖下的音乐》,看后觉得此人堪称钢琴界的女阿甘,居然被这么多顶级钢琴大师教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其录音从无人谈及,至今不敢买她的CD。

点评

嗯,我当时也有这个想法,拉赫,科尔托都教过她,还有很多大师,太牛了。  发表于 2012-12-20 16:23

使用道具 TOP

听音思考

6#
发表于 2012-11-7 10:25:1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我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顽固的性格带给我音乐上的执着与痴迷。年少时听音乐常有金黄、艳红、蔚蓝、嫩粉等艳丽而斑斓色彩画面的幻想,芬芳的沁香荡漾身边;中年之时,黑白琴键产生的和声织体,引领这颗脆弱的心灵去思考乐曲背后的世界,音乐灵感产生的源泉与黑洞,音响技术是为自身发展还是为展现演奏之声为宗旨(仿真意义);有一种心声:勿灰心,神考验最可爱的人。开出此贴,以图博海拾贝,随感而发。。。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11-7 10:29: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点评

谢版主支持。  发表于 2012-11-7 10:45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2-11-7 10:47:22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界八十年代,手提着“四喇叭”听邓丽君歌曲之时,我为之愉悦,稚嫩而幼小的心灵说:多好听啊!那时懵懂的我还不知打动我的是词、曲、歌声;回思,那时歌词是理解不透的,曲是听旋律,歌喉是上帝赋予歌者的;被音乐线条流畅和缠绵的歌声吸引的我,同样在表现春之主题时,将“春之祭”视为古怪的古典音乐而拒绝。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2-11-7 11:06:04 | 只看该作者
成家之时,家具中最贵的是免税商店买来的“健伍”组合音响,之前带我进入古典音乐世界的是文学作品,诸如乐圣耳疾与命运抗争,倔强的下巴,绷紧的脸部肌肉,坚定的眼神,写出不屈服命运的最强音;在英雄交响曲中寻找拿破仑的影子。这种听音方式,即便局限指导意义是:音乐具有描绘性,使人产生联想,找到打开理解乐曲的“重点音”,诱发好奇和兴趣。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2-11-7 11:37:36 | 只看该作者
哈,终于开张了!支持670707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2-11-7 11:4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虎口脱险 于 2012-11-7 11:53 编辑

早就听我好友老C说起670707兄音乐修养很深,声音辨识力强,支持670707兄开贴!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2-11-7 11:57:2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支持,我将自己一些经历和愚见托盘给大家,走偏了,还请诸位帮助指正。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13:10, Processed in 0.045628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