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5586

查看

27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9-25 22:11:45 | 只看该作者
走过的地方,经常在脑子里绕的就是印度,特别是人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如果与其他事情不冲突,计划年底或明年去一趟南印度,也是随缘。

使用道具 TOP

印度种姓之于社会:一条没有解开的“救命绳”

2#
发表于 2011-9-26 12:21:4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自去年到印度跑了一趟,时不时就想这个问题。太难,只能零零碎碎地想。
有人提出比较印度的种姓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社会分层,我觉得基本上是两个不同起源、不同作用、不同结果的社会现象。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9-26 13:07:37 | 只看该作者
种姓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跟民主化的发展相背道而驰。其实我觉得他们也没有说活不下去,而且社会相对和谐。然而我们的民主化进程是倒着走了,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印度孟买的贫民窟一年的GDP产出是2000亿美金。这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亲爱的同志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吗?请听下回分解!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9-26 16:5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1-9-26 17:01 编辑

在自己的http://coplysh2000.blog.163.com上胡扯了一通:
“从读《印度札记》想到的 ”
      去年11月,我要到印度去旅行,即所谓的摄影采风。行前,我要恶补印度的知识。虽然每次到一个地方旅行前都这样作知识准备,但我对印度认知贫乏,特别是宗教、文化和民族方面的,空白点太多。为此我买了几本有关印度的书,有旅行指南,有介绍印度教、历史、民族、地理方面的。对我旅行影响最大的书是《印度札记》,行前看了小半,于是带在身边,在印度行走中有空就看。
   《印度札记》,作者是奥克塔维奇·帕斯,墨西哥著名诗人、作家,曾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任墨西哥驻印度大使馆秘书,60年代任大使,80年代重游印度。他的经历与所见所闻,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民族等有很深的研究,专门写的札记内容丰富。以一个外交官身份的作家的独特观察和感受,细腻而富有张力,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

也请待下回分解。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9-26 16:56:26 | 只看该作者
种姓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跟民主化的发展相背道而驰。其实我觉得他们也没有说活不下去,而且社会相对和谐。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26 13:07

等待robinwood 兄的高见。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9-26 20:20:09 | 只看该作者
种姓制度跟印度的宗教紧密相关,什么事一旦跟这个有关联了,改变起来就麻烦很多。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9-26 21:10:49 | 只看该作者
印度也有很好的东西,程序员、紫檀,特别是紫檀让人着迷。。。。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9-26 23:16:59 | 只看该作者
在自己的上胡扯了一通:
“从读《印度札记》想到的 ”
      去年11月,我要到印度去旅行,即所谓的摄影采 ...
liao 发表于 2011-9-26 16:55


我接着说——

“宗教、种姓制度、语言”部分,我对此知道甚少,感到其叙述极为清晰,如饮甘露。如印度教,作者的评述:“印度教有如一尾庞大的形而上蟒蛇,缓慢而毫不留情地将外国文化、神祗、语言、信仰全部吞食消化。”对于我最难理解的种姓,他说种姓是大自然及它孕育的万物之一部分,天地万物也都是一条不变的法规周而复始的重复。印度经典《薄伽梵歌》中的一个典故,牧牛神讫里什纳告诉有修,种姓是宇宙车轮的轮辐之一。我读到此,仿佛拨开了我知识大脑深处某一拐弯处的“横栏”。

我在印度旅行时,不需要费神费力就能体验到书中讲到的感受。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书中描述的生活情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气息,隔了半个多世纪,基本上是一样的,除了经济发展外变化不明显。岁月在流逝,根本的东西还保留着,起码对我们一个外国的游客来讲,通过观察对比,感觉是这样的。似乎是千年恒古,这宗教、民族、文化、传统,是多么的有生命力!

回看我们,同样古老的民族,千年的事不去说,百年来我们的变化翻天覆地,同时把“自己”也弄丢了。我假设:在印度,一个几百年前的人如果复活,他可以照样生活得很好,基本的精神生活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如果一个几百年前的中国人突然活来,肯定是个悲剧,没有了任何熟悉的精神生活环境,他不知所措,改变太大了。我们是真正地迷失在现代化的浓雾里,丢掉了能丢掉的一切,也丢掉很多不能丢掉的,剩下的都是“实用的”。变到如今这地步,已经不知道来路:就象一个在误入森林的迷路人,糊里糊涂地向纵深走去,回首不知来路在何处,后来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时间开启它的大门:等在我们前头的是什么?”

http://coplysh2000.blog.163.com/ ... 302011823112013681/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9-27 11:57:58 | 只看该作者
好今天有空,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孟买的贫民窟能年产GDP2000亿美金。

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导致贱民几乎没有可能爬到政治和经济的高层。但是印度的社会制度仍旧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此只要是印度公民宪法规定都可以上学,而且都是免费的基础教育。所以很多印度贫民窟的小孩不用像天朝一样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所以只要脑子聪明勤快一些的小孩都能受到良好教育,甚至考上大学,出国留学(只要TA能申请到奖学金)。

但是又因为种姓制度,这些受良好教育的小孩仍旧无法在企业里担任高级职务,也无法挤入政坛。那么既然在国内无法得到很好的认可,凭着一身好武艺(学历)全部跑到西方发达国家去打工。虽然说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也有些偏见,但是对已阿三来讲已经算是大器开放了。他们会在软件业,旅游酒店业从事他们的工作,赚了美金和欧元全部寄回国内的父母兄弟。所以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平民窟可以产出2000亿美金的产值令我天朝刮目相看。

因为我弟弟工作的原因在印度呆了一年。对印度的体制和风俗有比较熟悉的了解。他跟我说,在孟买的街头都是赤裸着小鸟的屁孩,眼神空洞,他觉得他们很可怜。但是那帮贱民却认为这是神的旨意,我们今生本来就得做贱民,今生修行好了,来世就可以做帝王将相了。因此除了少部分的宗教冲突以外,印度相对还是和谐的。

我弟弟的客户是古吉拉特邦的一位企业家,他是富二代。他老爹年轻的时候在跑马场工作,赚了钱办企业,他的叔叔是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家里很大别墅,有佣人。但是你无法想象人家的佣人和我们这里请的阿姨什么的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让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49年前我们国内的大户人家的佣人叫主人叫什么?——“老爷”!ok,他们就是叫老爷。我弟弟是客人,他去客户家里那些佣人也叫他老爷。在佣人的眼中老爷的朋友也是老爷。

今天就讲这么多!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9-27 13:0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1-9-27 23:11 编辑

     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源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来自高加索的印欧人种-雅利安部落的侵入


      得到考古肯定的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末期即距今约10000年前后已经定居印度平原的是澳大利亚人种,森林中则生活着俾格米人种即小黑人,这是已知印度最早的土著居民,这同当时东南亚的人种分布情况是一样的。至于澳大利亚和俾格米人种最早是来自何方则还无从考证。在后来的几千年中,澳大利亚人种和俾格米人种在全球都消失了(包括澳洲本土的澳大利亚人种),原因不详。据推测是因有比较优势的新移入人种,也许进行了熔合而形成了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印度土著居民,这时的印度已经有了发达的文明;
        约在公元前1200-1700年前后来自高加索的印欧人种-雅利安部落数次南侵,入居伊朗高原,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半岛和印度北部,游牧的雅利安人凭借军事优势虽然征服了印度的土著人,却因土著人数的众多和更发达的文化而在随后被印度文化同化了,最终熔合成了现在的印度人;
        最初的雅利安人非常清楚自己与黑皮肤的土著居民在肤色上的差别,他们将土著居民称为达塞人,即奴隶。雅利安人强烈地优越于自己的白肤色,所以他们极力阻止与土著居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在公元前600年后才在全印度发展起来。
         梵文中的种姓-------“瓦尔纳”一词,意即“肤色”

          下回分解。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9-27 17:40:26 | 只看该作者
     雅利安人本身就分为祭司(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平民(吠舍)三大等级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现实需要,雅利安人部落常常要与达塞人部落结成联盟,以对抗其他雅利安部落,在这种情况下,达塞人的祭司也开始成为婆罗门,军事头领则成为刹帝利。因此,今天印度南部黑皮肤的婆罗门同样具有贵族气派。而商人和某些地主被归入吠舍,农民和一般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在这四大划分内,现已发展出令人困惑的各式各样的种姓;
      在这一种姓等级之外,还有贱民,即不可接触的人,今天约占印度人口的七分之一。他们从事的是商业或被认为不洁的行业,即被认为那些玷污了某些仪式和生命的行业如猎人,渔民,屠夫,治丧者,皮革工人,清道夫和拾荒者;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9-27 17:50:1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
    一   各种姓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
    二   世袭的原则,这体现在对婚姻的复杂的规定和限制中。
    三   各种姓对食物,水,交往礼仪都有详细的限制。
    四   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法“。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7:09, Processed in 0.04879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