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7914

查看

10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op133
512

13#
发表于 2021-11-20 18:41:44 | 只看该作者
四爷威武,换箱如换衫!旧的平衡被打破必然是一番新的折腾,期待后续精彩心得分享。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21-11-20 18:53:11 | 只看该作者
太精彩了! 卡玛的哑铃系列和威龙都听过,哑铃一直属于听的起鸡皮的喇叭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21-11-20 23:5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赵总的大作!支持赵总在论坛发帖!公众号有点不方便交流。

使用道具 TOP

tec

16#
发表于 2021-11-21 00:45:26 | 只看该作者
終於可以在論壇上再次見到趙總的發文了,精彩。

請問可否發幾張全家福給大家看看?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21-11-21 09:5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x300 于 2021-11-21 10:04 编辑

赵总威武 ! 刚查6HIFI.CN的全新价  158万!  看来今年收成不错啊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21-11-21 13:2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op133 于 2021-11-21 13:34 编辑

中哑铃第一次开声已是差不多一周之前,第一次开声,现在想起来有点好笑。硕大威武的中哑铃,视觉上和威龙4有着很大的差距。两边4个Eton的12寸低音,一看就不是善茬,来势汹汹,仿佛在挑衅我的前端,其实不算太小的468在中哑铃面前,好像庞大的老虎面前的猫咪。这些心理暗示之下,作为开声第一张唱片,这个颇有仪式感的第一次,我没有选择平时听的最多的古典音乐的题材,而是刻意选了一张爵士乐,Ella Fitzgerald唱的艾灵顿公爵。我这人有点迷信,觉得第一次开声千万不能搞的太难看,否则这套系统必然命运多舛,坎坷不已,所以选一张好放一点的作品,自欺欺人一下。这种心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怯懦。  

艾灵顿公爵的大乐队伴奏,是big band风格的爵士乐,乐团里面不乏高手,比如萨克斯手Ben Webster,钢琴手Oscar Peterson,日后都是自成一家的高手。在艾灵顿公爵的乐队伴奏下,Ella唱起公爵写于1940年的名曲:all too soon。  

开声一刻,我心头宛如放下一块千斤巨石。多年的hifi器材摆弄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一套功放,能轻松地让一对喇叭有清晰的脱箱感,营造一个左右前后有方位感的stage,那么这个搭配七七八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反之如果一套功放推动喇叭,声音憋在喇叭箱体之中,两个喇叭之间空空荡荡,那么十有八九大大的不妙。  

爵士乐的大乐队虽然不像古典音乐的乐团那么讲究,虽然叫做big band,其实编制和规模也没那么大,但毕竟有那么多的原音乐器同时发音,要播好这样的音乐也不是一件易事。Ella的声音和乐队有着分明的定位,台前的人声被身后的乐团烘托,包围。此时,放下心口大石的我,暂时不去担心后级的控制力,明显感受到了这对2米多的大喇叭区别于我之前使用过的更为小型的落地喇叭的最明显的地方。Ella栩栩如生的形体,仿佛站在不远之处,这样的临场感尚不算太让人太过感动,但是歌者形体的高度,和乐队伴奏的包围感和大型的舞台感,是小喇叭无法提供的感受,我能看到Ella的口型,在一个真人高度的位置,Ella有着优雅从容,略带一丝沙哑的音色,她的高音部的表现婉转悠扬,充满了乐感,低音部也有着相当厚度的底子,是爵士女歌手中堪称经典的女王,a true lady。这种音色特别合适中哑铃的音色,我觉得很合适用来开声这对庞大的喇叭。  

中哑铃出乎意料的开声就是一种异常宽松,甚至可称鲜活的风格,声音毫不刺激,规模庞大,中频厚实,舒展。这样的新开声喇叭的风格让我有点措不及防,因为我在脑子里预备好的剧本,是拘谨,偏瘦,甚至有一点刺耳,这些都是新喇叭让人无法抱怨的特质,特别是以难推著称的卡玛。以往的经验都是喇叭从紧张逐渐走向宽松,拘谨走向开放,这下上来就是如此松驰,透明,细节也还不少,不禁让我思忖,喇叭日后逐渐煲开是个必然的过程,那么逐渐煲开的喇叭,走向会是如何呢?身边玩哑铃的朋友不多,中哑铃不论新老款,更是一个没有,所以这样的疑问,恐怕还需要时间自己给自己答案。  

威龙4的高音配置堪称豪华,一个1寸钻石高音加一个BD50的2寸钻石高音,中哑铃是一只BD20,0.75寸的钻石高音加两只BD30,1.25寸的钻石高音,相比威龙无疑是缩水了。但是更为保守的型号和指标,也褪去了威龙系列容易出现的火气,这个和我当初听到的那对新开箱的小哑铃也是一致的,一种开声就来的暗暗的音色。所以hifi产品的设计,和用料当然有关,但绝对不是把最好的材料堆在一起就会有最好的效果的。中哑铃和威龙的高音表现素质当然有高下,但我更为接受中哑铃的折中之声,给这对新喇叭奠定了不会太过刺激的基础,也是播放古典音乐更加合适的略为保守的木头色的声音。  

中频是Omega,和威龙一样,这是一款有着很高明的分析力的中音单元,为什么说高明,因为这个单元在细节的展现,声音的厚度和透明之间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平衡点,太厚的中频听了会让人先是耳朵一热,然后觉得怅然若失,少了很多信息,太过分析力的中频会降低耐听的程度,毕竟人耳最喜欢的频段就是中频,这也就是为什么播音员大多都是中频厚实清晰的嗓音。Omega中音有着薄薄的一层暖色的厚度,但很擅长展现弱音和细节。在播放大编制音乐时,嘈嘈切切,好像一早醒来,置身于东南亚巴厘岛雨林之中的木屋鸟语虫鸣,隔夜的露水滴在草叶上,螳螂蹑手蹑脚走过,甲虫七手八脚爬过屋顶,一棵古树上,一团树脂像蜜糖一样从树枝挂落。  

我之前对小哑铃一听钟情,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Eton单元在素质和音色上的妥协和均衡。升级了Symphony II的中哑铃3.0,低音的表现还是和之前听到过的小哑铃一脉相承,我反复形容过是一种失焦感觉的模拟声,不如威龙上面Omega的低音那么精准精致,但调和出来的听感,非常满足我的审美。3.0中哑铃的低音单元,比印象中的小哑铃更清晰和透明一些,似乎是朝着Omega单元的风格走了一点,速度也更快一些。所以,展现大场面和大乐队的时候,显得弹性十足,口径12寸,也有足够的氛围烘托。  

这就如摄影,特别是业余爱好摄影,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镜头,那么拍照片的时候,不用总是把光圈收小,把前景背景都拍的清清楚楚,更多时候,一点适度的散景(bokeh)是烘托气氛的绝佳方案。当然真正的摄影大师们不需要这些小伎俩,他们有着自己心中的尺度和天地,拍出很多小光圈的传世佳作,更甚于大光圈糊成一团的业余作品。音响是一个个人爱好,在斗室之内用微缩的方式还原音乐,不妨加点技巧,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音响大师的。  听了小一周,为了客观把握这对喇叭的特性,我没有刻意去调整任何搭配细节,摆位,在当日六七个人几乎精疲力尽地把喇叭放下的位置,安安心心听一阵。整体而言,大喇叭的宽松,哑铃的耐听都让人满意,但还是有不少可以改善的地方。  

MTM的结构能够大大改善低频驻波的问题,而且468的控制力也算是不错,特别是针对这对喇叭,显得比较从容,没有声嘶力竭的样子。但低频的分析力,还是可以更高一些,一些主奏乐器的形体,还是可以更加立体,浩瀚场面中,目前还多了一点混沌……  

具体到音乐类型,钢琴作品,得分非常高,比如这张Rana Beatrice的拉威尔作品,既能体现晶莹剔透,空间感十足的堪称空灵的琴声,也能展现低音部和弦的雄浑。室内乐的Duo或者Trio,气氛和临场感很好,但乐器之间的分离和错落可以再好些。大规模的作品如Nelsons的老肖,伯恩斯坦的马勒,特别在通常乐团右手边的低音弦乐部奏起之时,我还希望能听到更加深沉和分明的倍大提琴,中部远处的铜管是很多系统见光死的魔咒,容易刺耳或者无力,中哑铃的铜管虽然毫不刺耳,也有适度的光泽,但我觉得还能更加辉煌一些,古典音乐中的铜管乐段,一般都是主导着主题向上提升的旋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当然和喇叭的煲开程度有关,也和摆位有关,也和达萧有关……这都是需要探求摸索的范畴,是hifi爱好者的快乐和痛苦。  

这几天商家的大听音室摆着一对同样的中哑铃,用高文3300推,配着高文的新款SACD,一套比我更加豪华的配置,我要去探探,帮我印证一下这对中哑铃需要什么,也为下一篇的中哑铃功放搭配提供一点素材。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21-11-21 19:13:34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四爷换妻速度果然一流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21-11-21 21:20:35 | 只看该作者
当初听小哑铃时,新箱初听有点点暗也有点紧。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21-11-21 21:24:21 | 只看该作者
赵兄,支持上高文3300。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21-11-21 21:28:19 | 只看该作者
上次和你详谈威龙4与威龙2的情况,你还想上多套468,想不到你却上了个中哑铃。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21-11-21 22:21:5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兄,高文是非常好的器材,也是现在很多超级玩家的首选。我自己用过22h NTG+2500 NTG,也多次听过不同的高文,推卡玛,推魔域真是非常好的声音,但我始终没有被打动,对于我来说,高文3300是没别的选择的前提下的一个很保险的选择。这两天有高文5500推中哑铃,搭配高文最新的SACD,听过之后,确实心悦诚服是一个超一流的组合,但还是没有让我有想上的冲动。在降级中哑铃之前,也求教过几位不同的威龙2和哑铃玩家,都说大喇叭不见得更难推,说实话当时我是不信的,不过事实好像也确实没那么难搞,所以一对468先凑合凑合再说吧。

使用道具 TOP

tec

24#
发表于 2021-11-22 00:50:58 | 只看该作者
AUDIO NOTE M10 SIGNATURE 加兩對 ANALOG DOMAIN MONO 功放是我聽過推哑铃最好聲的配搭。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9:31, Processed in 0.045167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