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296

查看

10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binwood

37#
发表于 2013-2-3 11:00:33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的唱片都是属于藏品级的,直接晕翻。

点评

晚上好!雨版不用晕翻!趁现在这类唱片还有机会能寻着,得快弄些,不然日后更难寻。  发表于 2013-2-4 00:41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3-2-3 11:5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2-3 12:02 编辑
EMI CE25 - 5835 ~ 38,4CD,9394日元版,日本东芝压碟,首版。这套唱片包括英国 SWINDON 压盘头版和一切再版均为 3CD,唯独这套日本东芝压盘首版是 4CD ;因唱片数据压缩比比其它版本要小,故此其信息量可想而知。

不会的,CD是44.1/16。在这个抽样下,每分种的用的容量是等同的。假定演奏时间是相等的话,它们的容量也是相等的。没某一CD数据压缩要小于另一CD的讲法。
不过中山张兄的确收了好多好片子。

点评

数字母带的原信息量与量化取样软载体里所含有的信息量的比值,与CD格式没有关系,这是两种概念来的;但与母盘信息纹宽有着直接关系。这个事儿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明清楚,日后有机会再说。  发表于 2013-2-4 00:59
数字母带的原信息量与量化取样软载体里所含有的信息量的比值,与CD格式没有关系,这是两种概念来的;但与母盘信息纹宽有着直接关系。这个事儿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明清楚,日后有机会再说。  发表于 2013-2-4 00:52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3-2-3 15:22:2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每一套都是重量级的,张兄的收藏令人羡慕!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3-2-4 02:41:5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际上很简单,是个简单的算术。和前期录音制作无关。假定70分种的音乐。

44,100Hz(抽样率)x16(比特)x2(声道)x4200(秒)/8=740,880,000(比特,Bytes)=740.88 Mb,这正好大致是一张CD的容量。

也就是说,CD的每分钟要用到10.584Mb。这是对所有的CD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录音再好,头版或是再再版都是一样。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3-2-4 08:46: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际上很简单,是个简单的算术。和前期录音制作无关。假定70分种的音乐。

44,100Hz(抽样率)x16( ...
Jwang 发表于 2013-2-4 02:41


但是有的CD有81、82分钟,按照这么算是装不下的。事实上用普通CDR刻一张82分钟的CD也确实刻不下。所以现在那些容量比较大的CD肯定纹路要更密一些;另一方面由于有新的硬件技术或者纠错算法,仍能保证足够低的误码率。我不知道这到底能造成多大差别,但我想中山兄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3-2-4 10:04:55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S兄!上面除了有三两套较为经典外,其余均为大众化的东西居多,S兄谬赞在下了!
对刘大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4 01:09
张兄好,瓦尔特那套贝多芬还是六眼头版比较好啊,这套LP还不算贵。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3-2-4 12:41:23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有的CD有81、82分钟,按照这么算是装不下的。事实上用普通CDR刻一张82分钟的CD也确实刻不下。所以现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2-4 08:46

CD可刻70分钟,80分钟,或100分钟和我在讲的是没关系的。我讲的是在CD的标准下,即44.1/16之下,每分钟的音乐是用10.584 Mb。这是不变的。没有说CD中录的信息大了,每分钟的音乐要用多于10.584 Mb的容量,故人家三张CD要写为四张CD。这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分钟的音乐要用多于10.584 Mb的话,这段音乐就不是44.1kHz/16bit的CD抽样率了。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3-2-4 22:28:28 | 只看该作者
CD可刻70分钟,80分钟,或100分钟和我在讲的是没关系的。我讲的是在CD的标准下,即44.1/16之下,每分钟的 ...
Jwang 发表于 2013-2-4 12:41


我没有说抽样率或者文件大小不一样。我说的是如果一张CD如果要刻超过80分钟的内容,那么这张CD上的数据必然要比普通CD多,一个bit占用的面积就会比普通CD上一个bit占用的面积小,导致误码率提高。这是我的理解,是我能想象的导致CD容量差异导致音质差异的原因,可能和中山兄说的意思不一样。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3-2-4 22:48:10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 Rozinante 兄!您提及到的是其中一种因素;这事情以前也咨询过多位母带工程师,他们的回复:主要是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4 21:28


中山兄,您的这个说法我认为对CD不适用。黑胶记录的是模拟信号,把纹路刻得深一点、宽一点,是有可能传递给唱针更多信息的。但是CD是数字信号,如Jwang兄所说,44.1kHz、16bit的格式是通用的,不存在压缩多少的问题。除了降低误码率,我想象不出纹路宽还能有什么别的影响。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3-2-5 05:5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2-5 12:34 编辑
晚上好!

CD 盘片里的数据像 CD-R 那样写出来的么?

不存在的?那以下这套唱片是怎样弄出来的?除这 ...
中山张 发表于 2013-2-4 22:51

做成三张和四张是无所谓的。张数多并不表明信息量多。假定一个录音在44,1/16的抽样率下是1G,你把它做成100张CD也不表明这个信息量增加了。这个录音总是1G。信息量一点也没増加。如果提高抽样率,96/24,这个录音会大于1G,这时信息量増加了。但这不是CD的格式,CD机上是不能放的。

不信你可作下算术,把任何CD中的声轨的容量除以这个声轨的长度,时间。这个结果应该是等同的或非常接近的(因为时间或许标的不精确)。这说明了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在特定的抽样率下是固定的。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3-2-5 07:12:10 | 只看该作者
3,说LP刻的深和宽就会增加信息是不对的。在转速为一定的前提下,LP的声槽再宽再深不会增加信息。如提高转速,即提高单位时间的线性长度,这样刻刀可以更有效地刻录信号,这样可能増加重放时的信息。
Jwang 发表于 2013-2-5 04:54


LP上的是模拟信号,而模拟信号是不好量化的。加宽、加深纹路可以提高信噪比,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事实上比普通纹路的信息量大。提高转速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效果可能明显一些(但是那就需要改唱机,麻烦,不划算)。当然,两者都跟母带内容有没有压缩没关系,因为模拟信号是不经过压缩、编码,而是直接复制的,所含信息多少主要取决于复制过程的失真多少。

CD是另一回事,它是把模拟信号先转化成0和1、加入纠错编码、再复制到CD上,开头的转换过程已经把原始信号压缩了。压缩程度——如Jwang兄所说——都是每秒44100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16个比特。所以,加宽CD纹路,我能理解的好处只有降低误码率。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3-2-5 10:26:0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都很厉害,真是学习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3:54, Processed in 0.046571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