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576

查看

97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有没有喜欢吉他的朋友

1#
发表于 2011-12-26 20:00:0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由于大学时候弹过古典吉他一直对于古典吉他的黑胶唱片是见到就收,而最让人陶醉不能自拔的吉他音乐莫过于罗德里戈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了,上周终于收到了这个版本,陶醉呀。。
大家来谈谈么?
一块土地也许并不算丰饶,不能产生出伟大的艺术家,但它却可能由于被伟大的艺术家用来寄托情怀,从而闻名遐迩。西班牙小镇阿兰胡埃斯(Arajuez)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在INTERNET上查找“阿兰胡埃斯”这几个字,90%的信息会指向“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这一情况告诉我们,对一位非西班牙人而言,阿兰胡埃斯就是罗德里戈。

与大多数音乐家和城市的关系不同,阿兰胡埃斯既非罗德里戈生身之地,也不是这位作曲家久居之所。华金?罗德里戈(Joaquin Rodrigo)1901年11月22日生于西班牙萨贡托,这一天恰好是当地的圣塞西里亚(音乐之神)节,华金是家中10个孩子里最小的。3岁那年,一场流行性的白喉在他的家乡蔓延,夺走了许多孩子的生命,华金不幸染病,虽然性命得以保住,但双目失明,永远失去了观望世界的能力。对于天才,上帝总是先要作弄,继而补偿。华金?罗德里戈后来在盲人学校里表现出异常的音乐才能,20岁不到,他已经成了一位相当不错的钢琴家,并且创作出了一些出色的作品。

1927年,罗德里戈毅然作出决定,离开故乡西班牙,前往巴黎学习音乐。这一决定并非偶然,尽管他那时已经深受灿烂的西班牙文学、抒情的民谣以及奔放的弗拉门戈音乐影响,但他显然更热中于探究现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再说,自1900年以来,巴黎作为世界现代艺术之都的地位益发凸显,几乎所有西班牙重要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都聚集到这里。两年后,罗德里戈正式拜法国著名作曲家杜卡为师,而且很快得到后者的高度赞赏。杜卡认为,年轻的罗德里戈是他所见过的最杰出的西班牙音乐家,而罗德里戈也在这段时间里打磨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抒情、和谐以及斑斓的色彩——也许这种音乐色彩感正是用来弥补视觉的色彩感的,罗德里戈的内心世界从不黑暗。他在巴黎还结识了许多后来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例如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普朗克、法拉等。

而直到罗德里戈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前来度蜜月之前,那个西班牙小镇阿兰胡埃斯依然保持着自我的寂静安宁,没有在罗德里戈的艺术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阿兰胡埃斯位于马德里以南30英里,植被丰富,气候宜人。资料介绍,这里曾经是西班牙皇家的避暑胜地,建有两座漂亮的皇家行宫,周围园林广袤,花园中有一系列壮观的喷泉,其建造灵感来自法国凡尔赛宫的喷泉。宫殿里面装饰华丽,陈列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和钟表。除了名胜以外,小镇上还盛产草莓,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祥和惬意,人口维持在三四万左右。18世纪之后一直到19世纪初,西班牙百姓经常在此举行各种民俗庆典,据说,“这种皇室与庶民同乐的情况让阿兰胡埃斯成为贵族与平民交集之处”。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城,其命运也颇可反映出西班牙历史的动荡变迁:自17世纪首次建成以来,阿兰胡埃斯宫屡造焚毁,保留至今的是由菲力浦五世在1727年动用了全国最好的建筑家而建成的。

我想,对于罗德里戈而言,阿兰胡埃斯的意义其实并不在宫殿、喷泉和园林。他只能从搀扶着他的妻子喃喃低语中听到对它们的描述。阿兰胡埃斯在他心目中,也许只是那样的搀扶和低语,是一段幸福岁月的象征。

在结识华金?罗德里戈之前,土耳其女子维多利亚?卡米已经是巴黎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钢琴教师了,她通晓多种欧洲语言,对各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维多利亚非常喜欢罗德里戈做的钢琴曲,便主动邀请罗德里戈到家中,听她演奏他的作品。多年以后,两人在谈到这次相遇时,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是先爱上了对方的音乐,继而爱上了对方。1933年,这对天主教徒的儿子与穆斯林的女儿结婚了,他们之间爱情持续了60多年,直到卡米和罗德里戈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去世。

婚姻是两人生活的重大转折,罗德里戈遇到了支持、关爱一生的伴侣和灵感的源泉,而卡米则为了丈夫放弃了自己的音乐事业,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罗德里戈。在1993年拍摄的一部以《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为主题的记录片中,老迈的夫妇再度来到阿兰胡埃斯宫殿,卡米挽着罗德里戈,用老妇人滑稽而发颤的声音给丈夫介绍,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我从片子里看到,60年后,改变和没有改变的,真是判然立现。

美好的日子总不长久。没过几年,西班牙内战爆发,罗德里戈夫妇不得不避难德国,西班牙语和音乐成了他们赖以活下去的手段。

1938年,罗德里戈得到一份在法国授课的工作,这对夫妇得以结束流离的生活。在重返巴黎的途中,罗德里戈接受了吉他演奏家马萨的建议,打算为最具西班牙风格的乐器——吉他写一首协奏曲。1939年,他在巴黎创作出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并在得知内战结束、回到故国后,完成了整部《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许多人相信了罗德里戈经常公布的解释,认为“阿兰胡埃斯”是一首纯粹献给西班牙的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动人的第二乐章,其灵感来自于“吹过树丛的风”。然而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段优美而感伤的旋律究竟源自何处。

在一次访谈中,罗德里戈的好友、吉他大师佩佩.罗梅罗(Pepe Romero)披露,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于后来卡米所说的“我们最悲痛的时刻”。罗德里戈的女儿西西莉亚回忆说:“1938年我的母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此时他们告贷无门,父亲承受着巨大压力。母亲出院,父亲卖掉钢琴才付清住院费。”那时维多利亚?卡米正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马德里,医生告诉罗德里戈说,或许大人和孩子都将保不住了。听到这个消息,罗德里戈独自回到寓所,在钢琴前创作出第二乐章的开头部分。维多利亚活了下来,而已七个月大的胎儿却死于母腹。

佩佩.罗梅罗是这样讲述第二乐章的内涵的:“音乐表现着罗德里戈复杂的心情。有时候音乐变得相当柔美,充满着爱,仿佛是对妻子,孩子的关心,思念。然后又变得充满了愤怒,责怪上帝为何夺走孩子的生命。同时却又很畏惧,似乎在请求上帝,不要带做自己的妻子。旋律随着吉他起伏变化,而后是吉他独奏,随着节奏逐渐减弱,音乐仿佛变成了一种无声的哭泣,罗德里戈内心在沉思。柔弱的音乐又像在寻求上帝的帮助……音乐逐渐变强。在全体合奏时,所有感情完全表达。不仅是罗德里戈在向上帝倾诉,似乎上帝也对他讲话。在感情的爆发之后,是一种坦然的宁静。罗德里戈接受了上帝的安排,音乐充满了乡愁,很平静。弦乐器继续演奏,当吉他奏出上升和弦音节时,仿佛看到婴儿的灵魂升天……”

至此,我们应该知道,阿兰胡埃斯是一首献给爱情、痛苦和命运的协奏曲。题名“阿兰胡埃斯”,毋宁说是一种矛盾:是作者在最痛苦的时候,对最幸福时光的追索和反思。

然而,个人的痛苦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1940年,这首协奏曲在巴塞罗那首演,立刻引起观众们的轰动。热情的西班牙人把盲人罗德里戈当作是民族英雄,人群抬着大师走过街道,第二天的媒体就已经做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评价: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音乐作品之一。现在想来,除了它吸取了西班牙民间音乐的元素,为西班牙的代表乐器谱曲,并且旋律通俗优美外,它的成功更在于:这种在悲痛中追忆幸福时光、于艰难命运里赞美上帝的情怀,正符合了西班牙——这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面对内战、乃至历史伤痛的心情。在“阿兰胡埃斯”里,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重合于一起的,罗德里戈的泪水与微笑就正代表了多数西班牙人的泪水与微笑。

许多年后,也曾历经磨难的阿兰胡埃斯小镇仍然宁静祥和。每到整点,小镇的钟声都会响起《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开始句:323----,3-4-5-.65-4- 323----……每个儿童都会哼唱,每个成人都会谈起罗德里戈大师,甚至在1999年他逝世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应该被安葬在阿兰胡埃斯。正如记录片中,一位市民认定,罗德里戈虽然不是阿兰胡埃斯人,但“他对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表达得那么好”。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在1967年被阿尔弗雷多?加西亚?塞古拉配上了歌词,名叫《与你的爱在阿兰胡埃斯》。歌者如多明戈、莎拉?布莱曼等都曾演唱。在我看来,这首词如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一样,不但表达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更具有一种超越性的、与整个民族精神息息相通的气质:

阿兰胡埃斯,
梦幻与爱情之地
花园中的水晶喷泉
好像在与玫瑰们
轻声低语

阿兰胡埃斯,
今天那被风扫的
颜色已失的枯叶
恰正是我们曾经浪漫的见证
我们却无缘无故
将它遗忘

或许此爱隐藏于
一次日落
一阵清风或一朵花中
等待着你的归来

阿兰胡埃斯,
今天那被风扫落的
颜色已失的枯叶
恰正是我们曾经浪漫的见证
我们却无缘无故
将它遗忘

在阿兰胡埃斯,我的爱
你,和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12-26 20:15:18 | 只看该作者
兄台写得太好了,向您致敬。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12-26 20:40:37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有人写吉他的录音了。赞一个!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12-26 20:44: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1-12-26 20:57 编辑

贴一篇我的西班牙游记,摘自我的新浪博客。这篇游记,引言就是从西班牙吉他曲开始的,当然游记就和吉他关系不大了,但游历西班牙,吉他之声无时不刻不萦绕在耳际。



魂牵梦萦西班牙之----“阿尔汗布拉的回忆”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最早知道“阿尔汗布拉”这个名字是在二十几年前吉他热潮时从电台中听到过的一首吉他曲《阿尔汗布拉的回忆》。这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演奏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名曲,记得那时电台播的是索尔的录音。虽已历经二十多年的时光荏苒,但耳际仍然回响着那舒缓、悠远的音符,吉他手右手轮指的颤音,仿佛时光老人娓娓诉说着安达卢西亚山地间发生过的那一幕幕史海沧桑……

直到前年我才有机会一睹阿尔汗布拉宫的真容。

阿尔汗布拉宫位于西班牙南部省份安达卢西亚地区中部的格拉纳达,那是紧挨着一大片广袤的平原地区的突兀立起的高山,起伏的山峦上竖立着一片砖红色的城堡式建筑,远远望去,仿佛一位巨人将军守卫着格拉纳达这座千年的古城。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石榴”,也意味着这是一座富庶的城市。的确,在1000多年前北非的柏柏尔人(也就是后来西班牙人俗称的“摩尔人”)从摩洛哥的丹吉尔跨越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西班牙,趁西罗马帝国的没落长驱直入,占领了几乎整个西班牙的中南部,建立了一个庞大、强盛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的整整800年也是西班牙人不断抗争的800年,其间,摩尔人的势力由盛转衰,统治的地盘逐渐缩小,直至最后盘踞萎缩在格拉纳达地区这个狭小的山地平原上。但这块地界确实是整个西班牙南部最富庶的,摩尔人由此在这里和西班牙北部的卡斯提利亚王朝达成和平共处的协议,成立了独立的格拉纳达城邦,并又苟延残喘了200年,最后被如今的西班牙王国的前身阿拉贡国王和其妻卡斯提利亚王国伊莎贝拉女王于1492年征服,阿拉伯人自此被彻底赶出西班牙的历史。阿尔汗布拉宫就是由当年建立独立的格拉纳达城邦的摩尔人在1238年建造的,历时30年完工。所以,这座宫城也见证了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的统治,随着阿拉伯人彻底地离开西班牙后,这座昔日的辉煌的宫殿也被湮没在历史长河的尘埃之中,年久失修再也无人维护,彻底成为了一座废城。

直到1829年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游历西班牙来到格拉纳达,来到破败颓废的离宫——阿尔汗布拉宫。当年华盛顿·欧文驻足的阿尔汗布拉宫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一个不同的阿尔汗布拉宫。那是一个仿佛还沉浸在中世纪荒蛮中的阿尔汗布拉废宫:城堡坍塌、年久失修,花园荒芜、衰败,仿佛一个行将就木、无人理睬的老人,阿尔汗布拉宫已远离那个时代的西班牙人,成为一个满是烂瓦、碎砖、凄草的默默无闻的长者。华盛顿·欧文旅行到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这个已经成为乞丐、流浪者徙居所的废宫。在夜深人静的深宫中,耳边传来的是几百年来传说中鬼魅、幽魂发出的凄厉哭泣声。华盛顿·欧文丝毫没有感到毛骨悚然,反而激发起他对逝去的那段业已模糊不清的阿拉伯人历史的好奇。他通过广泛搜集史料和阅读西班牙史籍,终于发现了这个废弃的离宫深处历史上的辉煌和沧桑岁月的印痕,他以一个远离欧洲历史纷争的超然视角写下了《阿尔汗布拉的故事》一书。正是通过这本书,让包括西班牙人自己在内的世人重新发现、认识了这座昔日王宫的秘密,拂去了被西班牙人几百年来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的这座宫城上的史海烟尘,让世人发现了这块纯金的光泽。由此,西班牙人开始着手修缮、保护阿尔汗布拉宫,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得到精心维护、细致修剪、姹紫嫣红的离宫花园,如今被瞻仰阿拉伯建筑艺术者顶礼膜拜的这座远比摩洛哥境内的伊斯兰古建筑保护得还要好的宫廷建筑群。如今,阿尔汗布拉宫已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阿尔汗布拉宫是军事防御和宫廷的结合,其中有城堡和兵营的遗迹,并不像一般我们看到的欧洲皇宫。整座宫殿和城堡建在远离格拉纳达城郊的一座平顶山崖的山顶上,从城堡前的广场上可以远眺极远处的比利牛斯山顶的积雪和山下的格拉纳达全城以及山脚下一个叫阿尔巴辛的小镇。

如今的城堡和城堡院墙内的兵营只剩下一座城楼和兵营的残迹,这里已很少有游人驻足,至多是在宫墙下向远处的山峦留个影而已。几乎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座城堡实际上当年是整个处在西班牙君主的包围之下的一个危卵,它所依赖的也就是仅剩格拉纳达这座孤城的统治。

城堡的下面就是象迷宫一样的一个个连成一片的內宫房间。房间内的廊柱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的石膏雕饰,这些石膏雕饰虽已历经五、六百年,但仍保存得很好,有些细部就象刚雕刻出来似的,这些纹饰的保存状况是目前北非地中海沿岸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中最好的。站在阿尔汗布拉宫深宫之内的这一个个幽暗的房间内,目光停留在那如今空无一物的地砖的角落,强烈的光线从窄小的雕花透窗中照射进来,在斑驳的地砖上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这一个个房间仿佛在诉说着一桩桩曾经发生在这些深宫里的悲剧。

出得深宫高墙,穿过一段长长的墨绿色侧柏修剪而成的高墙拱卫的小路,这段小路十分幽深。路旁是一个正在维修的花园,小道的尽头拐了一个弯就进入了叫“杰那拉里夫”(Generalif)的建于十三世纪的花园。这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的庭院,庭院外是由高高的侧柏修剪而成的树墙,院内遍植各色鲜艳的玫瑰。庭院内是一个个封闭的带有长廊的花园,庭院内有着长长的阿拉伯水池和雕有透窗的长廊,水池的两边是细细的、弯弯的喷泉,水池的尽头往往有一个形似莲花托盘的水盆,一般是穆斯林祷告之前用来净手、净身的。“杰那拉里夫”花园里最有特色的是她的喷泉和流水,这里的水系统整体上是连在一起的,这些都是从远处的高山上将积雪消融汇聚而成的水流引过来利用自然的落差来营造出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喷泉和淙淙流觞。在静謚的花园中,在落日夕阳之下,欣赏这些晶莹剔透的发出玲珑叮咚的美妙音乐般鸣响的喷泉,有一种神秘、祥謚的美感。这是整个“杰那拉里夫”花园中最引人入胜、令人陶醉的景致。
阿尔汗布拉宫宫墙外紧挨着一座建于十八世纪的外方内圆的巨型花岗岩建筑,其体量十分巨大,那是最后赶走盘踞在格拉纳达摩尔人的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五世所建,墙上是显眼的西班牙王室徽章。整体的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与一旁的阿尔汗布拉宫显得格格不入。对于征服者所建造的这座巨无霸似的石头建筑,华盛顿·欧文显得不屑一顾。今天来到这里的游客如果不熟悉这一段西班牙历史的话,是无从理解华盛顿·欧文的愤慨的,往往会很好奇为什么这两座风格如此不协调的建筑为什么会紧挨在一起,很少会有人知晓在这座山岗上曾经上演的那跨越800多年的西班牙历史沉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12-26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吉他与鲁特琴有什么联系呢?很多鲁特琴作品是用吉他演奏的。吉他与鲁特琴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12-26 21:26:54 | 只看该作者
对西班牙吉他及吉他艺术家一知半解,就知道西班牙出了一位卡萨尔斯,也出了一位和他一样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塞戈维亚(但Segovia基本上是一位生活在立体声录音黄金年代之前的艺术家),另外在上世纪5,60年代红遍全美的还有一位朱丽安·布莱梅,以后又有大名鼎鼎的佩佩·罗梅洛和他的家族,到6-70年代进入了叶佩斯的黄金时期。我认识吉他,也就是从听叶佩斯等人演奏的纯正的西班牙古典吉他音乐:塔雷迦、索尔等人开始的。而《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倒已经是世界音乐化了的西班牙吉他音乐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12-26 21:38:02 | 只看该作者
lute,我在摩洛哥曾经买过一把,不过由于金属弦调音不准无法演奏,长期当作工艺品摆在室内,临回国前由于体积过于庞大,无法携带回来,送给当地的朋友了。
琉特琴和吉他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琉特琴是曲颈六弦琴,共鸣箱体是半个葫芦状、瓢状的,系由一块一块樱桃木刻成尖尖的纺锤状弯曲成型后在拼接起来的;而吉他共鸣箱体就是大家熟知的8字型的平整箱体。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12-26 22:14:51 | 只看该作者
兄台写得太好了,向您致敬。
shinelb 发表于 2011-12-26 20:15

S版这个介绍我是转的 不好意思首先没有注明 汗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12-26 22:17:20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吉他是源于鲁特琴的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12-26 22: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inyou 的帖子
写的真不错,这是我的阵容,个人偏爱民谣和金属。
老照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12-26 22: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写的真不错,这是我的阵容,个人偏爱民谣和金属。
老照片了。
拖拉机 发表于 2011-12-26 22:17

唱片和影碟,也是收了一大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12-26 22:24:19 | 只看该作者
阿尔汗布拉的回忆在吉他音乐里的地位可谓无人不知,想当初我学习古典吉他,竟然开始过阿尔汗布拉的回忆的弹奏,只能勉强弹前面一些音节,实在是可笑之极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2:39, Processed in 0.03584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