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762

查看

12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JBI4

25#
发表于 2013-5-30 14:58:46 | 只看该作者
战前富特远没有一手遮天的能量。无论是在维也纳慕尼黑莱比锡柏林还是英法北欧,毕竟音乐活动面向的是广大听众。有些黄健翔式的资料乐于塑造神话。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5-25 03:0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5-25 03:02 编辑

要为信仰者褪去上帝的褶皱,要为迷茫者披上人性的肌理,要为痛苦者加上温暖的皮肤。
这是马勒的伟大演绎所需要的。马勒的迷茫都表现在他营造的声音的不干上了,谁去强化这些音响是对马勒迷茫的无限迷茫。

点评

alma兄这话我非常赞同。这是朋友加兄弟式的演绎。  发表于 2013-5-25 10:57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5-21 22:32: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结论会不会太悲观?古典之所以尊为古典,是经几百年的岁月洗礼而公认的经典,人类不会轻易忘却!

...
远视眼 发表于 2013-5-21 22:23


孔子、耶稣、列侬都没有被人类忘却,但是人家都早死了。

我说的是古典音乐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要死掉。新作品越来越不灵,现代作曲家力不从心;没有新作品来激发灵感,马勒玩儿到头了,复古神马的也玩儿腻了,演奏家也会失去活力。那时候我们还有唱片听,但古典音乐本身则可以入土为安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5-22 08:28:5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钢琴家看谱,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大师论述钢琴演奏技巧之类的书籍。仔细看一下,这些大师的视角是什么?和作曲家的视角一样吗?很显然是不同的。vincentlyl 发表于 2013-5-21 17:55


第一,作曲家只留下了乐谱,谁是正确的解读?是文兄你?还是那些角度不同的钢琴大师们?

第二,钢琴大师们的著作,是为了指导弹琴的人如何演绎作品,的确是他们的精华所在,但不要以为看了大师的著作,就能领会到大师的境界了,音乐的精髓,永远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

好的老师都是去引导学生发挥,而不是用文字来规范学生向自己靠拢。所以看海菲兹的大师班,学生好比傻瓜,只剩海老一个人在显摆。他最终也没教出一个大师来。听海菲兹,还是看海菲兹?

扯远了,请大家在本贴回归到马勒的讨论吧。现代音乐或者音乐品鉴又或者读谱识谱,欢迎另行开贴讨论。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5-21 22:23:2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结论会不会太悲观?古典之所以尊为古典,是经几百年的岁月洗礼而公认的经典,人类不会轻易忘却!

至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目前不太合适古典音乐的传播,流传,但谁能说三五十年后人类不会再来个轮回,古典音乐这一人类瑰宝再次凤凰浧槃!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5-21 22:15: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听感,的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曾经开玩笑地在某个音响群里说,仅仅是听音乐,而不知道音乐的来 ...
vincentlyl 发表于 2013-5-21 17:55


同意v师傅的观点。音乐里面藏的东西都是让人听的(也许莫扎特的那首“桌面二重奏”除外),学点乐理最终的目的还是训练耳朵。

点评

让人听不假,不过作曲家们藏的游戏也好,作曲技巧也好,都还不是音乐的最精华部分。淫于技,终不得见其髓也。国内搞古典乐的人也不少,出了几个音乐大师?  发表于 2013-5-22 07:55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5-21 22:07:53 | 只看该作者
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论坛对现代音乐那么的排斥呢,你们有没有耐心的了解和学习听听现代音乐呢,凭什么这样 ...
甲米 发表于 2013-5-21 16:49


我是不排斥现代音乐的,但是真不喜欢(指斯特拉文斯基、老肖那一拨之后的)……

我同意甲米兄说的:艺术要发展,否则就要灭亡。但是我同时觉得西方古典音乐已经是必死无疑,现代作曲家的努力无济于事。

回到本楼主题:马勒其实就是给年老体衰的古典音乐服用的伟哥:既传统又现代、既高深又通俗,而且在20世纪前半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他的音乐对听众是刺激,对指挥和乐团是挑战。没有他,古典音乐变成植物人还要提前二三十年。但是等到伟哥服用过量,大家听到马勒那些煽情旋律觉得反胃的时候,古典音乐就再没有回春的可能了。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5-22 08:27:31 | 只看该作者
scfan  发表于 22 分钟前

我也很好奇想问问甲米老师,你有没有耐心了解和学习听听马勒呢?凭什么这样瞧不上他呢?
-----------------------------------------------------------------------------------------------------------
实不相瞒,马勒的大部分作品都听过,也看过一些论文,曾经很迷恋它。现在想法变了,可说不定将来又会喜欢也不一定,哈哈

点评

其实瘦马兄那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一开始不把他们当圣人,他们永远也不至于变成狗屎”,和甲米老师共勉,不要迷恋任何一个作曲家  发表于 2013-5-22 08:36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5-22 13:39:2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说吧。西蒙拉图尔之所以能够击败巴伦伯伊姆,入主柏林爱乐,主要是因为拉图尔比较擅长指挥现代和当代音乐。其实巴伦伯伊姆也喜欢当代音乐,他与布列兹是好友,但是巴伦伯伊姆比较保守,而拉图尔比较激进。柏林爱乐长期以来坚持传统音乐,象贝多芬和莫扎特。但因为市场不景气,就想通过改革来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看到了拉图尔,就想通过拉图尔来改变困境。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拉图尔没能挽救衰退的市场。因为相比传统的贝多芬,莫扎特,当代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知音更少,这是拉图尔败走柏林爱乐的根本原因。其实,对于古典音乐,在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期就已经达到巅峰了。他们之后,古典音乐没有得到什么进步,象舒伯特,勃拉姆斯,肖邦等等,他们其实都是学习前人的。到了现代,很多艺术家求新求变,但是能否成功,前景很不乐观....起码从拉图尔的现实看来,对古典音乐的前景确实不容乐观。

点评

为什么艺术门类需要“进步”呢?青铜艺术停留在2000多年前已达顶峰,后世想进步也进步不了。音乐艺术几百年来堆砌的成就难道一定需要进步吗?  发表于 2013-5-22 18:22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5-22 13:24:14 | 只看该作者
孔子、耶稣、列侬都没有被人类忘却,但是人家都早死了。

我说的是古典音乐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要死掉。新作品越来越不灵,现代作曲家力不从心;没有新作品来激发灵感,马勒玩儿到头了,复古神马的也玩儿腻了,演奏家也会失去活力。那时候我们还有唱片听,但古典音乐本身则可以入土为安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5-21 22:32

有一定道理的。西蒙拉图尔在柏林爱乐混得并不好,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根源在哪里?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5-21 13:51:2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无调性音乐深入人心的话,那为什么在Pop领域,无法展开无调性呢,在Pop领域走先锋、走极端的多得是,但有走无调性的吗?为什么要将无调性的黑旗压到classic 领域?固步自封而孤芳自赏吗?
成功的二十世纪音乐大师无一不是游走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巴托克就是这样的大师啊。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5-21 12:47

我认为兄台所说的游走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可以这样理解: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等人的音乐其实都是根植于传统音乐的,他们的作品是可以看到巴赫,贝多芬等人对他们的影响的。现代音乐和当代音乐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尤其象斯特拉文斯基,他的第二时期我们也叫做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斯特拉文斯基基本上不搞新艺术了,他直接回到巴赫那里了。
听拉威尔和巴托克的钢琴协奏曲,可以感觉到贝多芬对他们的影响的。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5-21 15:01:4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现代音乐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那才是现代音乐,我们同常提到的都是老一辈的了,有感兴趣的可以到央院音乐厅”领教“。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01, Processed in 0.06332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