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077

查看

9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37#
发表于 2016-9-1 21:51:5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雨果的民乐碟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兄台对民乐确实很有研究。  发表于 2016-9-5 08:27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6-9-2 14:34:5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兄台LPCD45与LPCD1630区别大吗?我觉得1630音质都非常不错了。

雨果也出XRCD的,请问正常价格是多少啊?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6-9-2 16:06:09 | 只看该作者
雨果的录音,个人还是比较推崇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因为演艺的乐团也艺术家有比较大的差异,应该是以九十年代中期为分水岭。在这之前,跟雨果合作的都是国内最顶级的乐团,如国交的前身中央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彭修文大师领导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独奏的艺术家也大多是国内顶尖大师级人物,可以说,雨果为中国民族音乐留下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录音作品。不过之后,雨果就很少与国内这些顶级乐团和艺术家合作,转向香港,台湾甚至新加坡的一些艺术团体与个人合作。其中原因,老易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起,之前国内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经济意识还不强,因此费用不高,但九十年代中期过后就不行了,那时候中央乐团改组成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虽然彭修文大师过世,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也能跑去维也纳金色大厅风光一把,这个时候的身价就不是雨果能承受得起了。只能找港台一些艺术团体合作了。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6-9-2 16:22: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民乐,国内自己国外的英语翻译一般叫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直接翻回来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不过在华人界却叫法不同,大陆叫民乐,台湾叫国乐,香港叫中乐,新加坡叫华乐。至于水平,恐怕没什么可怀疑的,海外这些民乐界人员,基本都是国内音乐学院毕业。就以雨果合作最多的高雄国乐团,指挥关廼忠发烧界都熟悉,尔团员,几年前出于好奇,曾经上他家官网查了一下,各个乐器声部的首席几乎都是国内毕业出去的。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6-9-2 16:23:4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兄台的回复,有些事情如果不是您解释,我可能还真的不知道。网友的很多意见都值得参考。
之所以谈起雨果,因为我平时主要是听西方古典音乐的。后来回头看中国音乐,有了更深的体会吧。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还是应该关心我们祖国的文化和艺术的。
在传统中国音乐出版的情况,雨果是做得非常好的。雨果既支持传统音乐,也注重中国的乐团、中国的演奏家和中国的指挥家。
雨果的理念,我感觉是在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录音技术这两方面取得平衡。不仅有音乐的艺术价值,同时唱片也非常注重录音效果。有很多其他公司的发烧唱片,往往音质很好,但艺术价值又不够。或者有艺术价值,但录音又不够发烧。而雨果在这两方面是很注重平衡的。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6-9-2 20:00:24 | 只看该作者
雨果的图书馆系列。
因为看到赵碧丹演奏贝多芬、弗兰克都非常不错。所以后来又买了一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6-9-2 20:0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6-9-3 00:36:51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6-9-2 16:23
多谢兄台的回复,有些事情如果不是您解释,我可能还真的不知道。网友的很多意见都值得参考。
之所以谈起雨 ...

楼主点评到位。我也是听古典音乐之后,发现我们的民乐也是一个辉煌灿烂等待挖掘的大宝库!作为民乐专辑的制作,我喜欢雨果的老易和FIM的马睿。雨果是想用优秀的录音记录中国音乐的全貌,有做民乐百科全书和历史文献之意。FIM也做出了江河水,丝竹管弦,秋思等等优秀的录音,马老板是籍着真实优秀录音,即抢救了像闵惠芬等大师的珍贵优秀的录音,又向全世界弘扬了民乐的真实璀璨的一面,让大家都发觉我们的民乐可以如此的有深度和多层次的美!可惜,马老板去了。雨果的LPCD录音格式,我觉得是中国唱片制造业的骄傲!各大唱片公司的母带经过雨果的处理后,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变得饱满真实耐听了!LP1630的录音已经很清秀真实耐听了,动态也大,对比同价位的普通CD,我觉得声音是最好的!作为更进一步的LPCD45,我觉得LPCD45II声音会更饱满清晰,密度更厚实,层次感更分明一点儿。不过只要喜欢音乐,就是LPCD1630的CD已经够好了。

点评

兄台您说得很好的。传统音乐也非常博大精深的,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发表于 2016-9-3 17:27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6-9-4 16:59:26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我早就觉得我们的民乐非常值得聆听和挖掘,无奈关注度一直不是太够,各大HIFI论坛整天讨论的都是古典音乐居多,关注民乐的可谓少之又少饿。再怎么样,民乐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啊,我们即使不会演奏和演唱民乐,但是听多点儿民乐,给各位发烧友们听听我们的民乐碟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和多层次的美感,也是份内之事。不瞒大伙儿说,到我家听音乐的,我经常都是播放民乐碟子多,特别是新晋的发烧友,我常给他们聆听雨果和FIM的碟子,我常说,你要先了解自己祖国的音乐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有了这个标准,你再听古典音乐,你才知道,我们中国的音乐也是宽阔深沉如海的!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6-9-4 17:4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的咖啡 于 2016-9-4 17:49 编辑

彭修文的有关专辑,不可忽视!

新中国后的中国民乐发展,有一个人不能绕过,这就是彭修文,现在的民乐演奏形式、架构及乐器的改革都有其的身影,很多现在广为流传的民乐作品,很多又和彭修文的改编有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6-9-5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多谢两位兄台。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6-9-5 09:18:35 | 只看该作者
彭修文先生简介:

彭修文(1931年2月7日-1996年12月28日),湖北武汉人,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生于汉口,从小学习民族乐器;1949年,毕业于商业专科学校,1950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2年调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1953年任该乐团指挥兼作曲,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民乐乐曲,并建立了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章;文革期间,彭修文的音乐事业被迫中断;1981年受聘为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同年出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指导;1996年在北京逝世。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3:31, Processed in 0.049917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