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05

查看

10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八缸

49#
发表于 2010-12-25 16:14:59 | 只看该作者
洗碟很麻烦,我一般洗一次就听几遍。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5 16:08

施兄:教你方法不敢用吧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0-12-25 16:31:42 | 只看该作者
参与一哈,以前比较疯狂,那时黑胶也不贵,都是便宜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0-12-25 16:3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0-12-25 16:48:37 | 只看该作者
圣诞节这么高兴就再来一张少见的

莫里斯·安德烈,小号
最好听的小号音乐!!
最顶级的小号大师!!
小号,圆柱形管膛的金属管乐器,在号管的最后四分之一长度部分变粗,转入一个中等大小的喇叭口,用杯形号嘴吹奏,其音色嘹亮富有穿透力。小号多用于管弦乐团和爵士乐队,也用于军乐和铜管乐队。莫里斯·安德列,法国小号演奏大师,曾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活跃于全球各地的音乐舞台。1967年成为其母校巴黎音乐学院的小号教授,曾分获慕尼黑国际小号比赛与日内瓦国际小号比赛的大奖,他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擅长吹奏巴罗克时期小号作品的小号大师。莫扎特、胡梅尔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代表,他们创作的小号协奏曲是该类作品中的珍品级名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0-12-25 20:58:31 | 只看该作者
八缸兄:不客气。节日同乐。
等到您有时间,很想请您谈谈MARTZY这套黑胶。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5 12:24

今天听了这2张




Johanna Martzy生平如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女性小提琴家大有与男性同行平分天下之势,郑京和、穆特、穆洛娃、美岛莉、张永宙等等,这群“女明星”从数量到质量,都是巾帼不让须眉。但在郑京和之前,似乎女小提琴家的地位远不如今天,“世界明星级”的更是没有,或许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观念有关。是否那个年代就没有值得一听的女小提琴家呢?非也,这里要介绍的约翰娜·玛茨,其艺术修养要远在今天大多数的“女明星”之上。
  约翰娜·玛茨,匈牙利人,1924年出生。1932-1942年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胡拜(Hubay,1858-1937),是西盖蒂的同门师妹。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首奖,名声鹊起,随后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极受欢迎。50年代是其艺术生涯的顶峰,结婚后便淡出演艺圈而主要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逝世,年仅55岁。据说退出舞台后的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日本EMI一套6CD的《玛茨的艺术》,是认识玛茨的最佳途径。曲目有巴赫全套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舒伯特的四首奏鸣曲、光辉回旋曲、C大调幻想曲,以及门德尔松、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
  从资料上看,胡拜的风格是浪漫炫技派的,奇怪的是他最出色的两位弟子——西盖蒂和玛茨却都是理智型古典风格、不带一丝炫技色彩的小提琴家。和西盖蒂一样,玛茨的“理智”、“古典”决非枯燥、死板的代名词,相反,其演奏是饱含深情的。相比而言,西盖蒂的底蕴更为深厚,玛茨则有更为细腻丰富的感情,技巧比师兄更高明,音色也更优美纯净。
  单是一套如此高水平的巴赫无伴奏,就足应让玛茨在乐坛上名流青史。别说至今没有别的女性小提琴家能超越,就是放在所有版本中,这也是最优秀的巴赫无伴奏录音之一。玛茨采用偏慢的速度,在端庄的造型中表现出十足人性化的巴赫世界。在全套作品中,玛茨做到了字字句句都清晰干净,在夏康和几首艰深的赋格中,玛茨对庞大结构的把握能力更令人钦佩。
  舒伯特的几首奏鸣曲是很适合玛茨风格的作品,毫不逊色于最著名的格罗米欧版本,笔者甚至更喜欢玛茨的演绎。光辉回旋曲演奏由始至终保持着一种不息的律动感,是笔者听过的最出色的版本。C大调幻想曲是小提琴文献中的珍品,也是最难演奏的作品之一,所以这样一首动听、感人的作品版本却少得可怜。玛茨是除海菲茨、布什以外另一个成功的演绎。海菲茨浪漫、激动,布什古典、苍劲,玛茨是介于两者间的,比海菲茨含蓄内敛,比布什又多了些浪漫热情。比较遗憾的是钢琴Antonietti力有不逮,本来他是位很称职的钢琴伴奏,不过这首曲子的钢琴部分并不是伴奏,而是与小提琴平起平坐的,要达到作品本身的要求,必需一位出色的独奏家。这一点,无论是玛茨的Antonietti,还是海菲茨的史密夫,都无法与布什的塞尔金相比的。
  门德尔松的协奏曲玛茨也是最佳的演绎者之一。在所谓“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门德尔松这首技巧最“简单”,实际上是最难奏好的一首,速度、表情的处理都必须恰到好处,玛茨正是出色地做到了不瘟不火。勃拉姆斯的协奏曲,玛茨并不与男性小提琴家争走气魄宏大的路子,清新、内秀,细节的处理让人回味。
  听惯了今天的小提琴演奏,初听玛茨或许会觉得少了些火花和激情,但笔者就觉得这样的演奏更加耐听。在今天的女小提琴家中,是再难找到这种“大家闺秀”的气质了。

Johanna Martzy的所有录音都使用一把Bergonzi(1733)录制,所有录音都录制于单声道年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0-12-25 21:18:19 | 只看该作者
八缸兄:马茨的生平我大概了解,她的巴赫无伴奏我也听过CD,
您觉得LP音质还行吗?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0-12-25 22:13:30 | 只看该作者
这批就有一张,克莱默的。
八缸 发表于 2010-12-25 13:32

在哪里晃过一眼这张碟,印象里不便宜,老兄这张贵吗?效果如何?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0-12-25 22:1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0-12-26 01:01 编辑


听了2张感觉艺术性是有的,只是都是从单声道翻过来的,上下二段和 规模感都欠缺,整体的音色也比较暗,有点朦,透明度差一点。后加工修饰的痕迹比较明显。优点是声音特别的暖,模拟的味道特别浓。
个人建议如果相关曲目已经有其他大师的版本,不一定要考虑这套碟,除非特别喜欢玛茨的琴声!这套就比较好。这二张其实都可以紧凑一点做成一张,至于限量版什么的升值什么的都是商业炒作罢了。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0-12-25 22:19:54 | 只看该作者

我这张还没开,回头听一下。价格应该是35 美刀左右吧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0-12-25 22:22 编辑

回复 ast123456 的帖子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0-12-25 22:34:42 | 只看该作者
这套复刻的马尔茨确实不错,但较之原版,起码在布拉姆斯、门德尔松这两张而言,还是有较大差距。

凡事不能比。俗话说得好: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0-12-25 22:36: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赶时髦,也去弄了个Ipad,现在正用呢,以后上网就 方便了。
听了2张感觉艺术性是有的,只是都是从单声 ...
八缸 发表于 2010-12-25 22:14
谢谢八缸兄,心里有数了。相互交流很好。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0-12-25 22:4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0-12-26 00:42 编辑
八缸兄:马茨的生平我大概了解,她的巴赫无伴奏我也听过CD,
您觉得LP音质还行吗?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5 21:18


总体来讲这套碟还是艺术性,历史性大于音响性的,温暖的音色,浓浓的模拟味道应该就是最大的吸引力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1:57, Processed in 0.04490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