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5775

查看

12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cqiang

97#
发表于 2020-10-27 04:10:03 | 只看该作者
黑海一舟 发表于 2020-10-26 09:59
任何现场,都受场地制约,受场地个性化的声学特征限制。故,现场,也意味失真。但这是一次性的失真。
音响 ...

现场原声的各种形态都是真声,哪怕再难听。录音师对原始录音调整通常是正面的,普通烧友质疑操心也没用。高保真只能对应这些成型录音制品,烧友要解决的主要是重放过程产生的失真。

传统器材毛病在物理层面,凭主观偏好无解。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20-11-3 17:52:2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对。既然有难听的现场和好听的录音,选择就简单了。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20-11-5 19:35:56 | 只看该作者
排练的时候坐在最前面听,没有观众嘈杂,贵气通透全有了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20-11-6 02:3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rry665 于 2020-11-6 12:54 编辑

一、现场,木头的、铜的、铁的各种材料做成的一堆乐器,就凭音箱那几个单一材质(顶多也就2~3种材质)的喇叭能准确反映?所以,说家里音响比现场好,醒醒吧。音响能尽量接近现场就不错了。

二、好的现场好在哪,声音表现怎样的?差的现场差在哪,声音表现又是怎样的?听清楚,想明白再说。不是专业人事,没有一定现场积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三、别迷信自己的耳朵,大多数发烧友是从对电声感兴趣而开始发烧的,接触电声现场多、熟悉电声现场多,耳朵其实更习惯和更接受电声。那么,电声现场与非电声音乐现场有区别吗,区别在哪?听清楚分清楚了吗?你更喜欢哪种声音、你会改变听感吗?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20-11-9 10:27:01 | 只看该作者
hiend的目标是忠实再现录音时的声音感觉,   脱离现实感而片面追求透明、通透、高分析力、高密度、高能量感是不是也属于失真的一种,如相对于零点的坐标两端,反向失真大家都不认可,而正向失真反倒为一部分发烧友津津乐道、孜孜以求。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20-11-9 18:4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erry665 于 2020-11-10 01:27 编辑

沿着石凝兄的说法,“hiend的目标是忠实再现录音时的声音感觉”,一针见血啊。

继而,录音的目标呢,我以为,就是尽可能忠实还原现场。

虽然是存在“录音技巧”以及“录音师会在产品中加入个人理解,所以录音并非就是现场还原”等等说法,但在我的理解,这是次要方面的理解认识,其原因之一,是录音技术还存在缺陷,无法完全记录真实现场,不得已采取一些变通手段称之为“录音技术”。录音师并不会因此停止忠实还原现场的追求和挑战,这才是关键的、应当重视的、主要方面的理解认识。

所以说,忠实还原现场,这也应该是发烧友的追求和挑战。

有些跑题了。在现场不同座位区,透明、通透、高分析力的感觉自然不同。一般而言,类似于视觉,肯定是距离舞台近一些会听得更“透明、通透、高分析力”一些。但是往往发烧友会把一些中高频突出的干扰,理解为“透明、通透、高分析力”,反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声音结构“”声音完整性”的问题。举一个简单例子,有否在音响音乐里,能够比较容易识别出“倍大提琴群”与“大提琴群”?包括二者的位置、音阶等等。仅就这一点而言,要在音响中去实现,口袋、耳朵、手段的水平要求比较高,相比之下,在适合的现场就会容易识别得多。

点评

总结的好  发表于 2020-11-10 11:39
说得好  发表于 2020-11-9 20:05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20-11-10 09:48:4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现场还原可以分为艺术再现和技术再现,只有两者兼顾、力求平衡才是音响产品生产和音响系统聆听的原则。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20-11-10 11:47: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场亲耳聆听也不一定能获得好声音,我是做建筑设计的,也做过音乐厅,其中的空间及声学处理好坏带来的音效和音响系统异曲同工,有好有坏,音乐厅也不一定能听到完美的声音,所以当下世界上上千座音乐厅,公认全面的也属凤毛麟角。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21-1-19 19:20:30 | 只看该作者
有钱又有时间,不去听现场,谁还守着那两个木头箱子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21-1-19 22:3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sa 于 2021-1-19 22:37 编辑
jerry665 发表于 2020-11-9 18:42
“hiend的目标是忠实再现录音时的声音感觉”,一针见血啊。

继而,录音的目标呢,我以为,就是尽可能忠实还原现场。 ...


这一段总结的不错
还有现场,你听到的是不会有压力的声音
声音的均衡,音色的均衡,纵横音场的表现,无压力和宽松的声音,这都是大部分的发烧友很难去完整还原的!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21-1-20 06:56:44 | 只看该作者
马探长 发表于 2021-1-19 19:20
有钱又有时间,不去听现场,谁还守着那两个木头箱子

有钱有时间人不在了乐队没来,某些现场未必能去。能时空穿越吗?无数经典现场,或非现场专辑,绝不是你家城市那个现场可及的。录音是经典再现之道,一人坐享千百名篇,真得仰仗俩木头箱子。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21-1-20 10:0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21-1-20 10:12 编辑

人类有征服宇宙的野心目前却处于只是登陆了月球的尴尬现状,就像想在大海遨游目前却还在家门口的小河练习游泳的原始人,这就是音响器材和现场的对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2:58, Processed in 0.085996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