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385

查看

9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cfan

49#
发表于 2010-10-29 00: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谢谢,晒晒兄最近购得啥古琴唱片让小弟瞻仰瞻仰。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0-10-29 00:22: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没啥稀奇的,就是雨果与风潮所有尚能轻易买到的,无论好坏全拿下了。
老八张我是早两年就拿下了,还买了不少送有缘人。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0-10-29 01: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你对现代的古琴兴趣不大吧?我最近收了一些。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0-10-29 01: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你对现代的古琴兴趣不大吧?我最近收了一些。
alma 发表于 2010-10-29 01:13

买了本成公亮的《秋籁居琴话》,其中附有一张CD,里面有成的一些“新曲”,尚未听,还不知道喜欢不。不过,我这人一向对未知事物抱持着开放的心态,如果现代得有道理,我想也会喜欢的。但基本上我听古琴还是为了那个“古”。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0-10-29 01: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即兴的古琴还是有些意思。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0-10-29 07:40:14 | 只看该作者
这套HMF的CD貌似已经绝版,我听的是电子版,之前听了不少巴赫的羽管键琴作品,除了前东德文化部长Pischner的键盘协奏曲外,Solo的一些作品很难听得顺耳,一度对这件叮叮咚咚的乐器有些绝望。但天无绝人之路,羽管键琴的独特音色,在库普兰的作品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毫无保留地推荐此套录音。喜欢老版的朋友可去EBAY淘淘,喜欢玩数据流的朋友可以上EMule找找。

scfan 发表于 2010-10-25 20:00


对古乐,我认为乐器以及形式等,都是为了实现精神的回归,而不是形式的模仿。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0-10-31 19:4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0-31 19:48 编辑

谈到中唱的老八张,就有“稀土” 当“泥巴”卖的感觉,八张中国古乐的精华才百来块钱,不及西方古乐一张正版的价钱,令人不胜唏嘘。不过老八张的缺陷还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选曲、编排和制作均有不少问题,个别曲目还有张冠李戴之嫌,和制作精良的西洋古乐唱片相比,实在有愧于这批珍贵的遗产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0-10-31 20: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0-31 20:13 编辑
买了本成公亮的《秋籁居琴话》,其中附有一张CD,里面有成的一些“新曲”,尚未听,还不知道喜欢不。不过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9 01:21

应该说成具有比较全面和高深的古琴修养,又是广陵派传人,在当今琴坛有他的地位。个人感觉其“学院”味较浓,古琴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理解很深,文章有真知灼见,如在论“”梅庵派“一文中,不仅细述梅庵发展源流,且对清代以来过分追求理性规范,“清微淡远”,而抹杀了明代和更早期音阶和调性变化,以及生动的右手指法的风气提出了激烈的批评,肯定了梅庵派“俚俗”却独创的风格,这对于古琴界正本清源和古琴的发展无疑提供了可循的方向。

只是觉得他弹琴没有他的文章那般动人,给人以中规中矩的感觉,缺乏他老师张子谦先生的灵动、飘逸,或许和他专著于深沉的思考有关吧。个别曲目如“忆故人”,情之所至感人至深,动情之处几近凄怆,使吴景略大师的版本也相形之下变的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0-10-31 20:38:1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成具有比较全面和高深的古琴修养,又是广陵派传人,在当今琴坛有他的地位。个人感觉其“学院”味较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0-31 20:10

广陵兄是有古琴心得与至深体会的人,我还没真正意义上深入过,看兄的评点很有启发。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0-10-31 20:5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即兴的古琴还是有些意思。
alma 发表于 2010-10-29 01:38

即兴的古琴大概是李祥庭的“唐人诗意”“宋人词意”的滥觞吧,风花雪月的曲调平易近人,颇似情调音乐,久则生厌;倒是最近买的两张唱片里的即兴演奏值得一听,其一为雨果的李凤云的“梅梢月”,一曲据宋词人姜夔的“暗香”即兴琴箫合奏,颇具原词“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的凄怨孤绝,另为王鹏龙音专辑“皋鸣钧天”中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印象即兴演奏,悲愤的琴音刻画出怔怔铁骨令人动容,充分体现了古琴的魅力。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0-11-1 17:16:10 | 只看该作者
古琴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节操。10多年前我听过广陵派琴师“流水”“佩兰”等曲,至今不能忘怀。也对有人操守不够的古琴录音耿耿于怀。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0-11-2 17: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1-2 17:17 编辑

古琴是受外来影响极小,较为纯粹的汉文化精髓;便是引进中国千年,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佛教对其影响也很小,更不用说其它胡风异俗了。流行的琴曲中大概只有“普庵咒”是有佛教背景的,其余的几乎都是汉文化情趣和思想的体现,他是汉文化复兴的重要工具。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8:00, Processed in 0.03771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