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646

查看

8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cfan

61#
发表于 2011-3-5 19:58:1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录音转录不一定都要求有炒豆,如果原始音源是唱盘(SP等),那炒豆声的确是转录音质的一个保证的旁证。也有原始录音载体为磁带的,比如富特的战时录音,炒豆声没了,代之以轰隆隆的磁带机械噪音。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1-3-5 20: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3-5 20:11 编辑

小鬼子新冒出来的Spectrum这家公司所转制的CD倒是意想不到的好,极具模拟味儿!那张克莱门特的巴赫大无盲听几乎以为是LP之声。厚润、宽松、强烈的质感,木头味十足。我想如此优秀的转制,除了小鬼子有一套外,优秀的片源肯定是一大前提保证。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1-3-5 20:22:09 | 只看该作者
小鬼子新冒出来的Spectrum这家公司所转制的CD倒是意想不到的好,极具模拟味儿!那张克莱门特的巴赫大无盲听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5 20:09


说得我好痒。。。得催催老李快点听完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1-3-5 20:25:23 | 只看该作者
s版说的炒豆声应该不是来自LP,早期的录音不是母带,应该是滚桶录音,也使用唱针读取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1-3-5 20:28:40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我好痒。。。得催催老李快点听完
scfan 发表于 2011-3-5 20:22

哈哈,我定了三十张这版大无,起初推荐给一家伙,有点犹豫不定(因为已有几版),买回去后这哥们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给我来电话让留着,这会儿我还在公司等一位女士来取这碟,最后一张了。

据说自文兄在搞黑胶转制实验,这要是能搞明白Spectrum的转制秘诀,那肯定是一大喜讯!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1-3-6 23:05:39 | 只看该作者
老念还没到上海,我要先去成都了。我下周末去成都,下下周末去香港。O(∩_∩)O哈哈~。
alma 发表于 2011-3-6 22:35

哇,想吃啥?想喝啥?想听啥?我准备着!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1-3-6 23:32:11 | 只看该作者
哇,想吃啥?想喝啥?想听啥?我准备着!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6 23:05


我到成都与大师联系,我周五去周日回。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1-3-6 23:46:57 | 只看该作者
我到成都与大师联系,我周五去周日回。
alma 发表于 2011-3-6 23:32

大师我等着极品上最牛的菜鸟。。。。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1-3-6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好好好,下次您老来上海,一定要到老李家聚
haskil 发表于 2011-3-3 15:31


老念还没到上海,我要先去成都了。我下周末去成都,下下周末去香港。O(∩_∩)O哈哈~。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1-3-7 15:4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lma 的帖子


   老李,对于香港的演出,俺有点后悔当初放弃的决定了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1-3-7 15:51:5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有余票么?去浦东办证中心好像可以当天办完通行证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1-3-7 19:19:01 | 只看该作者
谈到古典音乐历史录音,忽然想起鲁迅先生“题未定草”篇中的下列文字:

     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认识了一个土财主,不知怎么一来,他也忽然“雅”起来了,买了一个鼎,据说是周鼎,真是土花斑驳,古色古香。而不料过不几天,他竟叫铜匠把它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二净,这才摆在客厅里,闪闪的发着铜光。这样的擦得精光的古铜器,我一生中还没有见过第二个。一切“雅士”,听到的无不大笑,我在当时,也不禁由吃惊而失笑了,但接着就变成肃然,好像得了一种启示。这启示并非“哲学的意蕴”,是觉得这才看见了近于真相的周鼎。鼎在周朝,恰如碗之在现代,我们的碗,无整年不洗之理,所以鼎在当时,一定是干干净净,金光灿烂的,换了术语来说,就是它并不“静穆”,倒有些“热烈”。这一种俗气至今未脱,变化了我衡量古美术的眼光,例如希腊雕刻罢,我总以为它现在之见得“只剩一味醇朴”者,原因之一,是在曾埋土中,或久经风雨,失去了锋棱和光泽的缘故,雕造的当时,一定是崭新,雪白,而且发闪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希腊之美,其实并不准是当时希腊人之所谓美,我们应该悬想它是一件新东西

对于古董如此,对于历史录音又何尝不是,试想如果将来有一种技术能将历史录音中的炒豆声(和其它噪音)去处又丝毫无损原来的音质和空间感,那么我们会选择新的制作还是老的转录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0:50, Processed in 0.064918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