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7600

查看

41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4-10-28 12:4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拜倒红裙 于 2014-10-28 12:53 编辑

其实很正常吧,投身艺术需要狂热和不计其他,但出名总需要枪手和吹捧,大师与否无一例外。。。

使用道具 TOP

吹过头了,就不太好了

2#
发表于 2014-10-24 14:21:2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她就像“墙外开花”的隐士

“朱晓玫是谁?在中国,即使是最狂热的音乐爱好者都罕有人知晓。”古典音乐资深爱好者张克新,是朱晓玫此次中国内地巡演的策划者,也是在2011年,他用一篇流传度甚广的博文《寻找朱晓玫》,让不少人开始听说这位旅居海外的钢琴家。

在文章中,张克新如此描述自己辗转找到朱晓玫后的第一印象,“我长出了一口气……这是一位看起来很普通的女士,好像还活在她离开中国时的1979年,完全没有新时代的印记。她穿着普通的蓝色衣裤,发型也是在她几张唱片封面上都能见到的最普通的中国式短发。她的眼睛很亮,没有年纪的痕迹,她急于看清这个来访者到底是什么样子,她的神情充满好奇,但又是谦逊的,这让我完全打消了对一个孤独而怪癖的钢琴家的猜想。”

出生于上海,经历过“文革”,游走于美国和法国,至今未婚,巴赫的忠实信徒,近乎隐匿的个人生活……朱晓玫有太多让人好奇的印记。在业内人印象里,朱晓玫很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但音乐梦一度被“文革”中断。文革后,朱晓玫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1979年在老师周广仁帮助下前往美国深造。1985年,朱晓玫转道法国求学。1994年,巴黎城市剧院首邀朱晓玫开独奏音乐会,从此,朱晓玫每年都在那演出,场场爆满。“朱晓玫的演奏有着异常缜密的逻辑,节奏、音色和音响都有着非常精准的分寸把握,而她的音乐也一点都不缺少趣味性,听来毫不枯燥。”张克新说。

上海乐评人李严欢五六年前通过一位日本钢琴评论家寄来的唱片,第一次听到了这位神秘感十足的钢琴家演奏的作品,“对中国乐迷来说,她就像一位‘墙外开花’的隐士。”

很多人都能弹巴赫,但真正能将巴赫嵌入灵魂深处的演奏家寥寥无几,“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很高造诣的钢琴家,巴赫都令演奏者们既爱又恨。”就像《哥德堡变奏曲》包含32个变奏,如何让每一个变奏展现出各自的个性,又让它们保持在一个整体结构下,很考验演奏者的智慧。从技术角度来说,《哥德堡变奏曲》中的很多变奏段落是以多声部的赋格写成,七八十分钟内时不时会出现三声部或四声部的赋格,如何让演奏井井有条,又表现出音乐的趣味性,对演奏者的脑力和体力也有极高要求。

“巴赫身处古典乐界金字塔的最高端,优秀的演奏者必须与巴赫心灵契合。”在某些人看来,朱晓玫指尖下的巴赫简单纯净,犹如孩子般天真。当然,当今乐坛擅演巴赫的人并不只朱晓玫一人,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匈牙利钢琴家安德拉斯·席夫、美国女钢琴家罗萨琳·图雷克,均是“教科书”级的典范。

朱晓玫可贵之处何在?“她是作曲家的虔诚信徒。”虔诚,在李严欢看来最为难得,“她会把个人情感隐藏在作曲家身后,把作品和作曲家本人的风格摆在首位。”每位钢琴家对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几乎都有一套演绎方法,有自己的演奏风格,也一向被大众推崇,“但这种风格和理解都要以尊重作曲家本人为前提。”如此看来,朱晓玫的演奏便给人一种“纯粹感”,并与作曲家有心灵沟通,“她的巴赫之所以吸引人,也是因为与巴赫有心灵上的对话。”

更重要的是,朱晓玫数十年如一日醉心练琴,极少受外界干扰。对钢琴家来说,天分当然重要,但靠天分吃一辈子“钢琴饭”的人毕竟凤毛麟角。有了天分,还要有后继的勤奋来依托。连她自己都说,“这么多年来,因为我能静下来学习、练琴,才能把巴赫弹好。”“朱晓玫也并不曾停止思考。我们听到她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以及一系列组曲,都是她在深思熟虑之后的演绎。”李严欢说。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原文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436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10-24 14:49:23 | 只看该作者
吹过头。——谁的评论?评论者听过朱晓玫的巴赫了?

点评

朱晓玫的唱片现在很容易买到,yp兄不妨找她的哥德堡录音来听听,就知  发表于 2014-10-24 14:58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10-24 16:43:3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前看到介绍文章,到处转发给朋友,怀着憧憬买了唱片,后来……后来唱片就不见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10-24 17:20:50 | 只看该作者
有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说艺术,见智见仁;不象是体育比赛,难以用速度和比分,来决一高低。

几年前,看到张克新撰文介绍朱晓玫,心中总有那一丝戚戚然。老朽有一亲戚,情况似乎有些类同。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去美留学,接下来的岁月,除了去教堂做礼拜,一直在只有五万人口大学城里的实验室里渡过。几次回到上海,仍然穿着那个时代“的确凉卡其两用衫”,对这里充满铜臭的环境,实在不太感冒。

看到文章上说,朱晓玫出国后从未回来过,不知道这次回来,对她是祸,是福?

点评

朱老师的心是虔诚的,琴么,呵呵呵  发表于 2014-10-24 19:35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10-24 18:20:16 | 只看该作者
scfan  发表于 3 小时前
朱晓玫的唱片现在很容易买到,yp兄不妨找她的哥德堡录音来听听,就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scfan 回复!估计不会比傅聪好。没见到四大唱片公司为她出碟啊。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10-24 19: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pyp 的帖子
scfan  发表于 37 秒前
呵呵,比傅聪差了太远太远啦
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预判和没买票去听,没错!
避免失望,比获取希望,更有效用。
谢谢s版主!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10-24 23:16:48 | 只看该作者


闹半天原来是张克新呀…… 那就不奇怪了。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10-25 06: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odyheat 的帖子

看来一场音乐会,水也很深啊!能说一二么?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10-25 07:37:42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一些卖点吧。。。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10-25 09:29:15 | 只看该作者
收了几张,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她弹的巴赫,朴实,素净,有内涵,没有功利性的取悦。

点评

这都能听出来,也是醉了  发表于 2014-11-15 21:20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10-25 09:49:16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没人胁迫楼主去听朱晓玫的独奏会吧,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如此恶意去贬低朱晓玫?

朱晓玫首次中国巡演哥德堡变奏,是许多喜爱她的乐迷期待已久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促成这次巡演不容易,但如果把如此票房成绩看成是冲张克新或者他的文章来的,你简直 太 搞 笑 了。楼主虽不懂朱晓玫但确实够崇拜张克新能点石成金。

自己不懂听朱晓玫,朱晓玫就不该来开独奏会、还是票房佳绩令你如此不爽?身为版主,说过头了,就不太好了。

点评

郎朗的票房还要吓人,岂不是。。。  发表于 2014-10-25 14:04
恶意贬低?这些话我当着朱老师的面也会说,话说她到上海朋友家拜访的话,我还真有可能会去参加。实力就是这样,如实反映才是对她好,吹过头了,是害她!  发表于 2014-10-25 13:22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2:57, Processed in 0.055954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