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648

查看

82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由单声道录音谈起,说说录音对音乐理解的影响

1#
发表于 2011-3-2 14:58:3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3-2 15:59 编辑

前段时间转过一个帖子“富特文革勒的神话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单声道录音干燥的特性?”,当时觉得原作者似乎抓到了什么东西,但表达又有很大问题,令人初看无法接受,至于如何表达准确,当时我也没有仔细考虑,便转来了这里。

最近又有些类似的讨论

布鲁克纳贴里,蓝天兄说到:
其实我不排斥听单声道啊,只不过同等条件下,还是觉得立体声更能显示出布鲁克纳的伟大,毕竟那么多配器和细节是欣赏音乐不可忽视的部分嘛!

话说回来,单声道的布鲁克纳我也有Jochum,Kna,Szell等人的录音了。也听过Schuricht的老录音,评价也不错。可惜随着录音事业的发展,现在布八录音是50年前不可比拟的。比如最新的大熊的录音就非常的了得。我当然不能说他涵盖的一切优点,只能说他含有绝大多数方面的优势,无论从演绎还是录音上来说。

另外从评论唱片来说,我发现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问题。比如某个人喜欢某个版本,就会把这个版本中的某方面的优势(当然这个方向的优势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放大。这一放大就造成偏颇,评论就不平衡了嘛。不能就因为一点的优势就连带否定其他版本的其他方面的优点,这个就不太公平了鸟。。。


高版说到:
我也基本同意,我之前在“第一帖”中也表示过,单声道时期的录音有两个问题,第一点是失真太大,把弦乐的细节丢失了(这对布鲁克纳很重要),第二点是历史原因,单声道录音的时期也是战火飞扬的时期,特别是1940年左右的录音,那段时期的音乐中总有着抹不去的泪痕,很多时候对音乐的处理,也几近“失真”了(也不乏有些大为喜欢的人).

但高版还是肯定了部分的单声道录音,比如:42年福特我觉得无敌了,真的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3-2 15:54:19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的感觉是,乐器少的,单声道能接受,有些单声道爵士录音和小提琴独奏或者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也不错。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3-2 15:58:19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的单声道老饕不少,大家不妨敞开谈谈对单声道录音的看法。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3-2 17:0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1-3-2 17:07 编辑
但高版还是肯定了部分的单声道录音,比如:42年福特我觉得无敌了,真的
scfan 发表于 2011-3-2 14:58

思凡兄做了件好事,希望这个帖子能聊出个名堂

那个回贴其实我还没有说完,是因为工作原因暂时只能加个句号。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有乌拉尼亚贝三的,但是我不常听,那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几乎是叫嚣的情感。
我先来说说生活中快乐的事,对于像我这样的基层公民来说,家庭和睦是快乐的事情,学业以及工作的顺利是快乐的事情,感情以及与爱人的和谐相处是快乐的事情,有知心的朋友健康的身体是快乐的事情,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快乐的事情,或许想想远方~与非洲人民的生活相比,处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有的时候~您还得说 这是快乐的事情。
这些快乐的事,我想大家也很有体会吧;甚至有时候还得承认,我们快要对这样的快乐感到麻木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面对原本快乐的时光却还有着不满足的欲念,就这样 让我们的快乐失去了光泽。
所以我有时候在想,快乐是什么,我去哪里体会可以对我有所觉悟的快乐?
我内心很尊敬福特42年这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我通过有限的学习知道42年对于希特勒,对于德国,甚至对于全世界的人民,都是很重要的一年,在这年中,希特勒的“重水”最终释放到了海水中,受到生存威胁的大半个世界得到了拯救,我觉得在这样的灾难、人祸、阴霾中解脱出来的人,在那一刹那所体会到的快乐是深刻的,真正的是一种马勒第四交响曲末乐章所传达的感情;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这里得到了再也合适不过的位置。
所以我非常喜欢而且尊重这份福特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录音,在那个时刻,我真是觉得五味俱全。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3-2 17:32:05 | 只看该作者
来拍砖了来拍砖了,哈哈!
我基本上同意morefeel兄的看法,单乐器或者少乐器的录音相对来说,单声道影响不是很大,当然就音场的宽度和深度来说也是无法比拟的。
骑士兄说的观点我也部分赞同。
我觉得人对感觉的认识还是来自于对比,任何东西失去对比就感觉不到了。例如一朵花,你在花丛中它可能不起眼,可在戈壁中你可能就会感叹生命的伟大。录音也是如此,这戈壁既可以形容为录音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以形容当时录音的条件。
不可否认的是单声道录音由于技术问题留给后人欣赏的信息量不如现在录音来的多,甚至是很可怜的一部分,于是我们在欣赏单声道录音时自然而然会舍弃一些要求。那在这个前提下,其实我们已经缩小了对单声道录音的欣赏范围。而正是由于此,我们在聆听时不得不,或者说迫使你转向其他方面的探究,比如速度,思想性,内涵(有一朋友说,这东西和“气场”一样,你说有就有,你说没就没,哈哈,我虽不完全认同,但也代表了一部分的观点)。尤其是思想性和内涵,我甚至可以说,我们在聆听单声道的时候其实是一种“苦行”,从佛教的观点来说,经过苦行的人才能顿悟。(下面来句拍砖的话)那我们顿悟的是什么?是对音乐本身的理解,而不完全是对艺术家解析的理解。而现在的录音可能亮点太多了,在聆听时都能令你无暇顾及思考和回味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这是种幸福,也是种悲哀吧。
另外我一直不认同的观点就是现代的音乐家探究音乐的能力,或是解析音乐的能力就比老一代差。当然这有一个社会环境的因素在里面,但我认为只要人类是进步的,就可以反证出,不但科学是进步的,音乐的理解也是在进步的。我不否认老一代音乐工作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和音乐的推广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新的一代音乐家都应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我们作为非专业的人在探究,他们更是在探究前辈的资料。
有空再谈谈关于演绎速度的看法,这是屡次争执的焦点问题。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3-2 17:32:13 | 只看该作者
从纯粹音乐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出发,单声道录音记录了一个一去不复返的辉煌时代,是一份宝贵的遗产。越往历史的深处去,遗产的意义越大于现实的“声音”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听单声道录音,或者历史录音已经不是从声音表现的角度出发了。我们听的更多的当是一种结构,一种风格,一种诠释的理念等等——那是有别于当下而不可替代的艺术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然而从人性的立场上也是“现实的”,是可以与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发生关系的现实!

而从声音的角度出发去听历史录音则是一种更为个性化的体验了,是需要抛开表象,抽丝剥茧般“剔除”历史尘埃而还原出历史中的“真实”的一种探究究竟的个性与精神了。

两者我都欣赏,也在身体力行并时时为之着魔中!也只有在两者的复调演进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揭开历史的面纱,一窥历史深处的余韵和奥妙,并为之而感动,得以逐渐拓展我们的眼光并提升我们的鉴赏力!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3-2 18:13:31 | 只看该作者
但我认为只要人类是进步的,就可以反证出,不但科学是进步的,音乐的理解也是在进步的。
bluesky 发表于 2011-3-2 17:32

仅就此一观点与蓝天兄商榷:如果音乐是一种通过听觉所传达和表现的人性因素的话,这里就只存在演绎风格的不同以及变化,人性不可能进步,相反,从很多迹象看来倒是在退步。所以,我认为音乐理解只会角度不同(演奏技术倒是可以进步),而不存在进步之说。因为,几千年前人类的情感本质上与今天并没区别,文明化以及蛮荒都不能本质上改变人性。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3-2 18:28:41 | 只看该作者
仅就此一观点与蓝天兄商榷:如果音乐是一种通过听觉所传达和表现的人性因素的话,这里就只存在演绎风格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2 18:13



念经兄所言极是。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3-2 20:29:54 | 只看该作者
仅就此一观点与蓝天兄商榷:如果音乐是一种通过听觉所传达和表现的人性因素的话,这里就只存在演绎风格的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2 18:13


所言极是所言极是。我没有从人性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
不过即使如此,不同的演绎角度并不能证明老一代大师所演绎的思想内涵一定超过在世的大家们。其实我也就仅想阐明这样的观点。
倘若"境界"这东西建立在同一高度上的话(当然角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那未何不选择技术水准更高的新录音呢?

使用道具 TOP

313

10#
发表于 2011-3-2 20:56: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好的演绎是一种艺术,那么也不存在高低之分,百花齐放才是真谛。

对于听音乐的人来说,适合自己的演绎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每个人听感喜好还是有差别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3-2 20:56:58 | 只看该作者
人性不可能进步,相反,从很多迹象看来倒是在退步。
有道理

但是我感觉人类社会还是在往文明发展,一战二战那样的毁灭性事件放在今天不太可能了,战争越来越少了,世界一体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使用道具 TOP

313

12#
发表于 2011-3-2 21:17:4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几千年前人类的情感本质上与今天并没区别,文明化以及蛮荒都不能本质上改变人性。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2 18:13


这也是古典音乐现在还被大家接受的理由。

对于单声道录音,20世纪上半叶的演绎更体现个性,当然演绎也带有很多浪漫主义的特点,这是时代风气造成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2:26, Processed in 0.03874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