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2583

查看

14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iao

25#
发表于 2013-7-19 23:37:18 | 只看该作者
忘了说,这是收费站示意图。我们的收费站布局当然是真的。只是想问知道的朋友,美国的收费站是不是真的 ...
liao 发表于 2013-7-19 23:18


很多高速是不收费的。也有的要收费,100公里3美元这个水平吧。

点评

这就极好,  发表于 2013-7-20 13:40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7-20 00:32:18 | 只看该作者
忘了说,这是收费站示意图。我们的收费站布局当然是真的。只是想问知道的朋友,美国的收费站是不是真的 ...
liao 发表于 2013-7-19 23:18

美国的收费基本是可忽略不计的。我打算今秋去法国自驾,看了人家包括这里的甲米兄的自驾游很吸引人,我从未自驾游欧过,打算试一下。在美自驾要有换手较好,美地大,开五六小时还没走太多点。我查了下法国,差不多十二小时横跨整法国,这太容易了。不过我打算在某些地区走小路。


点评

前段时间去美国自驾了一下,比较和法国的情况:(1)美、法交规有些不同,行前请熟悉一下;(2)美国路况好过法国;(3)巴黎最好别自驾了,又贵又堵,如果没在纽约或者上海浦西开惯了,不好开的。  发表于 2013-7-21 12:38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7-20 07:20:03 | 只看该作者
随便翻开一只股票,都是一段人生,不同时期,选择的行业不同,结果差异很大。同样的行业选择的个股不同,回报差异很大。人生也是,选择科学的人生观,始终具备求知探索的欲望,存疑的态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与真理为伍,你将如太阳般光亮如新。我们需要借助一双远方的眼睛来看现世,一切都如此清晰透彻!在一段时间内确定行业,其间的起伏高低实在不值一提,而人生的沉浮亦是如此,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承认一切事物皆是动态的,这是科学又严谨的态度,所以坚守一种固执的思维无论在股市或是人生都未免有些刻舟求剑!

点评

病愈感悟? 身体可要重视保养啊!  发表于 2013-7-20 07:52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7-20 13:34:3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收费基本是可忽略不计的。我打算今秋去法国自驾,看了人家包括这里的甲米兄的自驾游很吸引人,我从未 ...
Jwang 发表于 2013-7-20 00:32


游欧最好时不时走走小路,多到一些小镇看看。
祝Jwang 法国顺利成行。

欧洲旅游知名的城市以前看了不少。我设想,以后有时间了,准备分几次在欧洲边走边住,专走小镇,合适的住上2、30天,混入当地生活。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7-20 13:42:1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高速是不收费的。也有的要收费,100公里3美元这个水平吧。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19 23:37



这是好消息。看看图上,咱们的收费站密密麻麻的,花银子不说,还不能一路畅通。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7-23 22:57:15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schwaz 发表于 3 天前 删除
病愈感悟?身体可要重视保养啊!
------------------------------------------------------

谢谢S兄关心,虽是小病,却也略有感悟:世事本无常,唯有将心放,只有用我的不变来迎接这世上的变化万千.......




点评

确定了这,人就会坦然。做到虽然难,心态很重要。  发表于 2013-7-24 09:35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7-24 22:21:4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liao 发表于 12 小时前 删除
确定了这,人就会坦然。做到虽然难,心态很重要。
-----------------------------------------------------------------------
记得liao兄以前说过"论坛也是一江湖",这个“江湖”教会我很多东西,并影响着生活中的我。这两年来,做事想事学着理性多于感性去思考去行动,话也越来越少了,以前觉得很新奇的事情,现在也觉得越来越平常了……学会了接受,学会了等待……,对现在发生的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慢慢地不再慌张不再害怕,坦然接受,太喜太悲在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也学会了所谓的“淡定”,虽然“淡定”现在有些贬义,但也很形象地形容我现在的状态。


点评

地球水土不服,速回水星,哈哈。。。  发表于 2013-7-25 17:48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7-29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现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写的文章。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孟莎美)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宁可慢一点,松一下……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7-29 15:01:4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转一篇来自《人民日报》的:

给阅读一个新理由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哲学家培根论述读书之益的这句话广为人知。但尽管人们公认读书令人受益无穷,在中国爱读书的人依然不多。近几年的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超过4本,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一年一本书也没读过。可见,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动力严重不足。不过,英国人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国人增添一个读书的理由。

据英国爱丁堡大学两位学者今年5月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一个人7岁时的阅读能力与其成年时的社会经济状态直接相关。童年时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收入、住房和工作就越好。具体说,7岁时的阅读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35年后即42岁时其年收入就要提高5000英镑(约合47000元人民币)。该项研究调取了自1958年以来的1.7万人的数据,应该说样本数和时间段都较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即使考虑智商、教育年限和家庭出身等因素,这项调查的结论也是成立的——阅读的重要性将贯穿人的一生。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结论和我们的日常感受也差不多。我身边那些从小看书又多又快的同学如今“混”得都不错,不少人是企业家、律师、工程师、教师、医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都算小有成就。阅读能力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出色,能在单位时间里更多地吸收信息、更准确地抓住重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字材料(行情 专区)无所不在的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阅读能力出色的人当然更有优势。而且,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爱读书的人往往也爱写、爱表达。在读写之中不停地锻炼分析与表达能力,自然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是。在全世界所有族群里,犹太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总量是最多的,多到与其人口不成比例的地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人高度重视阅读,他们平均年读书量在60本左右,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

阅读的确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必须从小培育。虽然现在中国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过4本,但我相信如果中国家长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将来的收入直接相关,他们对待子女读书的态度一定会更为积极。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中国的国情与英国完全不同。我总觉得,该项调查所选取的1.7万人恐怕属于“想读书便有书可读”的人,而中国尚有不少“想读书而不可得”的人。目前,我国仅进城务工的农民就有2.4亿,农民工随迁子女有14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尚待改善,读书特别是读课本之外的闲书,几乎是个奢侈品。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谈什么培养阅读技能呢?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节衣缩食省出来的教育投资似乎打了水漂,也就难怪“新读书无用论”会流行了。

但是,正因为现实如此沉重,读书才显得更加可贵,才更需要为读书找个大众都能接受的理由。虽然把阅读和收入挂起钩来,多少有点儿功利和庸俗,但不读书的理由千千万万,而读书的理由总是挂一漏万,如果这项调查的结论能成为推动人们读书的理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7-29 15:03: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世界谈恋爱!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7-29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7-30 00: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3-7-30 00:19 编辑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ssjj 发表于 2013-7-29 22:40

大概不写书的人往往读书比写书的还多。
如果说读书成了一种习惯这等于啥都没说,我还读书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一,书本代替旅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这应该算好奇心驱使下的动力使然;其二,读书是个解惑,推窗,了然并再次陷入迷惑以至于循环往复的过程,你我在其间寻求同类;其三,一旦顿悟,那还读书的话即成为一种迂夫子行为,回到习惯之常态上来。

我现在读书似乎就是一种习惯了,但顿悟似乎离我尚远,终究属于愚钝之辈!更有甚者,现在读书差不多读后即忘,呜呼!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2:54, Processed in 0.050359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