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429

查看

8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37#
发表于 2016-1-11 11:4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LZ 于 2016-1-11 11:46 编辑



“墨粒”,1993年听,当时正版嫌贵,买了盗版的,算么?

这几年想补正版,而现在出的,声音真还不如20多年前的盗版。

点评

这个碟好听的,哈哈。  发表于 2016-1-11 11:48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6-1-11 11:49:17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1-11 11:19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五十年代一大批内地精英逃至香港,虽然有些辗转返回内地,或远游欧美、台湾等地,但 ...

还是石兄文笔犀利,哈哈。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6-1-11 12:57:25 | 只看该作者
35楼分析的透彻

点评

这可不是可以随便写出来的哦。  发表于 2016-1-11 15:00

使用道具 TOP

HAC

40#
发表于 2016-1-11 13:24:2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唱片我都有,而且还都是很老的片子,但我不认为我是发烧友,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音乐音响爱好者。

点评

在这里回复老兄吧,以前我也看《高保真音响》,潘主编是人才啊。最近也看,感觉还不错。  发表于 2016-1-11 14:59

使用道具 TOP

zzz

41#
发表于 2016-1-11 13:55:46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6-1-11 10:49
他获得过很多次格莱美奖,我个人倒是比较喜欢的,他的唱片都很发烧。

是吗,那我回去再听听。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6-1-11 15:19:44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友经常说的能够听到小提琴家的呼吸声的唱片我印象中有两张,
一张就是kavakos这张,另一张是穆特的卡门幻想曲。
kavakos这张呼吸声要明显一些。穆特那张,主要是第一首流浪者之歌,如果你的器材分析力够好,是可以听出呼吸声的。
当然,这些都是发烧友才会去注意的了,也可以说是发烧的乐趣之一吧。与音乐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点评

HAC
说实在的,我特别不喜欢这张里面的呼吸声,有点太大了!穆特那张还可以。  发表于 2016-1-11 16:38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6-1-11 15:29:23 | 只看该作者
能有曲,演,录都全部通过的实在太少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6-1-11 15:37:17 | 只看该作者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6-1-11 15:29
能有曲,演,录都全部通过的实在太少

发烧碟的特点主要还是录得好。
有一张发烧碟叫贝多芬黄页,这是威信的一张试音碟,是贝多芬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和埃奈斯库的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效果非常好,但感觉演绎就一般。
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还是历史上那些名演更好听。
可见,录音效果不一定放在首位。

点评

HAC
发烧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价格。  发表于 2016-1-11 16:39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6-1-11 16:34:27 | 只看该作者
香港艺术节今年已是第44届了。。。。。。认同35楼意见。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6-1-11 16:49:2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在的,我特别不喜欢这张里面的呼吸声,有点太大了!穆特那张还可以。
--------------------------------------------------------------------------------------------------
回HAC兄,这个贴基本就是我们那一代发烧友的经历了。
还有一次,我记得去听音响,老板对我说,你看穆特的呼吸声都可以听到,你说这音响牛不牛?
其实,几万块钱的器材都可以听到的。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实践一下。

点评

HAC
的确如此,当年“发烧”还真的把注意力放在录音上,购买了大量的发烧片子,竖着耳朵在找什么乐谱掉在地上的细节,本末倒置啊。  发表于 2016-1-12 08:50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6-1-11 20:01:0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发烧友,奔向发烧的路上,哈哈~
有个问题请教各位:发烧友们听西方音乐多一些,这是事实吧?
是因为压根不喜欢中国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作品不值得听,还是因为国内的唱片质量不尽如人意?
谢谢!

点评

中国或汉族音乐以旋律为主线,不似西方古典以织体为主,相对简单而思考的乐趣少,跟不好听切不可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16-1-11 20:51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6-1-11 20:37:2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香港是“文化沙漠”这个说法最早是谁提出的,目前所知最早的确凿记载是:1927年2月27号,鲁迅第二次来港,应大公报邀请进行两场演讲,当时英国人发动多种方式阻挠,结果到场却有五六百人之多,很多人站着听完,席上一群年轻的香港写作者向鲁迅提问:“香港是文化沙漠吗?”鲁迅当时的回覆是:“不可以这样说,这样说太颓唐了,就算它是沙漠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5:43, Processed in 0.03683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