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327

查看

10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3-11 13:50:17 | 只看该作者
金弦不是马老板FIM LIM的前身吗?
morefeel 发表于 2013-3-11 10:34

是啊,这两个“金弦”是不同的吧?


使用道具 TOP

谈CHESKY公司的唱片

2#
发表于 2013-3-10 22:08:3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ndy_wind 于 2013-3-10 22:13 编辑

突然发现论坛上很少提及在爵士、古典领域有不错口碑的Chesky公司出品的唱片,这家公司出品了不少精品唱片,其中有一部分是由DECCA录音大师K.E.Wilkinson操刀。

chesky美国唱片公司。1978年由年轻的音乐家戴维·切斯基(David Chesky)创建。

切斯基最初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供职,但一直感到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他与他的弟弟诺曼(Norman)一起,从迈阿密到纽约,创办了这一公司。他们的宗旨是追求完美的音乐和高保真的唱片,以及最前沿的技术,但很快,认识告诉他们,听众和艺术家并不一定需要这些,于是他们改变宗旨,追求唱片的与众不同和独特性。
  1986年,切斯基有幸结识钢琴家怀尔德(Earl Wild),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录音和演奏方面的建议,而且让他听到了一盘他在《读者文摘》系列中的录音母带,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立即安排再版了这一录音的高保真唱片。从此他们开始以新的技术,广泛地出版《读者文摘》和 RCA 的古典音乐历史录音,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此后切斯基不再专注于古典音乐,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他们录制了爵士小提琴手弗里戈(Johnny Frigo)等人的作品,以及拉丁美洲演奏家的作品,在这些领域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切斯基通过不断追踪和应用新的技术,来保持唱片的品质。他们在美国第一个使用 96kHz/24 bit 数字录音出品 DVD 产品,在DVD 领域有相当的名气。
  1997年,他们又独立出一个针对儿童的部门 Chesky Records Kids,出品儿童音乐教育等方面的产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3-10 22:24:48 | 只看该作者
chesky公司的古典唱片很多都是源自《读者文摘》,大部分是录音大师威尔金森操刀,本来录音就很好,加之chesky公司后期的发烧制作,音效更上一层楼,我也收了很多他家的古典唱片。另外,感觉要播好chesky的CD,系统的平衡度一定要非常出色,这一点金弦和一听钟情的老版马浚先生早已提到了,如果在偏薄的系统中就会感觉声音不够厚实。

点评

上面一段话说得实在!  发表于 2013-3-15 19:56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3-10 23:10:22 | 只看该作者
听过一些chesky的唱片,其中确实有不少精品,但是也有一些唱片觉得演绎有所欠缺。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3-11 01:42: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时候叫chesky为“金弦”唱片公司。


《读者文摘》大概是全世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休闲读物;他们除了杂志本身的出版业务外,还发行各种精彩的套装丛书,60年代起也打入音乐市场,干起唱片制作工作。时至今日,虽然因为市场因素,《读者文摘》关闭了音乐出版部门,但是教学录音的出版却一直没有停过。在那段歌舞升平、物质享受达到顶点的年代里,《读者文摘》以美国人好大喜功的心态制作了一套又一套的盒装唱片,想一举拿下古典与流行间的广大市场,例如Music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osers 、Treasury Of Great Music 、World's Greatest Piano Music、Everybody's Pop's Concert Favorites 、Chopin、Poet of the Piano 等,于是一方面有史利·布莱克的流行音乐演奏,一方面又有Reiner的布拉姆期与Leibowitz 的贝多芬;可惜当时《读者文摘》的行销策略并不成功,最后落得无疾而终。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Chesky兄弟慧眼独具地发现了这些宝贝,并具重新制成LP与CD,世俗凡人这才发现《读者文摘》无心插柳的在录音史上留下一批伟大的遗产。我们翻开目录会发现伦敦的各大乐团如皇家爱乐、伦敦新爱乐、伦敦节庆乐团(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等都名列其上;而指挥的名单出来更是吓人:莱纳、巴比罗利、肯培、萨金特、多拉第、孟许、马利纳、海丁克、霍伦斯坦、Leibowitz...等,几乎本世纪后半叶所有的大指挥家都曾上场亮相。

《读者文摘》本身并没有录音的班底,因此绝大多数的唱片都是委托制作人Charlew Gerhardt与RCA 公司来制作。而当时业务鼎盛、如日中天的RCA 恐怕是无心、也无力再抽调大批的人力与物力投入这项工作,于是录音的重大工程又转移到与RCA 有合作关系的英国Decca 公司;有人说制作人Charles Gerhardt一辈子如果只做对一件事的话,那就是和威尔金森所签下的合约。Charles Gerhardt除了制作外,本身也会拿指挥棒,所以Charles Gerhardt+威尔金森 +国家爱乐“金三角组合”所灌录的一些电影音乐,现在也成了RCA 的传家之宝。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读者文摘》结束唱片业务后,把所有的母带版权全部都卖给了Ardee 音乐出版社,Ardee 再将版权租给有兴趣再版的唱片公司。欧洲的版权是属于瑞士的Minuet公司,美国版权则归Chesky所有;他们以同一个母带翻制CD,结果成绩有天壤之别,Minuet以廉价版的姿态出现(台湾太孚公司有代理),Chesky则是发烧唱片的价钱,成为名符其实的“金唱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3-11 10:34:12 | 只看该作者
金弦不是马老板FIM LIM的前身吗?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3-13 19:56:2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chesk的录音比较薄,小弟没有听过,听过的朋友来谈谈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3-13 20: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yzcj 的帖子
在平衡的系统里听并不薄。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3-13 23:14:29 | 只看该作者
像五星级饭店里的菜,比较淡。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3-14 20:20:37 | 只看该作者
可惜现在比较难买到了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3-17 21:39:3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把管弦乐的荣耀找出来放了,荒山之夜很饱满,没有薄的感觉.记得还有一张WILD的拉二,哪天也拿出来好好体会一下是否薄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4:30, Processed in 0.048260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