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3767

查看

107

回复
123456789
返回列表
楼主: znd06

97#
发表于 2013-4-19 07:5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3-4-19 07:59 编辑

做产品,所有历经长时间考验的知名品牌最后都会请专业音乐人和资深爱乐人来试听和把关!!这一步骤最为关健!呵呵,楼主如此说来,我对到李兄处去听的愿望大大降低了。

点评

音乐人接触过一些,当年在李德伦家也聊过音响。身边搞声乐和器乐的都有,但基本不发烧。他们往往在听内容,不理会电声之间音质差别。以致可以从收音机放音就可知演奏水准,处理方法,发声问题等。当然,也有能听出我   发表于 2013-4-19 09:40
音乐人接触过一些,当年在李德伦家也聊过音响。身边搞声乐和器乐的都有,但基本不发烧。他们往往在听内容,不理会音差。以致可以从收音机放音就可知演奏水准,处理方法,发声问题等。当然,也有能听出我的好的。  发表于 2013-4-19 09:31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3-4-19 08:16:02 | 只看该作者
音响产品,是以重现音乐为最高目的,所以一定要请真材实料的专业人仕来全程把关,仅凭我们这些普通而又往往帯着主观偏见的烧友的耳朵《只能做参考》是根本不行的,楼主切记!!!

点评

接触过一些上音的教授、上交的主力乐手,维也纳爱乐说好、纽约爱乐说好、悉尼爱乐也说好,所以不要迷信专业人士!  发表于 2013-4-19 09:12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4-19 08:50:38 | 只看该作者
本人二十五年的diy的经历,认识了许许多多diy爱好者,但其中只有一位可以实实在在称为货真价实的资深爱乐者……老郭《其父是长征时贺龙的警卫连长》,所以他做出的东西就对音乐有很高的表现力!其他的,除非有专业的帮助,真的……是在自娱自乐。

点评

以中国目前的古典乐水准,专业的鉴赏力未必比业余的强  发表于 2013-4-19 09:13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4-19 10:11:26 | 只看该作者
s版推荐几位超过专业人仕签赏水平的上海烧友,我们一定会登门拜访聆听讨教,以提高自已的水平,不胜感激!!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4-19 10:14:38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小时候,在原中央芭蕾舞团指挥王老师家学钢琴,他是鼎盛期《红色娘子军》指挥。
夫人教课时,我俩就闲聊,他家音响有毛病,也帮忙调一下,所以感触较直接。
         我想,很多专业人觉得用普通音响就能听出一切音乐元素,并引以为荣。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比如我说的尾音长点、短点,泛音多点、少点,人家不关心的,反而觉得你在吹毛求疵,根本不懂音乐内涵。进而对发烧者视为另类。从这一点看,有人说3寸全频听交响不错,也没啥不可。
         作为电声技术爱好者,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能提高一点绝不放过,这恐怕是乐趣所在。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3-4-19 12:00:1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搞DIY,一直没注意到尾音的问题,直到不久拜访了一位痴狂的DIY发烧友,才从他的系统上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也特别强调了乐器的尾音。他的系统声音表现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那次拜访让我有了重大收获。
其实人声和乐器,都有个音头、音腹和音尾,都需要去表现好。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3-4-19 13:09:13 | 只看该作者
古代音乐大师都不懂电声, 当时没有记录和重放技术, 他们听的都是现场.

不知道哪些现代指挥家是听收音机或普通音响而成为大师的?  一台普通音响能播得出作为一个指挥应该感受到的元素或内涵? 这恐怕连鉴别个别乐器存在的问题或如何不尽人意都难! 我想专业人士不关注所谓发烧音响是因为他们平时是些听现场的主. 如以现场作标准, 那再好的发烧音响也是浮云.

音乐家懂点音响多少是有益的, 虽然懂音响与成为一个好的音乐家毫无必然关系. 同理懂音乐的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好的音响产品的设计者. 只有酷爱音乐才有可能成为好的音乐家或音响设计师.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3-4-19 14:31:18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就是一招扯虎皮做大旗。
什么女儿学钢琴,老师是谁,李德伦谈音响
跟你的音响有半毛钱关系?
什么尾音不尾音?你房间有多少残响都没有量过,你怎么测量尾音时间长短?
拜托有点基本常识吧?基本声学常识都不懂,谈什么科学创造?
净是胡说。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3-4-19 16:32:49 | 只看该作者
让这帖子沉了罢,天天一上来就是“扭曲”,唉...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3-4-30 07:5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3-4-30 08:57 编辑

重回朱家角
        春季里来好时光,论坛一促我赶路忙。好在高铁真方便,朝发午至来得个爽。
        进入工作非常顺利,先看了一下频响曲线,重点两个分频处,正确连接状态就像直尺划得般平直,整个频域+-3dB不窄于35Hz--20kHz 。接下来是关键的调中,与李老师稍作沟通即刻开始。中、高、低三路几乎各用一个回合就确认无疑。在每个中性点的判断上我和李老师完全一致,这里没有玄学,也没有悬念,完全来自对真声的理解,是实实在在的去伪存真。多一分长,少一分短,正位就一个。OK。
       先用我的PC音源放了几曲,人声、交响、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号等,动态细节俱佳。再换上SACD机,原版SACD碟片完美展现。
       大家常用的形容词在这里一点不为过:
力度、弹性、动态、张力均好,开扬大气,通透无染,鲜活逼真。这和其他高档组合的声音有质的不同,认不认,是个人理解和爱好的事,但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李老师想要的。李老师也是性情中人,激动时会引吭高歌,他能唱男高音的。我想听惯此声是不可能再回头传统了。


           建筑结构所限,听音室也就这样了,临时扔块地毯应更好。箱体没花头,低音箱符合单元要求,中高音小箱为黑檀实木,不乏贵气。喇叭不错都是绅士宝的,10寸低音 下潜很好。经摩改的SACD机能发挥应有潜能(用上美军级数字芯片)。李老师更注重声音品质,绝不单纯仅为外观品牌所动。以电源处理器为例,原来是一台美国名品,后与某国内产品对比后,断然换掉。
         不能不说的是中间人上海老朱,我们原本不认识,是他在网上发现的我。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电分收录放组合音响,有丰富的调声经验。与李老师关系甚好,做事认真仔细,具体都由他操作摩机、布线、装音箱、调避震等。因了解李老师的需要,加敏锐的技术眼光,逐推荐了我的方案。现在都成了好朋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3-4-30 22:30:26 | 只看该作者
说来说去,就是一招扯虎皮做大旗。
什么女儿学钢琴,老师是谁,李德伦谈音响
跟你的音响有半毛钱关系?
...
清兵 发表于 2013-4-19 14:31

清兵兄,这里谈的尾音不是指房间的残响,而是楼主所指的声音的完整性。
楼主做生意搞宣传我不管,但尾音这个理念我感同身受,所以就这个理念支持了一下。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3-4-30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吉他为实例,拨一下琴弦,会听到琴弦从“嗡嗡”的基频声向收尾的“嘤嘤”声过渡(琴弦振幅减小的声音),音响重播能把这个收尾的声音表现清楚可以说已经非常厉害了。

点评

是这样,要精确把握必须用科学方法,每个喇叭都要单调才行。  发表于 2013-5-1 06:21
这个不难吧,好的录音+好的系统 完全可以还原.  发表于 2013-4-30 22:4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7:50, Processed in 0.080040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