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056

查看

33

回复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清兵

25#
发表于 2016-3-5 09:3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6-3-5 09:45 编辑

老录音在类似虾米音乐,咚咚音响之类的app里一搜一大把。整套整套随便听。大部分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不需要反复听的历史录音,用音质好点的电脑音箱听听差不多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播可以听,够方便。反正用大套音响听效果也就那样了。

点评

哈哈哈… 你咬他得了!瘦马咬清兵,谁都甭拦着。  发表于 2016-3-5 20:47
严正抗议!  发表于 2016-3-5 19:34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6-3-5 17:1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3-11 10:44 编辑
Rozinante 发表于 2016-3-4 16:45
小克还是有一手的,要不柏林爱乐怎么会选他接替卡拉扬呢。我觉得他的不足是过于注重细节和流畅,整体结构 ...


小克的整体结构其实也很好,就他正式录制的几个交响曲录音而言。

他的缺憾主要是管弦整体的外部形态不那么显著,而这也许是人们对传统德奥系交响作品某种理所当然的期待之一。原因是,弦乐群比重相对而言稍小,管弦整体比例较均匀,而他又要求小提琴组采用自由弓法;低音提琴组6人而不是8人,使bass-line清晰但不厚重。他显然是想让木管特征更凸出。晚年的卡拉扬与之相反,过于强调外部形态,而牺牲了部分内部织体。看起来他们从Stokowski那儿各取所需,但又都未尽其妙。我好像以前也提过,七十年代初Stoki在伦敦的贝5、7、勃4现场电视转播当时对同行震动很大,有些人可能不愿意相信,但这是真的。

小克的细节刻画过于精细,的确如此。他的弱奏几乎是所有人中响度最低的,而强奏却是响度最高的,留白空间也较大。好在小克天生的韵律感使演奏强调细部的同时又保持住了流畅和激情,这让其他大多数同行相形见拙,比如小泽征尔和朱里尼。

一言以蔽之,小克像雕塑,而老克像纪念碑山。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6-3-5 18:44:48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3-5 17:16
小克的整体结构其实也很好,就他正式录制的几个交响曲录音而言。

他的缺憾主要是管弦整体的外部形态 ...

谢谢bodyheat的分析。我回头再认真听听,哈哈。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6-3-5 19:07:01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3-5 17:16
小克的整体结构其实也很好,就他正式录制的几个交响曲录音而言。

他的缺憾主要是管弦整体的外部形态 ...

我的感觉是他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不妥,但跟细节有点脱节。他的结构好像是为管住他的激情不到处乱窜的。我认为高级的结构应该是从细节生长出来的,每一句都应该暗示着整个作品的走向……呵呵,瞎说两句。

至于织体,小克是偏清瘦一些,不过我觉得这没有唯一的标准,只要和指挥的整体音乐观念相符。小克的激情和流畅,配上卡拉扬的厚重音响……估计好听不了吧。

点评

突然想起柯林戴维斯在EMI录的贝五七、PHILIPS录的贝三或许是二者兼顾得很好的例子。  发表于 2016-3-5 20:29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6-3-5 19:4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3-5 20:16 编辑
Rozinante 发表于 2016-3-5 19:07
我的感觉是他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不妥,但跟细节有点脱节。他的结构好像是为管住他的激情不到处乱窜的。我 ...


瘦马兄说的对。老卡和小克根据自身需要,各有取舍的制定管弦乐形态,其实并没有谁对谁错。你让老卡在这些传统曲目上放弃日耳曼式的整齐划一或重量感,终究“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我猜想瘦马兄所说的结构问题实际上应该是指,在某些纯结构性的呈示部重复乐段中,小克巨细靡遗地细部刻画所导致的整体听感上的得失。鲜活度、新鲜感是足了,大局谋篇上或许又缺了些必要的取舍。

六七十年代开始,乐坛上好像兴起这么一股风潮,不仅是体现在指挥身上,独奏家也有类似的诠释倾向。典型如米尔斯坦重录的巴赫、谢林重录的小协。

老炮儿们以前是直接省掉某些重复段,或者采取比较“例行公事”的克制手法,艺术上并不是没有道理。

点评

“细部刻画所导致的整体听感上的得失”——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16-3-5 19:50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6-3-10 00:08:05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3-5 17:16
小克的整体结构其实也很好,就他正式录制的几个交响曲录音而言。

他的缺憾主要是管弦整体的外部形态 ...

那天有个问题没来得及问:小克莱伯要求小提琴采用自由弓法,这是真的?我只知道斯托克夫斯基有时候要求弦乐用自由弓法,没听说过其他现代指挥家这么干。而且用自由弓法的话弦乐不是应该更厚实、线条感更弱么?

点评

他贝交有录影的呀,大哥。印象中小克指贝交时,小提的起弓也不划一。最早废除乐队统一弓法采用自由弓法的是老斯,色彩层次感好。  发表于 2016-3-10 04:25
富特不也是采用自由弓法吗?而且甚至于起弓都可以不划一?  发表于 2016-3-10 01:02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6-3-10 02:21:31 | 只看该作者
metamophore:富特不也是采用自由弓法吗?而且甚至于起弓都可以不划一?

------------

哦对,还有福特……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6-3-10 04:40:14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他贝交有录影的呀,大哥。印象中小克指贝交时,小提的起弓也不划一。最早废除乐队统一弓法采用自由弓法的是老斯,色彩层次感好。

-------------------

能说说是哪一个录音的哪一段么?我去核实一下,不记得看到过。

点评

我也赶紧去看看,谢谢bodyheat  发表于 2016-3-10 08:56
而且你肯定能发现,小克对小提组有明确的偏亮丽的色彩要求。  发表于 2016-3-10 06:55
贝5,VPO,貌似几个不同的现场剪辑而成的。n年前看过的细节记不清了,大体印象总不会错,就看第一乐章就成。  发表于 2016-3-10 06:45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6-3-10 17:13:55 | 只看该作者
我在youtube上只找到一段他的贝五录像,乐团是VPO,好像是意大利电视台录的,效果很差。是这个么?

点评

国内看不到油管,不行你找他音乐会堂的贝交DVD看看,应该也一样。  发表于 2016-3-10 22:40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6-3-11 02:25:41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国内看不到油管,不行你找他音乐会堂的贝交DVD看看,应该也一样。

---------------------

Concertgebouw的我看了,没有紧盯着从头看到尾,但我看到的地方小提琴弓法都是统一的。

点评

订一下DG出的小克那套DVD全集看看?  发表于 2016-3-11 07:46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21:22, Processed in 0.053666 second(s), 2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