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364

查看

18

回复
12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13#
发表于 2016-3-29 11:2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6-3-29 11:27 编辑

我是通过网上看的。他们的演出也是去年的。

到目前为止,听了Richter,富老和Klemperer的。Klemperer 的演唱歌剧演员阵容强大。富老的感到太慢了。Richter的纯正可信。

今天又在Apple Music上听了下Solti的,感到其乐队过于大了点,少了点贴心的一种对话的感觉。我认为这圣马太受难曲是一种对话,上帝和人类的一种对话。两个合唱队,两支乐队,独唱对独奏,合唱对合奏,等。

还有卡拉扬52年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其中有Kathleen Ferrier,我个人最喜欢她的演唱。

谢谢M兄和Jogo的推荐,几时也去找来听一下。

点评

С  发表于 2016-3-29 11:50
Solti С  发表于 2016-3-29 11:46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6-3-29 11:34:3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metamophore
索尔蒂有《马太》的录音?闻所未闻啊!  发表于 昨天 23:44

不是吧,大哥您?
DECCA/LONDON 421 177-2,CSO及合唱团,1987年3月录于管弦大厅。独唱者卡纳娃、安妮.苏菲.冯.奥特尔、安东尼.拉尔费.强生、汤姆.克劳斯。这套录音另有“咏叹与众赞歌”的精选单行本DECCA/LONDON 425 691-2。

此外,索尔第搞的“B小调弥撒”也同样很地道,这大爷对传统宗教的虔诚与研究真挺厉害的。所以也难怪他的马八为毛那么格外出彩儿,总是事出有因的。同理,Robert Shaw亚特兰大的马八也一定错不鸟。

点评

尽管索尔蒂是上世纪80年代卡拉扬故去之后的扛鼎大佬,但那时候除了他的马勒、巴托克和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歌剧,我还真不看好他,所以遗漏了许多他的录音。后来,慢慢有回过头来听了一些索尔蒂。  发表于 2016-3-29 12:42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6-3-29 11:5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6-3-29 11:53 编辑

柏林爱乐的这个演出是带有一定的表演的。其中有徳国Thomas Quasthoff这位托马斯先天出生就是缺 𥕞, 这更给人带来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一种人类悲惨的故事。真实地表述了Erbarme dich 上帝赐给我们怜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6-3-29 12:06:02 | 只看该作者
Jwang 发表于 2016-3-29 11:21
我是通过网上看的。他们的演出也是去年的。

到目前为止,听了Richter,富老和Klemperer的。Klemperer 的 ...

J兄所谓“对话”的感觉是对的。

索尔第基础手法其实是非常“原教旨”的,通篇基本不做什么弹性化的戏剧渲染,这与管弦声势的大小无关。相对而言,福特、克伦、卡拉扬的手法反倒不怎么巴赫。

巴赫当年他倒真巴不得能有个更大型的乐队与合唱队以便充分展现他那几部大作对耶稣上帝的赞美,可惜没那条件啊!只能抱怨两句罢了。

点评

富特以降,老卡、老克都是叙情化的一路,至克廉佩勒是顶峰。前说的拉敏、后来的里希特以及再后来的施莱埃尔都走叙事化道路,或者可以就叫莱比锡托马斯之路。  发表于 2016-3-29 12:47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6-3-29 13:04:1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metamophore
尽管索尔蒂是上世纪80年代卡拉扬故去之后的扛鼎大佬,但那时候除了他的马勒、巴托克和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歌剧,我还真不看好他,所以遗漏了许多他的录音。后来,慢慢有回过头来听了一些索尔蒂。


是是是,大概与M兄一样,通常情况下俺对索尔第也不大感冒。他的天分真与其当年的名望不大相符,就是在录音室里真卖力。一个他,一个指挥台上的阿什肯纳基,现场水平跟录音棚里的往往落差巨大。不过一码归一码,于巴赫这事儿上该点赞还是要点赞。毕竟一代顶级大师,哪儿就那么白给呀!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6-3-29 13:3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3-29 14:16 编辑

点评
metamophore
富特以降,老卡、老克都是叙情化的一路,至克廉佩勒是顶峰。前说的拉敏、后来的里希特以及再后来的施莱埃尔都走叙事化道路,或者可以就叫莱比锡托马斯之路。

这个与当代基督教不断向世俗社会意识形态妥协的总体宗教处境有关。与其说是“莱比锡圣托马斯之路”,不如说是“巴赫当代世俗化之路”。

我估计当年莱比锡教廷那帮长老和教徒要是听了克伦那呼天抢地的演奏,当场能给他架上柴火烤一外焦里嫩…… “你丫胆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凌驾于上帝的意志,魅惑大众引向歧途,必为妖孽!”。哦,对啊,他好像还真被天火燎过一回,不过鉴于此獠技艺也确实有够精湛,上帝仁慈饶他一命。这当然只是个玩笑话。

点评

克廉佩勒和里希特的《马太受难曲》一直是我的最爱,两个极端。  发表于 2016-3-29 19:04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6-3-29 20:18:53 | 只看该作者
此曲喜欢的是赫尔维格版本,演唱自然投入。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6:44, Processed in 0.052689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