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921

查看

36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关于《音响论坛》专栏李陵的AN211综扩做后级的疑问

1#
发表于 2017-10-4 14:09:0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由于自己现在用的是AN211MKII,所以每期《音响论坛》中的音响与人专栏我也比较关注,作者李陵在加拿大,这几年用的是Ayre KX-前级、麦力迪AN211综扩做后级、Altec A5号角喇叭。
他用综扩做后级,没有做改动把内部的前级断开,也就是说综扩的前级一直在环节里,前级稳压的5U4,前级管子12AU7,音量旋钮,都在环节里。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情况,是否多此一举呢?(理论上并没有避开综扩自身的前级,而实际听感,人家又说明显好)
还有就是,如果这么做的话,做后级的综扩的音量旋钮要在什么位置好呢?开到最大么?(很多后级都有增益旋钮,晶体管一般是-6、-12等档位,kondo、EAR等电子管后级一般配的是旋钮增益,那么这个增益旋钮和综扩的音量旋钮又有什么区别呢?)
欢迎讨论,请烧友们指导,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7-10-4 14:49:22 | 只看该作者
综合放大器做后级用,音量开关不起作用。PASS INT150就是这种情况。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7-10-4 15:35: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那是有bypass功能的综合扩大机。
我说的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使用道具 TOP

512

4#
发表于 2017-10-4 20:05:20 | 只看该作者
李陵巳经试听了VX-R后级,表现大幅超越AN211,只是碍于预算暂时未能升级,现在的玩法是权宜之计,根本无法完全发挥KXR前级的真正实力,我估计他不久便会升级艺雅西装一套。所以楼主不必过于关注这个搭配,事实上石前胆后历来不被看好成功的案例很少。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7-10-4 21:32: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石前胆后也是真正的前后级,我希望能有人探讨一下综扩作为后级使用的可能性。
一般常识的人不会这么玩儿。
当然李陵的这个搭配像您说的无法发挥艺雅前级的真正实力,但我想知道的不是这个,而是AN211作为综扩,在加上艺雅前级后整体效果比不加到底提升多少,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有人说多只香炉多只鬼,目前它的系统有两套前级串联。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7-10-4 22:27:19 | 只看该作者
我用an的meishu line silver sig合并机做后级,用studer089调音台通道做前级,效果比单独用合并机好。容我总结一下考虑全面些再跟帖。楼主能把李陵的文章全贴一下吗?

点评

我也非常想知道李陵具体怎么用法,但他的连载文章从来不谈使用细节。只是每次都说这台AN211当后级使用。仅此而已,抱歉。  发表于 2017-10-4 22:57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7-10-4 22:31:24 | 只看该作者
我主要想说一下这几个问题:1、单独用合并机能不能发挥其100%潜力,2、那种合并机需要加前级,3、加前级后的合并机有些什么改变,4、合并机加前级后如何调整使用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7-10-4 22:59:3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您这个问题列表,我激动不已,板凳早已搬好,静候佳音。
请您最好把胆机和石机的特点都说一下,尤其胆机涉及输入输出变压器和整流管、前级管这些。
谢谢!

点评

哈哈哈,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被您的要求吓到了。国庆在外旅游,怎么也得收假才能写  发表于 2017-10-5 03:52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7-10-5 00:15:53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考虑过,但后来还是觉得没必要。

如果一台前级是频宽很宽、信噪比、失真等都做的很好的前级,对于后面的合并机来说,无非等于信号电平提高(且可变)了。等于说如果是残留噪声极小的高级晶体前级(通常是)的话,也就等于基本没引入什么杂质。但既然用这种前级,后面又很少会用个合并集机了,毕竟多了一层,而且合并机总归有妥协之处。临时过渡自然没问题,但较真说,至少是底噪增加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7-10-7 00:00:19 |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我没有看错楼主所提出的问题而做出回答。

我周边朋友都有过类似经历,前级接驳合并后,获得比单独合并时更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从原点审视,何为更好的效果?
通常更好效果是指机主自己认为好的效果,所以结论高度主观,由于高度主观所以无需客观看待。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此情形会思考,信噪比不就打折扣吗,不就双前级吗,怎样控制音量等,由于上面原因,这些问题自然就不存在问的必要。
别说双前级,三前级,四前级,只要机主当下觉得好听似乎都没法推翻它,只是我们普遍不会这样使用而已。

有些合并可以跳过自身前级,作纯后级用。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7-10-7 09:00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7-10-7 16:45:2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玩音响不必墨守成规。既然是玩,在尝试寻找乐趣是很有意思的。同时我这个人见到好多器材有一种收藏的冲动,于是这些年做了一些尝试。
尝试一:我用两对雨后P3ESR摞在一起,既保留雨后这款小音箱的音色特点,也适当增加规模感。
通常一般烧友分不清音量和量感的区别,音量大小音压呈现dB加减,如同一支小提琴远听和近听的感觉,换句话说只是把小提琴放大或缩小;而量感的音压则是呈现平方增减,就如同一把小提琴和20把小提琴的区别。我用目的是在保持迷人音色的同时增加量感或者说声压。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7-10-7 16:53:4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尝试是很成功的,只开一对音箱和两对音箱同时播放是一耳朵就能分别。但这样带来的是成本的倍增。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2:30, Processed in 0.053323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