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9000

查看

54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1-10-30 08:24: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上过杂志的就是不一般。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10-30 08:26:33 | 只看该作者
发在高保真音响上的

使用道具 TOP

发个帖子吧……

3#
发表于 2011-10-29 22:07:1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3:01 编辑

这片文章菜鸟曾发表于某音响杂志,如果版主及各位大侠觉得不妥请通知本人删帖,谢谢!!!

从零开始

…………菜鸟五寸书架箱业余制作小记
秋日的周末午后,书房。一杯清茶飘着淡淡的香气。钢琴声时而起伏如波浪汹涌,时而缠绵如涓涓细流。那是我最爱的肖邦……面前是一对五寸两分频的小书架箱。那声音是我喜欢的,带
着一点淡淡回味和昏黄的色调。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858.pn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10-29 22:16:5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两年前,跟随我五年的小电脑音箱坏了,这对喜欢上网试听各种音乐的我简直就是个灾难。于是一咬牙想给PC换套新音箱。去音响市场上转了一圈,听着还不错的有源音箱报价奇高。转念一想上无源的吧,反正家里还有台XDK6800闲着。把千元左右的无源音箱看了个遍没有十分满意的…………咋办?横下心,增加投资DIY!!!是好是坏认了。当时我对于DIY的认识来说还是停留在做个箱体装上喇叭的范畴。通过上网查资料和阅读音响杂志发现我OUT了……其实,现在的DIY早已脱离了上世纪90年代的手工计算、平面制图的初级阶段了。随着大量新方法、新技术的采用,特别是SPEAKER WORKSHOP、LspCAD、LoudSpeaker LAB 3 Demo等专业设计、测试软件的引进和使用大大提高了DIY的技术水平。高水平的DIY制作层出不穷,大有“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使高水平的DIY制作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了。对于这样高水平的制作来说我就是个菜鸟。怎么办?就从零开始学吧……
        一、单元阻抗测试
        既然是制作PC用箱,那么大口径、落地箱都被排除了。制作一对小口径、两分频便成为了目标。正好搞到一对某音箱厂原厂配对的5寸单元。这个五寸单元采用了75芯巨型铜包铝扁线音圈和一体化PP盆,钕铁硼双磁路、并且厂家给出的灵敏度高达90DB应该比较容易推动,此次实战就围绕这对5寸单元展开。对于菜鸟来说我啥都不懂,咋办?只有硬着头皮上了!找书籍、上专业DIY论坛请教。就这样菜鸟的DIY梦想晃晃悠悠地启航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10-29 22:1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19 编辑

做音箱的人都知道,要制作一对音响必须要低音单元的参数,没有参数等于白费。要么就参考原厂成品箱,厂箱没拆过无法知道确切数据。求助厂家,厂家又不告知单元参数……怎么办?其实测试喇叭参数的方法很多,有用频率发生计的、也有先做一已知容积空箱体的,但最后阶段的手工计算过程令人头痛。正在发愁之际,了解到用负重阻抗测试的办法也可以得到参数。负重阻抗测试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负重阻抗测试就是在喇叭振膜上附加一定重量的非磁性物质测试所得的阻抗曲线与喇叭未附加物质时测试所得的阻抗曲线对比其中的曲线变化情况通过极其复杂的函数公式计算后就可以得到喇叭参数。(本次测试采用的非磁性物质是橡皮泥,其优点为自阻尼高、成型后质量分布均匀不易发生共振)另外,制作音箱频响曲线的测试也十分重要。但是这些测试不都是要求佷严格的吗?要有消声室、昂贵的专业设备,业余条件下测试可行吗???这令菜鸟满腹狐疑……上网搜索资料发现其实就连ETON这样的喇叭制造大厂也不一定具备这些条件,以至于300HZ以下的频响数据干脆就不提供。正好HIFIDIY论坛有“音箱测量套件”出售,经过了解该套件可以配合世界知名的瑞典IJDATA公司出品的LSPCAD专业音箱仿真设计软件对喇叭和音箱制作进行测量和设计。其测试条件要求并不是佷高,在普通家居环境使用普通电脑声卡就可以进行。LSPCAD自带的justMLS测试软件同时具备阻抗测试和频响测试的功能并且带有声卡频响校正及阻抗校正功能,真是太方便了。本次菜鸟就采用LSPCAD自带的justMLS测试软件测试单元自由场阻抗曲线及负重阻抗曲线直接导入SPEAKER WORKSHOP软件计算得到单元参数。这样既避免了其它方法实际操作中的繁琐也不用担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10-29 22:1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23 编辑

心手工计算可能发生的错误。菜鸟赶紧装软件、买来套件组装好,赶鸭子上架边学习边实践开始测试了。那么既然是通过阻抗测试的办法可以得到参数,虽然justMLS测试软件具有阻抗校正功能但这个阻抗测试电路准确度高吗?菜鸟就用手头上两个用万用表测出4.82Ω和61.68Ω的电阻检验一下测试电路准确度。软件经过阻抗校正后测试结果为4.9Ω和61Ω,准确度还是较高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10-29 22:24:07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看两只喇叭自由场阻抗(如下图)。单元阻抗一致性是非常不错的,毕竟经过原厂配对。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10-29 22:26:29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看两只喇叭自由场阻抗(如下图)。单元阻抗一致性是非常不错的,毕竟经过原厂配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10-29 22:2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29 编辑

单元自由场阻抗(图左)单元负重11.8G阻抗(图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10-29 22:30:33 | 只看该作者
        单元负重后其自由场最大阻抗与未负重前自由场最大阻抗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单元负重后其自由场阻抗峰比单元未负重前自由场阻抗峰向下移动了十几HZ),那么怎么知道单元负重是否合适呢?也就是说怎么知道测试出的单元参数是相对准确的呢?请教了一些DIY前辈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是以单元负重后其自由场最大阻抗约等于单元未负重前自由场最大阻抗的0.7倍为好。这时既说明给单元所加的负重与单元等效振动质量大约相当,此时计算得出的单元参数是相对准确和可信的。将测试所得单元负重后的阻抗曲线与未负重前的阻抗曲线代入SPEAKER WORKSHOP软件计算得到单元参数。由下面数据可看出此单元适合制作倒相箱且原厂设计即为倒相箱,菜鸟初学乍练还是做倒相箱比较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10-29 22:32:0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能与中低音单元较好的搭配这次我选用了SCAN SPEAK 9300高音单元。                 这只高音单元被国内外佷多名箱采用过,其中也不乏高价产品素质可见一斑。高音单元到手后采取与中低单元一样的测试方法(既自由场阻抗测试)检验其一致性。两只单元批号一致,尾号分别为152、301。从阻抗测试可以看出由于采用的是市售单元也未进行配对所以两只单元FO有有些差异。尾号为152单元的测试阻抗与原厂阻抗一致性较好,尾号为301单元的测试阻抗与原厂阻抗有差异(FO为700HZ)。虽然这对高音单元FO差异较小但是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单元进行配对。这对音箱的定位、音场有很大好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10-29 22:33:16 | 只看该作者
        二、箱体设计
将单元参数导入LSPCAD软件模拟箱体设计。如下图:左图7L、右图9L。右图虽然保证了低频下潜,但已显示出100HZ处下跌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意义不大(实际低音发软,没力度)。图左100HZ处下跌较小,考虑到实际装箱后还可以调整倒相管长度及添加阻尼物于是决定采用左图的模拟数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5-7 00:55, Processed in 0.023110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