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9
94
荣誉版主
使用道具 TOP
教授级烧友
与生俱来吧! 在农村长大的娃,哪里找古典的环境条件呢?自打初中听收音机成了习惯,频段就总是调在FM相关 ...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2-11-27 19:48
读小学时候,样板戏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还有,印象很深的是,一帮邻居经常在门口聊天,有一位邻居久不久拉上一小段《新疆之春》。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教会我们并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和《长征组歌》,也偷了班主任藏在席子地下的简谱《四个小天鹅》,班主任对我们影响非常大,可是这个班主任并不是音乐老师,而是政治老师。 我觉得,要成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最好有个人带进门,关键是自己喜欢。 旱天雷 发表于 2012-11-27 20:05
呵呵,对于古典我是后天培养的,也许骨子里先天有着对音乐的热爱,但有一点我认为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真正心静之人才会去喜欢古典音乐,因为古典比流行更细节...更音乐...更深远...静心才能去一丝一滴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起伏,相反烦躁之心无法容纳这些古典中的美妙细微。 nmggw 发表于 2012-11-27 20:16
我的“关键”简单:新奇。好玩。好听。别人不听。 不太小的时候,收音机放古典,四管机不好,听小提琴“杀鸡”,还是知道长叹它一声,人世间还有这美妙的声音,就听了,听着舒服,想再听,一直听。 就像一个刚结婚的男人新婚之夜的第二天早上对他早已结婚的哥们说:有这等好事你们怎么不早说! liao 发表于 2012-11-27 20:38
生在七十年代中后期,文化资源几乎为零的农村。对文艺的萌芽始于家里的一台收音机。父亲喜欢听广播,无数次,辛苦劳作回家,简单的食物,和家人一起聆听袁阔成播讲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赵匡胤演义》……印象里第一首歌是《十五的月亮》。大约小学五年级家里买了十四寸黑白电视,节目很少,反复放两首歌:《我的未来不是梦》,《来生缘》,算是港台歌曲启蒙。渐渐的,电视剧主题歌成了我喜爱的对象:《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渴望》,《便衣警察》等让我熟悉了刘欢,韦唯,毛阿敏,李娜,那英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前几年,心里痒痒“烧音响”,无奈条件不成熟。今年五月份,死灰复燃,开始想发烧的事。接触了几位本地音乐发烧友,慢慢步入古典音乐店堂。说实话,开始是有些“功利心”:古典音乐有点神秘,是雅致和精致的符号。心想,自己也算文化部门工作,作为常识,应该略知一二。唉,相见恨晚!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2-11-27 21:03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5-3 03:26, Processed in 0.02042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