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3281

查看

22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fs

193#
发表于 2014-6-29 20:28:2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gzfs,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使用道具 TOP

194#
发表于 2014-6-29 20:41:56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发烧友都可以也应该去定义 “宽松”,“李哥谈HIFI” 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 “发烧友要做到心中有剑” ,多听几次现场自然就有宽松这把剑了...

使用道具 TOP

195#
发表于 2014-6-29 20:43:22 | 只看该作者
百版这样说,我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君子不器!!!宽松应有更宽泛的定义。
我认为就是整体有一定冗余度,器材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配合不勉强,不生硬。至于音色,细节••••••••这些东西是非量化的词汇,可用控制失真率表达(或用还原度),不同档次的器材都可能组建好的系统,差别应在频宽音质和声压上。在控制失真方面主要针对频应和相位兩个方面,特别是相位失真,对整个系统组建各环节要求都不低,例如对功率匹配,阻尼,转换速率以至环境配合等都一定要适合。
希望各位能狠狠拍砖!也有网友提出15寸宽松,我觉得在他的角度来说,15寸声音不勉强,他认为宽松无不可。
另外,因宽松没固有概念(也没必要非要现在给它个定义),我从我喜欢的角度说说,我喜欢还原度高的录音,也喜欢还原度高的系统,但总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自行定义为XX,让别人来认同吧。

一句话讲得明白的事情,几百字是否多余?还红的黑的来强调,仿佛生怕幼儿园小孩不得要领

如果这样才算言之有物的话,我绝对没这本事。

我的启蒙老师曾经告诫过我,作文要简明扼要,直达中心。原因是我曾经在2年级时作过一篇近万字的关于春游的文章,极尽修辞之华丽,文笔之通畅,各种手法层出不穷。结果给老师删剩了三百余字。当时的不服,更甚于R大师。

百线生说有话直说,那么我就转载一下我在这贴里的发言。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烧友都不知何谓宽松

通常都是信息量越多越薄声,拖沓肥蒙才是密度好的信奉者


HIEND与HIFI的最大差异在于信息量的完整性而已,基本上已经脱离了音色派的范畴。
目前的瓶颈应该在喇叭和后级上。

看到太多大而无当的家伙,纯粹的为大而大,该小而不小,基本属于骗子的范畴。

就是因为这么多烧友都不知宽松为何物,才让那么多神棍骗子如鱼得水。


关于丹拿宽松不宽松的问题,在没有一个什么才是宽松的共识前,我是不会跟大家继续讨论下去的。况且把系统割裂出来单独评论某一器材的好坏,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什么才是宽松?它与信息量的关系我认为大家可以听听这段MP3.

这是我自己录的一段黑胶,MP3已经相当好了,乐器的质感和位置感以及现场感都非常不错。

可是,和DSD源文件比那就一个天一个地了,源文件宽松多了去了。差异在哪里?信息量!!

同样,音响系统也是如此。“快”声“慢”声都是信息丢失的结果。信息还原的“量”才是衡量系统是否宽松的唯一标准。

我不敢说什么标杆,只认为高级音响的高低,分别在于信息量的多少。你觉得过于突出的部分,恰恰就是因为其他的缺少了

至于感动啊什么的,不属于本主题关于宽松的讨论范围。就如你见到年过半百的初恋情人一样,可能只有你本人很感动。

楼上的思维比较活跃,不过还是没有跳出我设定的框框:LP比CD“优胜”的所谓“发声体的形体及场面感更强,简单的说就是出声的人或演奏的乐器出来了”,恰恰就是最能体验细节的所在。

至于第2第三什么的,就与器材的高低无关了,还在走音色派的死胡同。

音响不够宽松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还原”“现场”。终究就是细节二字而已。

从录音的角度看,还原度越高,软件就越宽松;

从器材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每个环节都会有“丢失”细节和“加工”细节的情况发生,不过如果最终不是以还原现场为目标的话,什么取悦人耳啊,音乐味啊,直线曲线啊等等,都是邪门歪道,耍小聪明而已。上不了台阶。

当然了,死硬的音色派绝对有音色派对于宽松的表述,也绝对不会认为音色派的“神韵”优先有什么不妥

还有不少是妥协派,认为玩玩就可以了,反正蜻蜓点水只是为了产卵,水多深?关我屁事

目前的情况是音色派大佬众多,把小提琴玩成中提琴音色的不计其数,对声音的感知都不能作整体的描述。因此,不知宽松为何物的占了绝大多数也就毫不奇怪了。

作为电声转换的最后关头,最大的制约竟然来自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此乃天意。

好一句声音的质量!!喝彩


“现在讨论的宽松度是声音的质量”

这十四个字是壮家汉大师给各位的指路明灯。



本贴专治各种不服。

点评

2年级作文近万字,牛。。。  发表于 2014-6-30 17:33
今天冰山才显示一个角,高  发表于 2014-6-29 21:37

使用道具 TOP

196#
发表于 2014-6-29 20:50:29 | 只看该作者
1、家庭听音系统的每个环节都会有“丢失”细节和“加工”细节的情况发生!
2、以还原现场为目标!
GZFS说的不错,支持下。

使用道具 TOP

197#
发表于 2014-6-29 22:18: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198#
发表于 2014-6-29 22:40: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199#
发表于 2014-6-29 22:5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al 于 2014-6-29 22:28 编辑


1Gz可以以自己的标准定义自己对音响评定好甚至坏,何必冠个"宽松"呢?!
2系统失真早就有参数定义了,又来了个"信息量"。可以说不失真的系统就可百份之还原,什么细节都百份之百了,退而就是低失真重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生造不少争议之词。
3宽松还可与质量挂钩(既然每个人都可定义的,何必把百份之90当文盲弱智,把自己置于高高之上??)

你何苦还在偷换概念作垂死挣扎呢?“何必把百份之90当文盲弱智,把自己置于高高之上??”这句话还给你,这是你的耻辱。

人不知何谓宽松于我看来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你竟然理解成我要把这“群体”当做文盲弱智。更不正常的是你自己要置于高高之上言之无物地批判我却指责我高高在上。

你这小人心态众人已经皆知了,呵呵,这就是言之有物!!

点评

富哥哥,日行一善。  发表于 2014-6-29 23:13
???!!!???  发表于 2014-6-29 22:57

使用道具 TOP

200#
发表于 2014-6-29 23:47:07 | 只看该作者
常在  发表于 24 分钟前
富哥哥,日行一善。


人之初,性本善,估计常叔细佬仔的时侯肯定唔知宽松为何物 。

使用道具 TOP

201#
发表于 2014-6-30 22:20:55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太明白,感觉楼主的宽松有点类似摄影器材里宽容度的概念.器材播放的音乐有那种大气的权威感.

使用道具 TOP

202#
发表于 2014-6-30 00:5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168 的帖子

哈,叫您涂爷爷您老不悦改叫伯伯吧,涂伯二黃头那才叫宽松啊。
   

使用道具 TOP

203#
发表于 2014-6-30 01:03:32 | 只看该作者
音响因为难玩才好玩!音乐与图画不一样,是停不住、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东西,判断它的标准写一本书也讲不清、讲不完,况且大家的文字表达能力与习惯千差万别,凭空想象可能连依葫芦画瓢都不如,那是否就无简单的办法判断?还是有的,那就是多听现场,听多了自然心中就有剑------标杆,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差距在哪里?这样的话宽松有没有概念也就无所谓,反正越接近现场就越宽松,否则那是"假”宽松,继续折腾系统各方面吧!

点评

多听现场这点非常赞成,至于听现场是去捕捉细节,还是感受音乐内容,还是关注所有,不打紧,各取所需。  发表于 2014-6-30 06:40
美没有概意,真的概念就相对固定了,如百版先生把hifi高传真多定定义个"宽松"。相信大部分15寸纸盘爱好者就不会往这个"宽松"上靠了,他们不至于不清楚是喜欢它传真还是它符合自己的听感!  发表于 2014-6-30 06:30

使用道具 TOP

204#
发表于 2014-6-30 02:26:19 | 只看该作者
二黃头那才叫宽松啊。
常在 发表于 2014-6-30 00:59

请常叔详解。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4:28, Processed in 0.05037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