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9002

查看

5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笨考拉

13#
发表于 2011-10-29 22:3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37 编辑

        三、箱体制作与避震处理
这时就需要考虑箱体的制作了。先说说箱体材料。做箱体材料的材料很多,澳松板、夹板、复合材料、MDF。一些DIY前辈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各种材料在箱体制作中的影响了,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MDF(中密度纤维板)。菜鸟没有这种测试条件来选定箱体材料所以只能采用应用最多的MDF来制作箱体。箱体设计是专业人士帮忙做的CAD辅助设计(图左)。实际制作时考虑到单元磁体、加强筋、分频器、连接线、吸音材料所占箱体容积所以实际制作箱体为8升。对于木工一窍不通的菜鸟只能将箱体制作进行外委施工了。定做箱体采用25MMMDF,考虑到箱体前后板在喇叭工作时承受的压力最大,于是采用前后双板既50MM箱体内部家加强筋以降低箱体在大音压下可能产生的“声色染”。 箱体(图右)是请专业箱体生产厂帮忙打造的,效果很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10-29 22:38:14 | 只看该作者
箱体内部处理。主要是加贴了沥青板,作用是减少箱体振动和调整阻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10-29 22:39:30 | 只看该作者
        四、单元上箱测试和分频器设计
接下来就是音箱制作里最困难的部分了,菜鸟这才体会到发烧前辈们常说的音箱制作“出声容易、好声难”。既然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菜鸟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闯了。下面就要开始做分频了,要做分频喇叭就必须上箱测试。菜鸟非常赞同“不测试就做箱”的说法。测试对于DIY音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频响测试在业余条件下无法保证以下菜鸟做的频响测试只作为业余DIY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准确结果。关于频响测试部分菜鸟使用松下WM61A MIC并没有经过校正,无法保证20HZ-20KHZ全频的准确性但800HZ--8KHZ这一频段相对准确,对菜鸟制作两分频小箱来说没有太大问题。喇叭上箱必须密封好并且该沉孔安装的必须安装到位,倒相管可先取与设计长度差不多的然后再慢慢调整。测试前先进行声卡频响校正及单元脉冲对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10-29 22:4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42 编辑

对于倒相箱来说喇叭上箱后先要测试的就是音箱双峰阻抗曲线,在音箱双峰阻抗曲线可以反映出许多问题。首先从双峰阻抗曲线中可看出箱体容积是否合适,其次双峰阻抗曲线中可看出箱体是否密封好有无漏气现象,最后双峰阻抗曲线中可看出箱体有无驻波。箱体未加吸音材料时的双峰阻抗曲线图可以看出:箱体容积基本合适,低频下限(FO)在59HZ左右,看看阻抗低音阻抗还算正常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10-29 22:42:50 | 只看该作者
箱体未加吸音材料时的中低音近场频响曲线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10-29 22:44:14 | 只看该作者
        由于箱体未加吸音材料在双峰阻抗曲线上580HZ、700HZ处有毛刺同时反映在中低音近场频响曲线580HZ、700HZ处波动比较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10-29 22:45:22 | 只看该作者
        添加吸音棉后峰谷消失。由于测试软件的缘故中低音单元的频响通过合成取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近场与远场的重合点越多,数据可信度越高。
        高音测试频响和阻抗。高音测试时还有个小插曲一开始高音波动很大,菜鸟还以为是插圈了。经过改善测试条件后发现由于测试MIC的位置不对(MIC支撑架与MIC太近使高音被反射)导致了高音单元高端波动过大影响单元测试的准确性。修正这一缺陷后测试高音远场数据比较正常了。这组数据在反复多次测试对比后均无太大变化,说明是较为真实可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10-29 22:46:23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导相管调谐频率在100HZ以下且不影响分频器的设计所以中低音单元频响中不包含导相管频响。下一步可将数据代入分频设计软件模拟设计分频器了。就这只5寸中低音单元来说测试结果并不如人意。首先频宽比较窄-5DB到2.7KHZ左右,-10也仅到4.5K左右其次也是最令人头痛的是在2.3KHZ左右有个+5DB的峰,这给分频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坏了……难道是菜鸟为图好看采用的异型前面板惹的祸???菜鸟忽略面板衍射了对频响的劣化,现在木已成舟无法更改了。哎……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首先尝试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最简洁的方式莫过于直通。由于直通在电气回路中除喇叭单元外无任何元件不会造成相移和音质劣化,但这就要求单元有比较平直的频响曲线和平滑的滚降特性。利用单元自身滚降特性直通分频是最理想分频方式。由于这只5寸中低音单元上箱后在2.3KHZ左右有个+5DB的峰显然无法采用直通分频方式只能退而求其次尝试一阶分频方式。代入软件模拟简易分频高音二阶中低音采用一阶加阻抗补偿分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10-29 22:47:34 | 只看该作者
按软件所给的元件先搞个搭棚测试一下。哟……挺不错的远场频响嘛,看来成功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10-29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考拉 于 2011-10-29 22:50 编辑

赶紧接上功放听听。咦……不对蔡琴怎么座到地板上去了?弗雷德曼怎么躲到角落去拉流浪者之歌去了?高音抢耳、低音发软。认真分析喇叭特性又请教了一些DIY前辈后终于找出了问题。中低音单元在分频点处频响未能实现平滑滚降,高音在分频点处Q值过高、增益曲线不够平滑,尤其是分频区域相位根本接不上。高音反接下试试在2500HZ这个分频点无法形成深谷,这样的箱子根本不可能重现正确的音场和定位,分频器必须推倒重来。这次采用高音三阶加阻抗衰减中低音二阶+LRC的方案。这样做主要是针对中低音实现平滑滚降和高音增益曲线不够平滑的问题,同时考虑高音在二分频中功率分配高音采用三阶分频,考虑到阻抗补偿会影响效率取消阻抗补偿。先做软件模拟再实测对比……高音分频改动前后对比(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10-29 22:51:11 | 只看该作者
嗯……这次不错了。蔡琴站着歌唱了,弗雷德曼终于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喜悦和兴奋一起涌了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几乎每天都要与之厮守两、三个钟头,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喜爱的音乐。但是随着“热恋期”逐渐远去我又找出了一些问题……中低音还是偏软、导相管声音不干净有杂音,高音衰减多了点泛音不足……看来菜鸟高兴得太早了,似乎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吧!
        音箱系统微调和分频器的制作
    向往完美似乎是人性使然,我也不例外。于是菜鸟又开始了漫漫调整之路……
问题摆在面前了,还是结合业余测试和实际听感调整吧。中低音偏软?导相管声音不干净有杂音?是箱体吸音棉填充不足吗?测试看看……果然就是这个原因造成500~800HZ这段波动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10-29 22:52:18 | 只看该作者
箱体内部贴上1.5CM中密度海绵再加0.5升七孔吸音棉再测试,可以了……再切短些导相管增强些低频的力度。在沥清板上菜鸟又刷了一层阻尼胶来增加箱体的阻尼保证箱体气密性。调整一下分频器C、L的元件数值可以佷好地控制单元分频点处的Q值,使得Q值适中、增益曲线平滑,调整高音阻抗衰减使高音泛音更丰富一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5-7 01:08, Processed in 0.01936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