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9012

查看

4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ogo

13#
发表于 2014-6-26 10:46:51 | 只看该作者
MIT的县确实有的机器不能用,在我的后级上产生吓人的噪音。马斯特李的建议非常有有益。

点评

呵呵,是什么后级啊?  发表于 2014-6-26 14:51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4-6-26 12: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uran5532 的帖子

很多概念我也不是很懂,不过大概的意思是:

MIT测试了很多线材,主要是在电能(焦耳?)功率(瓦特?)上的不同线材的表现。MIT说,hiend线材在不同频率上传输的电能/功率都比普通导线要高,线性好。

从测试图上看,普通导线在低频率上传输的效率很低,MIT自己的线材在整个频段上传输焦耳(电能)或者功率都比较平均,效率比较高。

我看MIT把线材当作一个电容去设计看待了,还提到说线材储能的说法。这篇MIT的技术白皮书好像年代蛮久了,我看他出现的最高阶的型号是他的MIT CVT/终结者2的型号,好像都快10年了?

最后估计一句话概括下,就是好的线材,损耗小,整个频段的传输效率高。MIT这篇白皮书只是在能量或者功率?传输上做了文章,其他抗干扰这些都没提。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4-6-26 12:43:59 | 只看该作者
jogo 发短消息 发表于 半小时前
的确,在auidogon和WTB论坛上有2个老外出现过错误使用喇叭线把后级推动管烧掉的例子,那个帖子我来回看了2遍。。。触目惊心。。。吓趴下了。。。这种HIEND产品都这么有个性吗。。。难伺候阿

呵呵,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一般来说,用最简单的双根线的喇叭线不会有什么问题,带盒子的、带屏蔽的、多线绞合的就要小心了。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4-6-26 13: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xgl890 的帖子

明白了,谢谢J版!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4-6-26 15: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c90v 的帖子
烧不烧机器不是对线材敏感问题,前面说过,他家机器全部是直流耦合,所以对输入、输出端的负载有些要求,与之连接的器材,如果不是零电位输出,对Spectral的机器影响很大,甚至可以损坏机器。
他家的分体解码器2000型分体电源发热量太大,特容易出故障。


简单回答一下兄的问题。
烧不烧机器,不在于是否直流耦合。
石碧超的输入通常是全对称的结型场效应管,栅极耐压一般在20V左右,几百毫伏甚至几千毫伏的直流输入都不会导致它击穿。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过是因为输入端的问题导致烧机器,反过来说,就算输入的4个结型场效应管通通都烧穿了也不会直接导致烧末级大功率管。
输出部分,如果负载4欧,有1000毫伏的直流输出,产生的静态电流也只不过是250mA,换算成热量损耗的话,也才十几二十瓦,对功率管产生不了威胁。
通常烧功率管是因为高频自激震荡,由于极间电容的存在,出现两臂同时深度导通,产生巨大电流而击穿,如果震荡严重的话,在几百毫秒内就可以摧毁所有功率管。


点评

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4-6-27 15:36
服了,兄真是高手! 这和我这段时间看到国外论坛讨论以及士必超官方技术白皮书的介绍完全符合。 我迟些摘录士必超设计师介绍他们后级为什么要用MIT此类线材的解释出来。  发表于 2014-6-26 15:37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4-6-26 18:1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4-6-26 18:53 编辑

下面2段话来自于SPECTRAL的官方网站的白皮书的内容,撰写者是spectral的设计师 Keith O. Johnson, 也是RR唱片的录音总监,士必超什么声音表现,听听RR的录音就知道它家器材追求的风格表现了。

第一段来自于Keith设计DMA300后级的白皮书解释了为什么要使用符合他们要求的定制MIT线材的原因,第二段来自于spectral的线材介绍,是keith对士必超使用MIT定制线材的早期说明, spectral我觉得是一家仪器公司的风格,我手上的它家的说明书还有线路拓扑图。。。还有如何摆放各种线材位置的示意图。。。

部分内容我这个文科生用猫抓狗啃风格来大概翻译下:

“spectral的电路设计是超宽频率的电路,但是超宽频率输出电路也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像一个广播发射器一样,产生振铃(ring)和信号失真,而导致振荡。为了阻止这种振荡损害spectral的机器,必须使用有个精确调较的networks的线材来代替普通线材,MIT的这个盒子就类似一个完美的低通滤波器来匹配spectral机器的高速的高宽带的设计线路....

关于放大器设计思路的翻译这段实在无法装B翻译出来,大概的意思是: 传统的晶体管放大器本身都会设计一个输出终端网络来保证符合喇叭的阻抗,来保护放大器。但是不幸的是,这个传统网络会导致一些干扰和噪音增加的问题,影响放大器的性能,spectral的后级设计中,这些干扰性能的东西都被量身定制的精确调整好的特殊线材来消除,
现在....(反正都是好话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4-6-26 20:19:32 | 只看该作者
屁话,把问题留给用家的说辞而已

点评

我赞同这个观点, 机器设计上考虑不够周详.  发表于 2014-6-27 07:53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4-6-27 05:03:3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2段话来自于SPECTRAL的官方网站的白皮书的内容,撰写者是spectral的设计师 Keith O. Johnson, 也是RR唱 ...
jogo 发表于 2014-6-26 18:18

版主辛苦了!
SPECTRAL确实是仪器设计风格,这点从外观、内部布局、元件排版、接插件、甚至说明书都可以明显感觉到。
设计者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很多事情都是极致与风险并存......
其实不少hi-fi器材都有类似问题......





点评

所以,在国外,对sectral这种做法的观点也是截然2派,在audiogon上经常看见2派人士互相pk。 可能这种技术流为主的小公司的风格吧,只求极致不管使用~  发表于 2014-6-27 11:14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4-6-27 08:41:40 | 只看该作者
MIT和天仙配的盒子里是电感和电容网络,可以算作滤波器。滤波器确实可以改变线路的传输能力。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4-6-27 14:48:58 | 只看该作者
jogo 发表于 3 小时前

所以,在国外,对sectral这种做法的观点也是截然2派,在audiogon上经常看见2派人士互相pk。 可能这种技术流为主的小公司的风格吧,只求极致不管使用~.

是啊,其实不少品牌的机器都有类似问题,比如BOULDER、GOLDMUND等,只是方向和程度不同而已。
补偿方面做得比较稳定的是FM,所以它的故障率较低,但那老娘们似的声音还真不好接受......
以前比较喜欢的JEFF ROWLAND 和MARK LEVINSON现在貌似都不务正业了......
GRYPHON各方面都算厚道,但无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貌似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个完美的产品,玩个音响也不容易啊,也可能是我们欲望太多了,呵呵


点评

听过原厂调整的全套顶级FM,后悔啊。神话破灭了。  发表于 2014-6-28 02:21
另外fm是业界的标杆,江湖地位不容撼动,我等尽是膜拜啊!  发表于 2014-6-27 15:39
李大师的评论准确恰当!  发表于 2014-6-27 15:32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4-6-27 16:56:32 | 只看该作者
跟单拿OCOS理论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OCOS认为线材在普通线材低频部分阻抗降低,导致效率低,而OCOS各频段阻抗都恒定。

点评

ocos是同轴结构吗?  发表于 2014-6-27 17:11
恒阻是应该的..  发表于 2014-6-27 17:03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4-6-27 20:11:1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OCOS的套管不是绝缘的,它是导通的,它的导通量受到精确的控制。所以OCOS的阻抗在降到最低频的时候也是常量。”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5-15 23:58, Processed in 0.038463 second(s), 2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