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胡萍萍老师引领五年级的孩子们玩转“小小说”。胡老师借助《在柏林》及《桥》等经典微型小说文本,让学生通过绘“情节图”和摆“波折图”等形式,聚焦情节梳理,领略小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学生在个人自学、互相点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中学得投入,有思考,有对话,有生长。
撰稿:肖燕燕、卢雅音
——记跨区四校联谊研讨活动
摄影:赖德慧、余云坚
随后,来自育才小学的省学科带头人柯向妹老师对我校此次课题汇报及研讨活动进行点评,她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有根性、有节点、有主题、有智慧、有温暖”的研究。柯老师多次提到“感动”,感动于我们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真正是为儿童的成长而努力;感动于我们课题组老师坚持不懈地学习。
年年岁岁意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2019年12月19日上午,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举行了“基于小学生成长节点的主题阅读行动研究”中期汇报,此次活动也是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与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厦门市天安小学、厦门市育才小学的跨区四校联谊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1+X课内主题阅读拓展”。
本次联谊交流活动围绕共同的主题,整合了几所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学校间的课堂阅读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儿童成长也有赖于教师的智慧和温暖,教师们应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强大的学习者。我们深以为然,并将一如既往地以“教师成长”带动“学生成长”,彼此共长,从教育的“原点”溯向教育“远点”。
第二节课开始,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在一楼多媒体教室,我校林惠萍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走进“月亮”,和月亮成为好朋友。林老师的《你好,月亮》一课设计生动有趣,从忆古诗,感受月之形;学新诗,想象月之奇;延类诗,感悟月之趣;观视频,话出月之色这五个方面,指导孩子朗读诗歌,感受月亮诗中的想象魅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林老师课堂语言富有童趣,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海沧区育才小学的江晨老师以四上统编教材中的《梅兰芳蓄须》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会以“人物+事件”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迁移拓展阅读了《难忘的一课》《吉鸿昌》,在“有支架,有梯度,有容量”、“由扶到放”中,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二楼红领巾电视台,来自兄弟校的三位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前埔北区小学的王玮玮老师带来《“声” 临其境》,孩子们在诗歌《四季的脚步》吟诵中,“倾听”四季之声;在浪潮声下的《听潮》阅读中,浮想联翩;在《虫音》及“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等的品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
来自厦门市天安小学的粘雪英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具有浓浓读书味的《古人谈读书》。随着粘老师出示的《读书》《劝学》,我们走进了古人的“读书之法”,整节课在“我问你答”的情境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读促悟,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朗读中,掌握了“三不、三到、三有”的读书方法。
审核:办公室
活动伊始,全体老师在一楼多媒体教室聆听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蔡彩燕副书记的专题汇报。蔡副书记从文献研究之“博采众长”,在线教育,节点整理之“四类三味”,课例实践之“知行合一”,拓展辐射之“从心出发”这几方面介绍了课题研究至今的成果,并以“改革蝶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研究设想:我校课题组老师将在深度研究、课程开发、拓展研究等方面继续探索。
GMT+8, 2025-3-18 11:05, Processed in 0.019264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